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确定专业

  书房里,苏教授把刘嫚的书法在书桌上展开来。
  “心如明镜,自在圆融”八个楷书大字如一股清新的风,迎面扑来。字里行间,表达的即是刘嫚此刻的心境,被陷害、被开除、被网民热议,最终柳暗花明,无论如何,她都以清净过人生,自由自在,超凡脱俗。
  “好大气的字,”苏娟不禁惊道。
  只见白色的宣纸上,女孩的字迹高逸清婉、流畅洒脱,竟已隐约显出风骨。
  苏教授对已经陷入沉思的方怀远说,“你相信这样的字,是一个才学楷书不到四个月的女孩写的吗?”
  方怀远回答,“不信,却不得不信。”
  “你要是看过她的篆书,就会明白我为什么那么看重她了,虽然说书法技艺上,每一种字体都是相通的,会一种,去学另一种,会很容易,但要写的精妙,可不是随便就能练出来的,刘嫚有悟性,而且悟性很高,你看她写的这句话就知道,她的境界不是普通学生能够比的。”
  方怀远此刻已心服口服,他给刘嫚转学的特权,不亏,绝对还赚了!
  这是一个真.人才啊。
  刘嫚的楷书,苏邑越看越喜欢,“我决定就把这一副字送到书法展览会上去过审。”
  苏娟说,“您不是说她的篆书写的更好吗?如果送篆书获奖的可能性更大吧。”
  “我之前也打算送篆书,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苏邑得意一笑,“她是一块宝藏,哪能一下子就让外人全给挖掘出来了,一步一步来嘛。”
  苏邑三人再从书房出来,脸上俱带着笑意,连方怀远看刘嫚的目光都柔和了一些。
  “诶,你们两个怎么还站着!”苏邑见刘嫚和张佩直矗矗的站在沙发前面,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由好笑,“快坐下,跟我客气什么呀。”
  刘嫚母女这才坐下来。
  苏邑对刘嫚说,“你送我的字,我非常喜欢,你习得楷书,我也非常满意,我们刚才商量了一番,决定把你这幅字送到展览会去参加评选,你认为可以吗?”
  “我没有意见,”刘嫚记得之前苏教授提起书法展览会时,说过打算选送她的篆书作品,为什么忽然决定选择这一幅她自己都没有十分把握的楷书作品?
  不过她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为了加强你的基本功,我要增加课时!反正你放暑假了,空闲时间多,除了周六,以后周四和周五,你也得来我这里上课,不用去我的办公室,直接来我家里,我书房里的文房四宝更好!”
  刘嫚哪敢不同意。
  “哦对了,”苏教授指着方怀远,笑眯眯的对刘嫚说,“怀远是我收的第一个弟子,他理应是你的大师兄。”
  方怀远这一层身份,让刘嫚更加尊重他了。
  他笑道,“我签发你的转校文件,就当是我送给小师妹的见面礼吧。”
  “谢谢您,方校长,”刘嫚感激道。
  苏邑不悦道,“叫什么校长呀,就叫师兄。”
  刘嫚有点不敢,抬头看到方怀远友善的目光,鼓起来勇气,叫了一声,“方师兄,谢谢您。”
  苏邑大笑,“这还差不多!”
  张佩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颇感欣慰,她的女儿能和这样的家庭攀上关系,是她的福气,以后她在首都大学读书也会顺畅许多。
  苏娟这时问张佩,“你们家真会教导女儿,不知小嫚在跟随我父亲学字之前,师从哪位大师?”
  这可比把张佩问住了。
  刘嫚赶紧把自己对苏教授的那番瞎扯淡的说辞再说了一遍,然后对张佩眨了眨眼睛,张佩秒懂,连忙说道,“对对对,是徐夫人。”
  “真不知徐夫人是什么样的奇女子,”苏娟感叹道。
  苏教授也说,“如果能早一些认识小嫚,也许我们就能和徐夫人见上一面了。”
  “哎,是挺可惜的,”张佩也装模作样,表示出伊人已逝的无奈。
  她心里想,再早能有多早,除非你们能早上两千年。
  “正好你在这里,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刘嫚的专业问题,”苏教授对张佩说,“学校已经接收了刘嫚的学籍,她被分到文学院,但没有细分专业,你有这些专业可以选择,”苏教授拿出一张表格。
  表格上罗列出所有适合刘嫚就读的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系、古典文献系、考古系、汉语教育学系......林林总总,有近十个。
  张佩有一种回到刘嫚高三的时候,一家人在网上研究各学校各艺术类专业的错觉。
  “这件事,嫚嫚自己拿主意,我不掺合,”张佩把表格递给刘嫚,对她说,“选择你想学的就行了,不用管我的意思。”
  苏娟和方怀远心里暗自点头,张佩这位母亲做得很好,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不像有些家长,仗着自己是长辈,以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人生指手画脚。
  有母亲在背后支持自己,也难怪刘嫚敢有恃无恐的在网上直怼学校。
  刘嫚把表格认真看了一遍,她首先排除了中文系,贺奇思、张娇娇他们都是中文系的,和他们同专业成为同学,不仅她会感到奇怪,孙玮炜也会心里不舒服吧。
  她接着又排除了所有跟语言有关的专业,一门英语已让她头疼不已,她如果再同时学习现代汉语,恐怕又要一心二用了。
  她在中国古代文学系、古典文献系和考古系三个专业之间,考虑了很久,她说,“我选古典文献系。”
  这个选择令在场从事教育行业的三个人都十分诧异。
  古典文献系是文学院中最冷门的专业,第二冷门的是考古系,这俩专业,每年的学生合在一起不超过30人,正好是一个小班,而且班上绝大多数还都是考古系的学生。
  从功利角度看,古典文献系着实不好找工作,学的东西枯燥又乏味,除非是对古代文献拥有极高的热忱的人,才愿意静下来研究那些文章。
  苏邑相信刘嫚是这样的人,他问她,“你确定了吗?”
  刘嫚坚定的点点头,“确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