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类

  赵构是绝对不想走的,因为他现在连投降的资格和机会都失去了。
  当然,张宝并没有让赵构自己决定,命令军卒们进入了鼓楼之内,将赵构五花大绑起来,就准备押解归京。
  当然,也没有放过跑到楼上躲着的秦桧。
  这个家伙倒是跑得快,趁着所有人的不注意,就一溜烟的跑到了楼上去。
  可惜的是张宝全程盯着他们,自然知道他们有多少人。
  军卒们把秦桧从楼上揪出来,将所有的奸臣都绑上,扔到板车上,准备归京。
  当然刘统制怎么可能放弃这个争功的好机会?赶紧上了一道札子到汴京,说明了自己抓到了赵构。
  但是因为赵构在张宝的手里,刘统制不得不将张宝的名字写道了札子之上。
  札子走的速度要比押解赵构等人要快很多。
  赵桓收到了札子的时候,左看看右看看,才确定了赵构真的被抓了。
  他知道赵构已经大势已去,完全没有了翻盘的机会,什么时候倒下,还得看义军消化已有地盘的速度。
  只是让赵桓没有想到的是,赵构从临安跑到了明州临时歇脚,就被当地人给安排了。
  而此时御下并非李纲,李纲显然还在琢磨着这份札子的真假。
  “赵都知,让亲从官前去调查下赵构如何被生擒的,朕很好奇。赵都知?”赵桓喊完才想起来,自己把赵英派出去抚军去了。
  “程褚,你去安排。”赵桓看到大殿外杵着的程褚大声喊道。
  “这个李士美,你为何执意要面圣呢?”赵桓这才看着李邦彦问道。
  御下之人,乃是李邦彦。
  自己给他安排了大宋书坊主编的工作,让他编纂一下那一百零七本的话本,着手刊印之事。
  这三两句话都能说清楚,不用面圣才对。
  可是李邦彦再三请求面圣,赵桓闲来无事,读书读的有些厌了,索性就把李邦彦招到殿上问问。
  “汪博彦柄臣擅国,违天逆理,专事阿党,利惑君心,阻塞义理之路。而汲引庸妄,戕伐国本,以奉事仇敌,其罪不可恕。”李邦彦先说了一句汪博彦,看了看官家的脸色说道。
  “继续。”赵桓自然不会放过汪博彦,这李邦彦说的都是废话。
  此次押解归京的还有白时中等人,都是一窝子的奸臣,自己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不斩士大夫?一点贡献没有,尸位素餐,还想获得死罪豁免权?
  丞相豁免权的潜规则,在赵桓这里并不适用!
  蔡京被赵桓饶了一命,那也是建立在蔡京还干了点人事的基础上,汪博彦、秦桧、白时中等人,凭什么要豁免权?
  “秦桧者,其机深,其力鸷,其情不可测,其愿欲日进而无所讫止。其罪不可恕。”
  李邦彦又说了一句,看了看官家的脸色,没有什么变化。
  “一口气说完,别大喘气。”赵桓知道李邦彦绝对有但是,赶紧把话说话就是。
  这些人,自己绝对不会放过,包括赵构。
  虽然秦桧现在的罪孽没有正常历史线上的那么深,但是已经投靠了赵构,一起参与了谋反之事,那就是死罪难逃了。
  现在皇子大部分已经归京,没有了二十五王之乱的后顾之忧,赵桓已经没有杀赵构引的后患无穷的顾虑了。
  “官家,赵构本为康王,王失道,为奸邪所误,王之身,本不宜深责,然其罪滔天,对金纳贡称臣,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李邦彦再次抬头看了看赵桓的脸色。
  赵桓依然是那副你赶紧说完的表情,李邦彦就知道自己这话,是符合圣意的。
  李邦彦赌对了。
  赵桓坐直了身子,还是读书人骂人狠,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就是说,赵构活得没有一个生人该有的气节。
  这个意思,就是说赵构该死。
  “但是李提举,李椿年有大才也。胡世将也有定鼎之能,有些人是被江南、淮南、两浙路的大势逼迫,不得不低头,还请官家明鉴。”李邦彦吞吞吐吐的说完。
  他在为赵构手下的一些“奸臣”们说情。
  这些奸臣有些是因为裹挟着,糊糊涂涂的当了吴国的官,有些是被赵构给骗了。
  李邦彦再次看了一眼赵桓的面色,发现赵桓已经正襟危坐,坐在案牍之后,面色极为严肃。
  “拿上来吧。”赵桓伸手说道。
  ?
  李邦彦一脸的懵,自己想做什么,是怎么被赵桓知道的?
  赵桓当然不会解释,李邦彦身边那些亲从官,那些仆从,还有一名侍妾都是自己皇城司的察子。
  就是李邦彦想明白了,他也不敢把这些人怎么样。
  赵桓大概知道李邦彦要说什么,才把李邦彦招到殿上来的,但是具体内容,就不是很清楚了。
  “前段时间,臣把自己为相这几年,与官家奏对的为官之道,以及在河东路的见闻,所思所感,写成了一本札子。官家请过目。”
  李邦彦无奈的掏出了一本札子。
  他也很快的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刚知道一点情报,就会被李纲登门,自己刚知道了一些万刀刘的事,就被官家抓个正着了。
  但是这是应有之意,自己作为赵佶的宰相,现在以庶民的身份待在京中,实在有些欠妥,有些监视也实属正常。
  赵桓拿过来了李邦彦的札子,《官考》,讲的是为官之道。
  让赵桓极为意外的是,李邦彦这个公文里,终于有了标点符号!
  李邦彦这个见缝插针的能力,绝对要比李纲要强。
  “你的意思是垃圾分类?”
  “不,我的意思是,你是说,赵构手下的臣子,有好有坏,有逼不得已。要区别对待对吧。”
  赵桓这才明白了李邦彦的所有意图,这本官考其实写的不错,都是写给赵桓看的,很多官员机巧的心思,以及做事的目的说的很明白。
  被大势所逼迫,同乡、同窗、大兵都是原因。
  而且李邦彦在札子里,直接言明,赵桓这个皇帝,不断的提高了武人的地位,甚至一些知县事都是军将转地方。
  有些文臣一时想不明白,冲动行事。
  李邦彦的札子,说的就是劝谏赵桓对这些臣子们区别对待。
  “挺好。”赵桓挥了挥手,让李邦彦下去,让等在宫门外的李纲进来,他们要处理赵构回京的事。
  显然这不是现在的李邦彦可以参与的事了。
  “赵构要归京了,李太宰。朕要杀了他。”赵桓盯着李纲说道。
  当初自己要杀赵佶,李纲费尽心机的劝谏自己。
  过往历历在目啊!
  自己要是杀赵构,他李纲还是不同意,那赵桓觉得换个宰相,让赵鼎上位也不是不可以。
  “臣附议。”李纲丝毫没有犹豫,李纲这是叛乱,和赵佶的情况大不相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