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黄琬再次抬起手,点点太阳穴。“我用我的首级作诱饵,不怕他不来。”
第1346章 传帮带
鱼齿山北麓,湛浦侧。
湛浦并不算大,方圆五十余步,但水质清澈,适合饮用。湛浦北侧还有一片坡地,名为湛阪,南侧数百步远就是湛水,地势低洼,到处是茂密的水草,无法列阵,尤其是对骑兵非常不利。
黄忠知道麹义有五千骑兵,他只有两百亲卫骑,差距悬殊,不能大意。离开鲁阳,进入颍川后,他一直非常小心,选择驻营地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不能给骑兵突袭的机会。颍川以平原为主,是适合骑兵奔驰的地形,麹义又是出自边地的将领,不会不利用这一点。
好在黄忠手里有图,一份非常详尽的军用地图,详尽到湛浦有多大,水质好不好,能够满足多少人马日常用水都一清二楚,甚至标注了不同季节的水位。有这份地图在手,黄忠对颍川地形了如指掌,大大减轻了对斥候的依赖,也增强了取胜的信心。
尽管如此,黄忠还是不敢大意。下令扎营前,他在亲卫骑的陪同下亲自查看了地形,确认没有明显的漏洞,又在关键位置安排好暗哨,这才回到大营。亲卫准备好了晚饭,一碗米饭,一碟酱,几片熟牛肉,一杯酒,和普通士卒吃得一模一样。黄忠几口吃完,一边抹嘴一边让军谋将收到的消息取来。
军司马李严捧着一卷纸快步走了进来,跪坐在黄忠面前。一手将案上的杯盘推到一边,一边摊开手中的纸卷。黄忠看看他,嘴角微挑。“有什么发现?”
“将军,我觉得黄琬这些天立营的地点有些诡异。”
“诡异?”
“是的。”李严将纸卷展开,这是一幅地图,里面夹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地名。“我对照地图,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这些地点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适合伏击。”
“哦?”黄忠凑了过去,盯着地图看了又看,嘴角挑起一丝笑意。“正方,还有吗?”
“还有?”李严抬起头,看着黄忠,摇摇头。“我暂时想不起来了。将军,你发现了什么?”
黄忠直起腰,打量着李严,若有所思。“你听过朱太尉的兵法课吗?”
李严眼珠转了两下,忽然笑了。“将军的意思是说,黄琬这几次扎营的安排与朱公用兵的习惯暗合?”
朱儁免职后,受孙策之邀,先在汝南游历,后来又去了南阳,除了拜见故主尹端之外,还在南阳讲武堂开讲,包括周瑜、黄忠在内的将领都去听过课。李严当时已经从讲武堂毕业,在黄忠身边任军司马,他跟着黄忠听课。朱儁是尹端的故吏,但他们用兵的习惯不太一样。尹端主要在北疆作战,朱儁却是在交州一带,地形不同,养成的用兵习惯也不太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他们的处理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黄忠作为知名将领,自然参与了讨论。
“黄琬虽是太尉,但他作战的经验并不多,他选择这些地方扎营应该是听取了朱公旧部的意见。当然,他在豫州为官,多次经过颍川,对这里地形还是熟悉的。最终的方案很可能是他们互相补充的结果。”
李严咧着嘴乐了。“怪不得我总觉得有些别扭呢,原来是这样。”
黄忠接着说道:“他想伏击我,这并不奇怪。不过现在他已经到了颍阳,又离我们有百里之遥,用步卒奔袭的可能性不大,倒是要小心骑兵。你们找找看,这一路走过去,有没有适合步卒扎营,却又适合骑兵踹营的地方。如果有,我们要特别小心。还有,行军路线也要加强侦察,仔细搜索,不要给他们伏击的机会。骑兵速度快,活动范围广,明天将行军速度再降一半,给斥候足够的时间。”
“将军,是不是太谨慎了?”
“关系到上万将军的性命,不能不谨慎。”黄忠语重心长的说道:“正方,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只有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能谈到找到破敌良机。千万不要小瞧你的对手,我们能看出黄琬麾下有朱公旧部,麹义、荀衍难道就不能看出我们的习惯?麹义是河北第一名将,荀衍是颍川名士,与荀祭酒不相上下,也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不容小觑。在没有摸清对手的路数之前,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李严点点头,也有点头疼。“是啊,胡骑来去如风,防不胜防,真要被他们抓住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谨慎是必要的,但用兵不是写文章,还是有章可循的。只要不贪功冒进,寄希望于侥幸,就算有所失误也不会造成致命后果。剩下的就是看双方耐心了,谁的耐心更好,谁就能笑到最后。”
“那肯定是我们笑到最后,黄琬、袁绍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等不起的是他们。”李严想了想,突然说道:“将军,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折向北,去奔郏县,切断黄琬与洛阳的通道?”
黄忠想了想。“你们可以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喏。”李严拿起地图和纸条,兴冲冲的去了。
黄忠叫来了卫士,走出大帐,开始例行的巡营。他要走遍每一个大营,与尽可能多的士卒见面,关心他们的生活,安抚他们的心情,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尤其是要查看那些刚从讲武堂毕业的学生。今年是讲武堂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以前的讲武堂学生都是从各营抽调出来的精锐,本身就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到讲武堂是进修,系统的学习用兵技巧,弥补他们的短板。李严这一批讲武堂毕业生入学之前没有军营经历,多少有些书生意气,和老兵之间常有摩擦,需要他这个主将调解或仲裁,帮他们顺利渡过这几个月的适应期。
一万多人,七八个大营,一圈走下来已是半夜。大部分将士都已经入睡了,黄忠才回到中军大帐。即使是最强壮的卫士这时候也感到疲惫,与换班的袍泽交待完事情后,就抓紧时间洗漱,钻进帐篷休息了。黄忠却还不能休息,李严等人研究出几个方案,正等着他审阅。
黄忠解了甲,李严提来准备好的凉水,浇在黄忠的身上,黄忠迅速洗了一遍,擦干身体,换上干净战袍,舒展身体,在帐中练起了导引术。不用他吩咐,李严开始口述拟好的方案。他经验丰富,节奏掌握得正好,黄忠练完,他正好结束。
“这么说,不去郏县?”
“是的,就算能攻下郏县,也未必守得住,反而自缚手脚,患得患失,不如全无牵挂,相机而动。”李严有些脸红。“将军,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黄忠看看李严。“正方,我想到了是我的经验所得,你们经过讨论得到结果,就是你们的经验,和我直接告诉你们是不一样的。”他来回转了两圈,又说道:“还有一件事,你们没有考虑到。将军一直与董越有来往,黄琬到了颍川,董越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李严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第1347章 陷阱
经过几个军谋讨论,李严最初夺取郏县的计划被否定,修正成驻扎在鱼齿山,等待战机。
鱼齿山东麓有襄城,南麓不远就是昆阳,滍水、昆水经其南,汝水绕其东,湛水则穿行其间,取水非常方便,既能顾守颍川通往鲁阳、叶县的要道,又利于防范骑兵突袭。襄城离颍阳约六十余里,处于作战半径内。如果战机出现,半天时间就能赶到战场。
襄城在汝水之侧,溯汝水上行,经郏县,可至梁县,与沟通洛阳与南阳的三垭古道相接。在不能控制阳翟的情况下,这条路是黄琬与洛阳保持联系的必经之道。麦收之后,黄琬很可能会从洛阳运粮来供应大军,保障长期作战。
当然,襄城的重要性人所皆知,麹义之前便在鱼齿山东麓立阵,以便阻击东来的孙策。现在麹义赶赴颍阳作战,还在襄城留下了不少人马,强攻襄城的难度犹胜郏县。麹义的主力就在颍阳,骑兵在一个时辰内就能赶到战场。
在夺取襄城的可能性微乎其乎的情况下,驻兵鱼齿山,保持对襄城、郏县的威胁,牵制黄琬,让他不能全力以赴的攻击颍阳城,就成了黄忠部最好的选择。
黄忠接受了这个方案。这个方案谈不上出奇制胜,但胜在稳妥,没有明显的破绽。进可攻,退可守,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一旦形势不对,还可以得到鲁阳和叶县两个方面的增援,或者干脆退回南阳。
接受方案的同时,黄忠调整了斥候营的任务,将主要精力用于侦察鱼齿山的地形,寻找攻破襄城的机会。机会少不等于没有,如果能找到破绽,夺取襄城,对形势影响甚巨。即使不能,也能造成一种想要强攻襄城的态势,分散麹义的注意力。
惊喜不期而至。仅仅用了两天时间,斥候营便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黄琬在襄城,大量的信使出城向东,同时又不断有使者归来,举着三角小旗,高呼声穿过城门。种种迹象表示,襄阳似乎成了指挥中枢,黄琬成了颍川战场的主将,但他却没有去颍阳,而是驻留在襄城。
黄忠对此很惊讶。襄城固然重要,但作为全军中枢似乎离颍阳太远了。骑士可以迅速往返,步卒却不太容易。他麾下士卒精练,每天绕营行军十里,隔三岔五的还要进行长途急行军的演练,这才有把握有半天时间内行军五六十里,还能保持战斗力。黄琬麾下的那些屯田兵可没有这样的体能,六十里路,他们至少要走一天。
但军谋们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很合理,具体有几个理由:首先,论官职,论名望,论与袁绍的关系,黄琬成为颍川战场的主将当之无愧,荀衍是晚辈,麹义是武人,他们都不足以和黄琬比肩。之前分作两部,各打各的,不论高低,现在合兵一处,自然是黄琬为主。其次,颍阳是县城,又只有鲁肃四千人马,麹义和荀衍有三万多人,足以围攻,不需要黄琬亲临一线。更何况黄琬虽然在襄城,但他的部下并不是全在襄城,有一部分在颍阳协助进攻。最后,黄琬年过半百,又是读书人,经过几个月的军营生活,身体有所不适,回襄城养病,同时加强襄城的防御力量,确保退路安全,有何不可?
双方各有道理,相持不下。黄忠也无法判断。他下令继续打探,同时率领大军潜入鱼齿山深处,像一只潜伏的猎豹,藏起了自己的踪迹。
……
黄琬负手站在紫云岭上,看着郁郁葱葱的山林,愁眉不展。
他说服了麹义和荀衍,以身为饵,出现在襄城,伏下重兵,一心等黄忠入彀,黄忠却一直没有露面,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连续几天都没打听到他的下落。
鱼齿山说大不大,和嵩高山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就连鲁山都要比它大很多。可是说小也不小,南北四十余里,东西七八十里,又分作几条山岭,现在正是林深树密的时候,要迅速找到黄忠的踪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黄琬叹了一口气。他这个计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胡骑不能入山,擅长在山里作战的是曹豹、许耽等人率领的丹阳兵,可是这些丹阳人都倾向于孙策,他不能完全相信他们,只能派自己的心腹承担这个任务,却将曹豹、许耽安排在颍阳,协助麹义、荀衍作战。
他身边的这几个将领都是不错的好苗子,人年轻,武艺好,有强烈的功名心,响应朝廷尚武的号召,到洛阳应选,随朱儁学习过用兵之道,唯一的缺陷是实战经验少。从鲁阳到颍阳的这一路,他们几次设计想诱击黄忠都没成功,有点着急。黄琬理解他们急于立功的心理,他也想尽快解决黄忠。夏天快到了,形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几个幕僚站在不远处,轻声嘀咕着,神情兴奋,不时发出一声轻笑。
黄琬皱起了眉头,很是不悦。他知道这些人在高兴什么。荀衍送了他不少越布,他将越布分给幕僚,每人做了两套单衣。比起华丽的丝帛,这些越布看起来更素净,非常符合这些文士的气质,又轻便透气,非常凉爽。绢纱也透气,可是太单薄,要层层叠叠的穿上几件甚至十几件才能保证不会暴露体肤,越布一件就够。
黄琬使了个眼色,让何逵提醒幕僚们别耽误正事。何逵走了过去,关照了一下,幕僚们讪讪的散开,各忙各的去了。何逵正准备回转,却看到何咸从山下快步走了上来,径直来到面前。
“黄公,我们筛查了这几天斥候的失踪情况,发现了三个黄忠可能藏匿的地点。”
黄琬大喜,连忙走向一旁的案几,铺开地图。何咸跪坐在对面,伸手在图上指了指。“落凫山,湛阪,还有一个就是这儿,紫云岭。”
“这儿?”黄琬又惊又喜。惊的是黄忠离自己这么近,自己却还不知道,喜的是黄忠如果真的在紫云岭,那他就在自己布置的陷阱之内了。“具体位置能确定吗?”
“还需要进一步打探。”何咸舔了舔嘴唇,又咽了一口唾沫。黄琬一见,连忙倒了一杯水,推到何咸面前。何咸端起水一饮而尽,又倒了一杯喝掉,这才一抹嘴。“不过紫云岭能藏人的地方不多,雷穴、黄柳崖、禹登台,其中以禹登台的可能性最大,只有这里能藏三千人以上。雷穴、黄柳崖只能藏三五百人。”
黄琬盯着何咸指出的这三个地点看了又看,伸手敲了敲。“明天游览雷穴,后天去禹登台。”
第1348章 用力过猛
黄琬的决定遭到了何逵等人的一致反对。
当初的计划是黄琬回襄城,偶尔外出,渡过汝水,在紫云岭附近游览,然后伏重兵于岭下的黑龙沟。黑龙沟原本是一个大河,后来上游水源改道,现在只剩下一条小河,河水不深,但河道很宽,非常适合伏兵,尤其是骑兵突击。如果黄忠来,先由骑兵发起突击,将黄忠的阵型冲散,再由准备好的强弩射击,可以大获全胜。
可是雷穴和禹登台都在黑龙沟以外,附近没有适合骑兵冲击的地形,如果黄忠出现在那里,骑兵用不上,只能以步卒发起攻击,成功的机率大减。如果考虑到黄忠的善战和南阳兵的精锐,这一战几乎没什么成功的可能,谁伏击谁还真说不准。
黄琬坚持要这么做。他有他的理由,一是时间不等人,颍川世家提供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最后还要洛阳屯田提供军粮,黄忠驻兵在此,目的很可能就是劫粮。军无粮自乱,粮道被截断,兵力再多也没用,必须在军粮耗尽之前诱杀黄忠。一是黄忠为人谨慎,如果不让他看到成功的可能性,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出击。既然是陷阱,就要让猎物看到有利可图,而风险却不大。黄忠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方案太保守了,黄忠担心有埋伏。
最后,既然是伏击,意外才是关键,事出突然,强弩齐发,胜负只在数人而已,并不需要那么多人。雷穴只能藏几百人,禹登台也只能藏三千人,我们根本不需要埋伏那么多人马,只要带上几百亲卫就行。万一伏击不成,反被黄忠围住,也可以支撑到援兵出现。
何逵等人拗不过黄琬,只得答应了。
黄琬随即调整兵力部署,抽调了三百精锐卫士随行,人手一具三石弩,还特地准备了十余具六石弩,剩下的人原地不动,等待增援的命令。
第二天,黄琬在三百卫士的保护下,游览了雷穴,安然无恙,什么事也没发生。
第三天,他走得更远,再登禹登台,依然什么事也没发生。
站在禹登台上,看着西斜的落日,黄琬有些气急败坏,额头全是细密的汗珠。他来回踱步,不时的抬头看看远远的山林,心里一次次的发问。
“黄忠,你究竟在哪里?”
何逵等人面面相觑。他们知道黄琬急了,但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任你计策再妙,对方不上当,你能有什么招?看看天色将晚,何逵挨不过,只得上前请示,该回城了,半夜在野外宿营太危险。
“危险?”黄琬冷笑一声:“我看黄忠要么是无能,耳聋眼盲,要么是懦夫,胆小如鼠,只敢躲在深山之中,不敢与我一战。今天不回城了,就在这里宿营。他要是还不敢来,明天我就去湛浦。”
何逵吓得魂飞魄散,极力劝阻。黄琬却是坚决不肯,厉声喝斥何逵。他为官多年,一向以雷厉风行著称,此刻发怒,更是气势如虎,何逵根本劝不住。他请示黄琬调兵布防,又被黄琬拒绝。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让何咸留心四周动静,并私自通知接应的将士不得解甲,睁大眼睛,彻夜守候,一旦有情况立刻增援,以免贻误战机。
……
黑龙沟西侧三里,一个无名山头上,黄忠站在林间,张开搭箭,看着坡下策马飞奔的骑士,松开手指。
羽箭离弦而去。
下一刻,骑士中箭,翻身落马。几个身影从林间跃出,骑士在地上挣扎着,想要取弓,射出身上带的鸣镝示警,但他中箭受伤,行动不便,被冲出去的卫士按住,一拳打晕,拖回林中,又有人赶上去,将战马牵入林中,套上笼头,免得战马嘶鸣,发出声音。
林间响起几声鸟鸣,渐传渐远。
几个卫士配合默契,迅速将骑士身上的搜了个遍,但什么也没收到。卫士们也不着急,两人按住骑焉,一人取出一壶酒,倒在骑士身上。骑士惊醒,刚准备挣扎,脖子一凉,一柄短刀架在了他脖子上,寒意沁入他的皮肤,激得寒毛倒竖,呼救声还没出口就被截断。
“说吧,你刚来传的什么命令?”
“我……”
“你最好想好了再说。”拿着短刀的李严歪着嘴,笑得很阴森。“我们已经抓了一个,他说了,我们不知道真假,所以才抓你验证一下。你们俩说的如果能对上,就都能活,对不上,一起死。我数十个数,十个数数完,你还不说,就送你上路。十,九……”
骑士脸色煞白,眼珠滴溜溜地乱转。一会儿看看李严的脸,一会儿看看他手中的短刀,一会儿又四处张望。李严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数着。“五,四……”他摆了摆手,示意一旁的同伴。“通知将军再抓一个,这个嘴比较硬。三,二……”手上微微用刀,刀锋割开了骑士的皮肤。
“我说,我说。”骑士崩溃了,汗如雨下。
李严停住,刀子还压在骑士的脖子上,有鲜血缓缓流出。李严咧嘴一笑。“说吧,别耽误我时间。”
“黄太尉在禹登台野宿,让藏在黑龙沟的伏兵做好准备,一见禹登台方向举火,立刻增援。我说的全是真的,你别杀我,别杀我。”骑士泣不成声,一边说着一边瘫在地上,软作一团。
李严不屑地哼了一声,收起短刀,一掌切在骑士脖子上,再次将他打晕过去,让人把他绑在树上,用布塞紧嘴。他走到黄忠面前。“将军,被你猜中了,黄琬疯了,不惜以身为饵,非要诱你出来。”
黄忠眉梢一挑,面露不解。“他为什么会觉得我想杀他?”
李严忍俊不禁。“将军不想杀他吗?他可是太尉,首级很值钱的。”
“是的,他的首级的确很值钱,可是他有没有想过,他这么做,圈套的意图太明显了?大战之际,一军主将,轻身犯险,分明有诈。但凡有点理智,都会怀疑。”
李严挠了挠头,也觉得没法理想黄琬的思维。“将军,我们怎么办?”
黄忠一声轻叹。“既然黄琬这么用力,我就勉为其难地配合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