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么样

  河间县知县宁山被抓,在河间府自然掀起了巨大的动静。
  没人再敢说周正来河间府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做做样子,不止是那些士绅豪商惊醒,整个河间府的官吏更是为之惊悚。
  不过三天,就有六个知县(州),给胡清郑来信,准备辞官,更有数十大小官吏直接辞官,跑出了河间府。
  这就省了周正很多手脚,通过河间府任命了六房等众多官吏,进一步的控制河间府上下。
  现在的大明全境,除了南直隶好一些,其他各处盗匪无数,大小山头林立。
  曹变蛟的剿匪行动不断深入,由外而内,穿州过府,不止剿匪,顺带着对一些与盗匪勾连的官绅也是一锅端。
  祁连的动作很快,在河间县快速清扫,同时在其他各州县也准备着,布置人手。
  到了五月中,整个河间府都在剿匪,展开‘安定行动’,各县府抓了超过五百人!
  不知道多少怨气在聚集,沸腾,多少道奏本送入了京城。
  周正并不管这些,河间府的六房,司狱司等通通换了他的人,河间府的知县更是除了投靠的他三人,辞官,被抓的有十二个之多!
  通过六房控制了各个州县,河间府,已经完全被他掌握!
  ‘行商准则’,‘田亩重整’,‘户丁登记’等等事情,有条不紊的拉开。
  凡是遇到阻力,周正十分暴力的借用‘安定行动’,剿匪等扫除,以最快的速度在革新河间府。
  河间府不同于永平府,激起的反对声浪一层高过一层,无数谣言在河间府散播。
  如周正倒行逆施,必然活不过而立之年、知府胡清郑不满周正扰乱河间府,已上书弹劾周正、朝廷要派钦差来调查周正,周正即将被下狱等等。
  周正坐镇河间府,仿佛听不到这些,甚至牺牲效率,追求速度,要求姚童顺等人尽快完成大体改革框架。
  姚童顺等人自然也感觉到了磅礴的压力,咬牙的推动着各项事宜。
  在河间府,没人是周正的对手,但凡冒头都被周正以各种借口打压下去。在河间府奈何不得周正,那自然就上升到了朝廷。
  河间府离京城非常的近,其实很早朝廷就收到了奏本,但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耽误了好些天。
  这一天,崇祯看着堆满弹劾周正的奏本,将首辅周延儒叫到了跟前。
  崇祯看着这些奏本,神色有些厌烦,道:“你怎么看?”
  周延儒入阁没多久,却极其擅于揣摩崇祯的心意,故作沉吟了一阵,神色沉着的道:“陛下,从周征云押入京城的河间县知县宁山等人来看,河间府确实腐败丛生,贪官污吏不少,他带有圣恩,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崇祯神色似有不满,道:“这么多弹劾的奏本,就是这样?”
  周延儒神色镇定,不疾不徐,道:“陛下,臣担心冲着周征云去是假,可能是冲着户部去的。”
  崇祯一怔,道:“户部?此话何解?”
  周延儒外表给人一种从容镇定,老成谋国的感觉,他看着崇祯,面上肃容,道:“一个周正,在河间府即便真的有些出格,也不至于让朝野这么愤怒,这么多人弹劾他,更像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户部正在推行对皇田,皇庄的整肃,周远山在主持,他们知道陛下对周远山十分信任,不会轻易弹劾。所以,从他儿子入手,表面上是冲着周征云,怕是冲着户部,冲着毕尚书与周侍郎去的。”
  崇祯听着顿时神色难看,他也想到了。
  毕自严在崇祯眼里,是一个寡言少语,却能做大事的人。这个人,不计名利,埋头做事,不朋不党,是少有的能臣,忠臣。
  尤其是户部近年税收不断增加,弊政减少,令崇祯十分满意。
  加上周清荔不为官位只想做事,更是让崇祯赞许。听到有人幕后操纵这件事,崇祯的脸色自然难看了。
  “是谁?”崇祯盯着周延儒道。
  周延儒道:“陛下,弹劾的人,仿佛什么人都有,横亘朝野,难有脉络,臣难以推断。”
  崇祯轻轻点头,换了这么多首辅,就周延儒最让他舒心。一来,周延儒听话,二来周延儒肯说话,会告诉他很多以前那些首辅不肯说的事。
  崇祯想了片刻,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周延儒又想了一阵,道:“陛下,臣建议,对周征云下旨申斥。这有两个好处,第一,堵住言官的嘴。告诉朝野,陛下圣明,没有偏私;第二,周征云其他不变,也不会寒了毕尚书,周侍郎的心。”
  周延儒这个办法很让崇祯高兴,远比那些只字不言,或者将麻烦推到他头上的前任首辅,阁臣,六部堂官强太多!
  “好,就这么办。”崇祯舒心的笑着说道。
  周延儒抬手应下,刚要走,崇祯忽然脸色微沉,道:“袁崇焕的案子,怎么样了?”
  袁崇焕已经被下狱几个月了,蓟州总督刘策两个月前就被弃市,但袁崇焕的案子迟迟没有结果。
  周延儒眉头皱了下,犹豫着道:“陛下,袁崇焕的案子,三司那边争议颇大,臣在内阁开了九次大议,始终难以定夺下来,不止朝廷内部难以平衡,朝野议论声也颇多。”
  崇祯自然知道,他收到的为袁崇焕求情的奏本已经过百,当面与他争辩的更不在少数。
  但建虏差点破城,他差点成为亡国之君这件事一直令他如鲠在喉,彻夜难眠,心里对袁崇焕恨极。
  “朕不管什么议论声,朕要尽快审结!”崇祯严令道。
  周延儒抬手,道:“是,臣遵旨。”
  崇祯这才没多说,继续埋首案牍。
  他越来越勤奋,对自身要求十分苛刻,通宵达旦的忙于政务。
  周延儒出了乾清宫,脸上依旧是那副镇定从容之色,看着送他的李忠,笑着道:“还没有谢过李公公在皇上面前为我美言,公公得空出宫,一定要找我。”
  李忠微笑又保持距离的道:“元辅说笑了,咱家就是据实说话,可不敢承元辅的情。”
  周延儒笑容越多,道:“这个情,公公可一定得承。”
  李忠笑而不语,伸手道:“元辅请。”
  周延儒也是会意的表情,向着外面走去。
  李忠送走周延儒,返回崇祯的东暖阁。
  “首辅跟你说了什么?”崇祯头也不抬的淡淡道。
  李忠神色一慌,连忙道:“元辅说,承奴婢在万岁爷面前说他好话的情,还让奴婢出宫了一定去找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