第三百三十二章 渐渐根深
应天府的书坊,意识到了这《论漕弊》一文卖点极多!
一来,这一篇文独得今年广文馆试的榜,是霸榜的存在!什么?还有一篇文章,对不起,请无视。
其次,这篇文章是毕云涛写的。不谈别的,单只谈毕云涛本人,这便是一个极大的卖点!
最重要的,这篇文针砭时政,直指当今一大政弊,有开春雷响一般的存在。这篇文章,说出了多少人想说却说不了的话?书坊的人觉得,必定会有无数读书人将此文存在自己的书柜里,或者高高挂在墙上!
从应天府开始,又是一番印制的浪潮向四周散去。那些运河两岸的苦力,听见有人为他们发声,都是痛哭流涕,请别人来将这《论漕弊》解释给他们听。听完之后,痛哭流涕。
世上还有读书人关心他们这群苦力啊!那些漕船是的押纲,都是眼含热泪,心中暗暗想到:若是这个毕云涛为官一任,那方百姓,必定有福!
毕云涛一名,随着这《论漕弊》浪潮,再一次被人津津乐道。而且,从士林传到了市井。
才不到半年,几乎是让“毕云涛”这个马甲名声可以和陈初六相比了,而且从质量上来说,毕云涛的名声更好一些。
长春殿,皇上与太子坐在一起。此时皇上手中,也有了一篇《论漕弊》,太子不知这个毕云涛是谁,皇上却知道。
皇上轻轻一掷:“受益呀,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太子想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回到:“此文用典极多,我还看不太懂,我猜……我猜这个人必是一个白头发的老头,比张师傅的头发还要白!”
“哈哈哈……”皇上大笑,却没说什么,而是又问道:“你说说他写的漕弊解决办法怎么样。”
“唔……虽是说得十分精辟,但要真落实下去,却不是这么简单吧?此文可悬之高阁,若是儿臣去主持殿试,此人可列为一甲。”
“嗯……确实如此,不过受益你只看到了第一层。这等文章,若是一人困在藏经阁里读书,哪怕读一百年也写不出来。此人乃是下可入五洋捉鳖,上可入九天揽月的大才。”
“真的?”太子激动起来:“父皇,何不召此人来宫中为官?!若得此人,天下大事何愁不成!”
“受益!”皇上忽然加重了语气:“你要记住,这天下是你的天下,这天下的担子,只能是你挑。别人谁都不行,不论是姜太公在世,还是张良复生,他们都只是臣子!”
“这……”
“对于臣子,就不能太信任,就算他有大才,也要恩威并施。再怎么一个大才,也得受磨炼,才能成为你的忠臣。”
太子哦了一声,似懂非懂。
应天府里,陈初六一众还有围在这里。
“才相逢,如今又要离别。看来我等这辈子是追不上陈兄了!”
“追陈兄也许还行,追毕云涛就难了!”
众人一并大笑,陈初六拱拱手:“我在汴京恭候大家!告辞!”
自从上榜之后,陈初六前去应天府书院,找那个钟九良说话。钟九良见“毕云涛”是这么一个年轻的人,惭愧不已。陈初六透露了一点秘密,告诉他,自己其实是陈初六。钟九良恍然大悟,忙夸洪青阳教出来了一个好徒弟。
接着,陈初六把欧阳修、李云平、颜子义三人举荐给了钟九良,有多少助力,则要看钟九良卖不卖陈初六的面子了。钟九良最后提笔,写了一个忍字给陈初六,嘱咐“何为仁,是为忍”,便不再相谈。
陈初六拿到了进入国子监的资格,那里才是真的天下第一学府。应天府还没待上半年,又要离开。国子监不过去报了名,但陈初六则没去学。和入州学一样,陈初六选择了自学。
并不是国子监和州学一样涣散,而是此时无论哪个学院多么游戏秀,都已经不适合陈初六了。
回到家中,去籍田那边看了一下驱蚊棒的场子。
籍田里的庶士人,都有一些经商的经验,由他们去收购原材料,实在人尽其力了。驱蚊棒的场子,有这么多人提供和收购原材料,所产之艾棒,在汴京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汴京人口密集,这等驱蚊用品,自然是火爆了。富贵人家,有别的熏香。买艾棒的人,多是一些中产之家。
醉桃源酒楼,也已经选定了固定的供货场所。一如在临川一般,如今汴京也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指着陈家吃饱饭,养活一家老小。
但陈家一己之力,还不是特别强。驱蚊棒供不应求,醉桃源每天客人都是爆满。于是乎,和陈家关系好的一些朝廷官员抛来了橄榄枝,打算和陈家合作。
陈初六挑选了几个大佬,陈守仁也认识了不少官员,这一整合,自然是把生意越做越大。之前那个富商解潮,被陈初六委以重任,担任陈氏集团总经理。
而王雨溪则是总裁了,她是陈家媳妇里面唯一能管理经商的人。陈初六,陈守仁不过是偶尔问一问罢了。
陈家的势力,与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有了关系。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陈家靠的大树,不止一棵两棵。冯拯家里,曹利用家里,曹玮家里。
但是,陈初六唯独不与丁谓等人有什么勾结。曹利用除外,陈初六知道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曹利用最终会摒弃丁谓的。
陈善修也入私塾读书了,周俊跟着陈初六来到了汴京,也是安心读书,陈初六亲自辅导。
日子稳定下来了,陈家的本钱多了,陈初六除了读书之外,还差人去寻觅一些可造之材。这汴京之中,可是有很大一批历史名人啊。别说历史名人了,自古大户人家都有养士的风俗。
养士的好处多多。
一个人读不起书,你给他读书,等他考中了进士,那么他这辈子就几乎是你的附庸了。知恩图报,将来陈家做一些事情,会省去很多麻烦。此外,就算那人不读书,而是擅长一些不适合科举的,养着这些奇人异事,将来总会有用。
不过,有的人是混吃等死沽名钓誉之辈,真正有才的人,用不着别人来养着,这就得看陈初六的眼光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