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还是个有架子的人
他的建议?沐惜月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好像抓到什么,那点灵光又一闪而逝。
“您先带着莲儿去里面休息吧,我有事和高先生商量。”妇人还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让她知道也是徒增负担,不如先让她回避。
妇人忙点头应了,“嗯,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还请您一定告诉我。”
“好。”淳朴百姓的热情总是让人难以推却,本来没有什么可以麻烦她的,但现在忽然觉得自己饥肠辘辘,或许需要一顿美味的午膳,“您能帮忙准备午膳吗?”
一听这要求,妇人眼睛一亮,立刻附和,“正好家里还有菜,我去去就回。”
给她找了点事,沐惜月自己也心安不少,目送她离开。
大堂内只剩下三人,一瞬间仿佛回到早上对峙的时刻,沐惜月抿抿唇,思忖片刻还是开口,“高先生,多谢你搭救这位嫂嫂。”
“她是我的邻居,我岂能坐视不管。”对面的人亦收敛了温和,恢复到淡然模样。
“虽不知高先生缘何对我们态度冷淡,但从高先生嘱托嫂嫂的举动来看, 对我们也有一定的信任,不是吗?”他这些举动博了一波她的好感,或者这个人可以争取一下。
她好言好语,谁知道高正只是冷笑一声回应,“打一巴掌再给一颗枣,是你们一贯作风?”
打一巴掌?她疑惑地与景墨对视,在后者眼中也看到同样的疑惑,讪笑着,“您或许误会了,从一开始我便着人亲自来请,再三叮嘱要恭敬有礼。”
这话听上去十分诚恳,高正狐疑地看了她一眼,又求证地看向景墨——后者虽然话不多,但看上去是不善说谎的类型。
后者岿然不动,没有丝毫心虚,沐惜月眼神真诚,高正又是个心软的人,只坚持了一秒便缓和语气,如实道来,“昨晚有两人前来寻我。”
昨晚?决定亲自来找他后他们便再未派出任何人,想来是赵雍了。
“他们可有说什么?”担心他们散播了不好的言论,她紧追着问。
“倒是没有说什么,与之前的说辞差不多,只是态度蛮横,就差拆了我的家。”回想起昨晚一幕幕,他仍然十分气愤,拳头逐渐握紧。
亏沐惜月还在庆幸赵雍这次没有从中作梗,没想到他早就来了一趟,消息倒是灵通,宫里的打算都被他知道了。
“高先生或许不信,但昨晚来的并不是我们的人。”她暂时收起纷乱的思绪,正儿八经地解答。
“是吗?”他并不十分相信这个说辞,问着的时候眼底有一丝轻蔑。
让他凭空相信自己的可能性不大,抱臂的景墨蓦然开口,“这里的官府与顾兴元千丝万缕,朕打算一锅端。”
高正猛地抬头看他,“顾兴元可是你的舅老爷,你不唯他马首是瞻?”
“舅老爷?”他冷笑一声,“我与他不共戴天。”
提及与顾兴元的关系,唯有这四个字最能传达他的心声,若非他搅乱风云,现在他早就和沐惜月过上和和美美的生活,哪里还需要卷入这样的纷争。
他话里脸上的表情真实可信,高正放下警惕,盯着他一会儿,陡然问,“若我入朝为官,可否亲手除掉顾兴元的党羽?”
“这正是我们招揽你的用意,你觉得呢?”幸福来得太突然,沐惜月睁大眼,语气不由有几分迫切,“内务府大臣一职,与赵雍是最直接的接触,他是个突破口。”
“赵雍。”他喃喃着,似乎才想起来是谁,“我中探花时,他还是只是个九品芝麻官,现在已经做到了内务府总管?”
“你应该明白是谁的提拔。”景墨接话。
两人无缝对接,将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高正甚至没来得及细想话里的意思,嘴上已经答应,“既然如此,我愿意走这一遭。”
前后堪称天翻地覆的转变,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沐惜月也一时没能回过神,下意识地问了一句,“高先生,这事可不能开玩笑。”
“家国大事,岂能儿戏。”他一板一眼,这时候褪去些疏离冷漠,透出本有的书生气来。
“敢问高先生为何转变?”缘由她必须弄清楚。
高正一呆,这才意识到前面发生的事,颇为抱歉,“并无转变一说,您二位亲自到访我便做了决定,只是六婶尚在苦海,我实在不放心。”
这“六婶”想必就是那位妇人了。
“所以打从一开始你就在利用我们?”景墨神色未动地问着,一张面瘫脸上实在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
“咚”,下一秒高正猛地跪在地上,“草民未及考虑,还请皇上恕罪。”
景墨也就是随口一说,并非真的要治他的罪,后退一步淡淡道,“平身,下不为例。”
“谢皇上圣恩。”他应了才起身。
大事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谈好,沐惜月仍然没有实感,缓冲一会儿才道,“既然如此,择日便入朝。”
“可否宽限草民几日?”本以为毫无问题,谁知他又提出异议。
就连不挑剔的沐惜月都有点嫌弃他事多,“这次又是为何?”
“家母不日便要来探望草民,草民想亲自告诉她这个喜讯。”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垂头道,声音低了些。
母亲要来,这是没办法的事。
“等你下朝再迎接也可以。”但朝廷之事耽误不得,一日便是一日的进度,他们可不能在这里等下去。
“母亲明日便到,实在不急这一天两天。”看来还是个有架子的人。
既然都答应了,就放他一日也没关系。沐惜月心中两种想法挣扎着,求助地看向景墨。
后者与她对视一眼,语气仍然平淡,“既然如此,那便后日入朝,。”
“多谢皇上。”万万没想到皇上比皇后好说话,高正谢恩后还有些啧啧称奇,招呼二人坐下喝茶,期间介绍了不少他暗中搜集的有关顾兴元的情报。
有些是他们已经掌握的,有些他们闻所未闻,比如玉佩、烙印。
“自从新知府继任后,每个入过劳的犯人手腕上都会被烙个印,说是为了给百姓警醒。”高正缓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