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里
张贺仪入京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找周延儒去了。
周延儒听到这两件事,哪一件事都让他十分开心。
周正肯给他钱,他哪里不高兴。
至于科尔沁要遣使入京交好,周延儒就更高兴了。
明朝与蒙古的关系有些复杂,甚至要追溯到源头。
太祖皇帝是从蒙元手里夺取的江山,前三代更是奋力几十年,希望铲除或者压服蒙古残余势力,确实也极其有成效,尤其是太宗皇帝,五征草原,令蒙古各部落闻风丧胆,不敢触碰。
但到了第四代,就闹出了土木堡之变,明朝惨败,皇帝都被俘虏,尽管后来也给予了蒙古一些打击,却已经再不复之前风光,明朝的国力由盛转衰,从攻势变为守势,再也不能踏足草原。
而今,蒙古部落,即便不是所谓的蒙古大汗,是科尔沁一个部落,也足够明朝朝廷风光一下了。
周延儒看着身前坐着的张贺仪,满脸笑容的点头道:“征西伯不战屈人之兵,不愧是兵法大家,这份功绩,朝廷一定会记得的。”
周正一系现在是不断的捧着周延儒,将他抬高用他来抵挡变法的反对声,不管周延儒是不清楚还是装糊涂,双方一直心照不宣的合作着。
张贺仪见周延儒满意,就笑着道:“这些都是大家的功劳,征西伯说他不敢擅居。另外就是,变法的一些事情,还需要元辅首肯。”
周延儒依旧满脸笑容,道:“你说的是明年禁止旧币流通?这个我来办,十月底,内阁放出粉丝数,年底前颁布命令,但凡用旧币,一律处罚。”
张贺仪连忙抬手道谢,道:“还有就是涉及到户籍,清丈土地,税赋等事情,这些庞大复杂,还需元辅亲力亲为啊。”
周延儒心里计较着这些,倒也‘危害不大’,便笑着道:“好。我会入宫请旨,明年请皇上在内阁盖印,通传天下。”
张贺仪没想到就这么点小手段就将周延儒给收买了,倒也知道分寸,笑着道:“谢元辅。征西伯那边对于杨阁老回京的权责分配,建议是兵部,工部,礼部一些事宜,到时候,会有详细的,请元辅斟酌。”
周延儒这次有些诧异,没有说话。
他确实想要借杨嗣昌来平衡周正,主要是兵权。按理说,周知反对,打压杨嗣昌,怎么会还放权?
不过转瞬间,周延儒就笑着道:“好。杨阁老快回京了,这一次是劳苦功高,不能怠慢。”
张贺仪应着,零零散散有说了不少事情。
周延儒极少反驳什么,因为张贺仪也没有说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无非是变法需要人出头。
周延儒现在很乐意出头,因为他渐渐发觉,支持变法的人越来越多,对大明现在不满的人纷纷聚集在周正旗下,有种披荆斩棘,逐渐露出头角的态势。
周延儒要想坐稳首辅,需要这部分人的声音。
张贺仪从周延儒班房出来,暗自摇头。
这位首辅的格局实在太小,只看到了那么一小块,争权夺利是内行,其他的事情,都不在他眼里。
周延儒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内阁很快对张贺仪说的事情进行总结,明文下发天下。
周延儒到底是十几年的首辅,在文官势力根基强大,有他开口,立时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而吏部,都察院也联合发文,严厉斥责‘人浮于事’现象,表示将派巡查御史督查地方,一经发现问题,严惩不贷。
安和元年过了大半,内阁,六部纷纷开始检视这一年,对京内,对地方不断出手。
京察也愈发的接近尾声,朝野上下一片紧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正坐镇内阁,经常出入兵部。
杨嗣昌那边已经差不多,北方也有了结果,需要认真的总结,并且纠正其中的问题。
‘兵者’无小事,周正层层考虑,既要强兵又要制衡,里里外外几乎都是他的人,也要考虑这些部下的前程、利益。
九月底,在杨嗣昌入京的前一天,李恒秉终于到了周正的班房。
他面无表情的与周正对坐,递了一份名单,道:“这是我近一年查到的东西,京察之后,或许还有用。”
周正知道他今天来的目的,随手接过来看了眼,眉头一挑。
这里面居然是周延儒以及张四知,李日宣,李觉斯等人的把柄,十分详实。
李恒秉道:“我知道,周延儒迟早要走,我给你铺好路。”
周正放下这东西,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道:“我要想请元辅回乡,不会这样激烈,说几句话就行。”
李恒秉也清楚,到了周正,周延儒这样的权臣层次,小儿科的用‘罪证’搞垮对手,确实是下策,并且容易两败俱伤。
李恒秉没有意外之色,直接道:“我能解决山西,山东,河南三省的问题,助你的变法更进一步。”
周正喝了口茶,道:“你怎么帮?”
李恒秉道:“我上任之后,你就会知道。”
上任,就是入阁。
周正看着李恒秉,这位现在是滴水不漏,没有任何把柄,做事情雷厉风行,看似在破坏规矩,实则由立身在规矩之内。
一堆的弹劾,却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把柄。
这样一个人,所图是什么?
一个看似没有欲望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周正放下茶杯,道:“不够。”
李恒秉道:“我会说服元辅。未来三年,户部的借款五百万,我不会帮你妥善借到。新币替换旧币,也在三年内完成。我会协助你打造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吏体系,将皇帝束之高阁。一切的脏活累活,我帮你做。钱谦益做不到,我能,我在内阁,会是你最锋利的刀。”
李恒秉做足了准备,已经摆平了周延儒。
周正双眼眯了眯,李恒秉居然已经说服周延儒,他是怎么做到的?就凭这些把柄?
这个人,还藏着什么,有什么目的呢?
“你说服了元辅,那么另一个入阁是谁?”周正看着李恒秉,忽然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恒秉神情淡漠,道:“李觉斯。”
李觉斯,礼部尚书,倒是第一顺位入阁人。
周正倚靠在椅子上,笑着道:“看来,你们都背着我商量好了。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事情,可以背着我做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