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也不能算捡,但的确是个宝。”郭嘉挑起大拇指。“将军,你没看错人。”一边说,一边给孙策使了个眼色。孙策会意,略一思索。“诸葛亮?”
  “没错,他已经到平舆几天了,正在各处转悠。我去木学堂,正好遇到了,聊了几句。”
  孙策满意地点点头,只要诸葛亮来了平舆,这件事就不用再操心了,顺其自然吧。他如果肯留下来更好,实在不肯也无所谓。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没有了荆襄集团的加持,他现在就算去益州投靠曹操也翻不了天。更何况曹操也不是刘备,不太可能给他大权独揽的机会,能成为方面之将也就顶天了。
  孙策让人重新上了热茶,借着这个机会,郭嘉把军报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轻轻将军报放回案上,咂了咂嘴,眼神闪烁。“陶谦新丧,至少一年时间内不能对徐州用兵。令尊当年曾与陶谦同僚,少不得还要资助一二,护佑故人之子。不过,陶谦这临终前的安排大有文章,看起来像是要两面逢源的意思。”
  孙策眼珠一转,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郭嘉比他想象更远,陶谦与东海世家缓颊,应该有通过刘和向袁绍投石问路的意思。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靠近青州的琅琊、东海就有可能落入袁熙手中。下邳、广陵则会交给陶应,投向自己。徐州一分为二,看似公平,实际对自己非常不利。一是下邳、广陵无险可守,二是这里曾被刘和占据,支持刘和的世家遭到了他的制裁,到现在还不能出境做生意,亏了不少钱。就算陶应愿意投向自己,这些世家也会从暗中作梗。
  还有那些从豫州逃出去的世家。
  换句话说,下邳、广陵能得地,不能得人,而且这地也没什么价值,相比于袁熙,他没占着什么便宜。反倒是东海、琅琊落入袁熙手中,对他取青州的计划是一个巨大打击。没有了陶谦的策应,田楷支撑不了多久,一旦青州落入袁熙手中,袁熙会将战线推到东海一带。豫州的右翼面临着危险。
  更要命的是,当青州、琅琊、东海落入袁熙手中,自己花费了大力气建立起来的这条交通线也将因此中断,以后幽州的消息延迟会更严重,鞭长莫及。说不定那边已经尘埃落定了,自己还没收到消息。
  站在地图前想了一会,孙策做出决定。“立刻抢占青州,不能让袁熙这么轻松的南下。”
  张承立刻提醒。“豫州大疫还没结束,不宜轻动。”
  孙策看向郭嘉。郭嘉笑道:“就把这个机会让给沈子正吧。将军可派人赶去徐州,与陶应接洽,如果情况正如我们所料,那就立刻通知沈子正,让他调集人马,沿陆路赶赴朐县,准备渡海作战。”
  孙策点点头,转向张承。“仲嗣,你准备去一趟徐州,吊丧,与陶应联络。”
  张承躬身应诺。
  孙策随即又让人叫来庞统,让他回到收拾一下,准备赶往曲阿,协助沈友做战前的准备工作。庞统领命,孙策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士元,这一别,也许几年都无法见面,只能鸿雁传书了。不过,你追随我最早,我想做什么,你心里应该很清楚。记住,不要急,慢慢来。”
  庞统拱手施礼。“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负将军所望。移风易俗,重振士气。”
  孙策点点头,又摇摇头,指指庞统的心口。“我说的不要急,不仅仅是指我的事业,也有你的事业。不要贪功,你才十六岁,过了年才十七,已经是少年成名,如果还一心要超过所有人,你让别人情何以堪?”
  庞统不好意思地笑了,偷偷地看了郭嘉一眼。“将军,我知道了。”
  “把这句话也带给沈友。初次上阵,十全必克未必是好事,不要怕摔跤,多摔几次才能长得结实。”
  庞统忍着笑,再次躬身行礼。“喏。”
  孙策让郭嘉安排军谋们讨论方案细节,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明显的漏洞。郭嘉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亲自挑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军谋,和庞统、张承一起忙了半夜,仔细分析了各种可能,分别做了预案。现在做不了具体的战术方案,只能在战略上做粗略的规划。
  次日上午,陶应派来报丧的人赶到平舆,带来了陶应的亲笔信,证实了孙策等人的猜测。孙策不再犹豫,连发几道命令,让太史慈、鲁肃做好出征的准备。沈友北上的时候,鲁肃要和沈友同行,从海路抢攻青州。太史慈则要做好从任城北上,攻击济南、平原,阻击可能的援兵,配合沈友。
  安排妥当,张承和庞统同时出发。
  当天中午,蒋干带着公孙续赶到平舆。经过简单的寒喧之后,孙策向公孙续通报了最新情况,明确提出他要青州,希望公孙续能给公孙瓒写信,让公孙瓒理解当前形势,予以配合。
  听说刘和要回幽州,公孙续已经乱了阵脚,再听说陶谦有可能将琅琊、东海送给袁熙,他知道青州肯定是保不住了,立刻答应了孙策的要求,写了一封亲笔信。在给孙策过目后,孙策命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青州,同时将相关的消息转告田楷,让他做好应变准备,别被袁熙打个措手不及。
  第三天一早,曹昂起程离开平舆,赶回兖州。孙策放下手里的事务,赶到城外,为曹昂送行。
  第1258章 偷鸡不成
  朔风劲吹,寒气逼人,孙策拉紧了大氅,与曹昂并肩而行。
  曹英站在远处的车旁,抹着眼泪。夏侯贞和夏侯宪陪着她。丁夫人姊妹坐在车里,一会儿看看车旁的曹英,一会儿看看远处的孙策与曹昂。
  “他们说什么呢?”丁夫人嘀咕道:“说了半天了,这要是落到有心人的眼里,他以后可洗脱不清了。”
  丁如意露出浅笑。“子修进了豫州的境界,他就洗脱不清了。”
  丁夫人轻声叹息,良久无语。丁如意又道:“不过这也未尝不是好事。袁本初不是可奉之主,子修又离不开兖州人的支持,背主这个恶名担不起。借着为兖州百姓请命的机会脱离袁本初,至少兖州人要见他这个情,将来袁本初来犯,子修不会孤立无援,仓惶而走。”
  丁夫人嘟囔了两句,没有再说什么。虽说她是姊姊,论见识,妹妹显然要略胜一筹。曹昂仁孝,却不傻,他身边还有陈宫那样的智者,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只是孙将军狡诈,子修仁厚,恐怕不是他的对手。我担心子修被他骗了。”
  丁如意忍不住笑了起来。“子修已然弱冠,又征战多年,坐镇一方,你还把他当作孩子么。”她顿了顿,又道:“子修是个聪明人,只是不屑卖弄聪明罢了。”
  “这还用你说?”丁夫人眉宇间露出几分得意,看着远方曹昂的眼睛中掩饰不住的骄傲。丁如意笑着推了她一下,又看看车下自己的几个儿子,尤其是明显壮实了很多的夏侯称,一时走神。夏侯称身体不太好,这次南阳本草堂的祭酒张仲景赶来豫州处理疫情,她们有机会接受张仲景的诊治,张仲景说夏侯称眼前的病倒无大碍,但他有先天隐疾,可能活不到二十岁,要想长寿最好从现在开始修行,以后天补先天。
  如果仅是养生,活神仙于吉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师父。不过于吉天天为人治病,丁如意担心夏侯称被病气感染,病情复发,加上夏侯称这段时间跟着夏侯霸、曹英一起玩,对兵法、武艺非常感兴趣,而且展现出了不弱于夏侯霸的天赋,她觉得也许让夏侯称习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师傅。
  平舆高手很多,不过大多是孙策的部下,她来平舆已经是寄人篱下,她不想再求人。
  或许可以找何顒。何顒剑术不凡,让夏侯称随他学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何顒现在是阶下囚,想拜师可没那么容易,除非再去求袁权,请她向孙策求情。可她已经麻烦袁权太多了,不好意思再开口。
  孙策停住脚步,看看延伸向远向的官道。“此去千里,我就不耽误曹使君了。临别之前,再小人一句。”
  “将军请讲。”
  “如果袁绍来犯,你待如何?”
  曹昂稍作思索。“兖州荒残,室无一月之积,不能再战。”
  “若袁本初一定要战呢?”
  “那我只能举螳螂之臂,当千石之车。不敢有折冲之望,只愿无愧于心。”
  孙策点点头,笑笑。“其实你有更好的办法。”
  曹昂轻叹道:“将军,我知道,兖豫一体,无法分割,若能得将军之助,破袁并非全无可能。只是鄙父子都是袁氏故臣,兖州士族对将军又多有误会,急切之间怕是难以纠合……”
  孙策抬起手。“使君误会了,我不是趁人之危之人。我说的是另外一个办法,让袁绍自己避而远之。”
  曹昂不解地看着孙策。孙策笑了起来。这曹昂真是太耿直了,他不适合这个乱世啊。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袁绍以天下自居,他肯入疫病之乡吗?”
  曹昂愣了片刻,恍然大悟。他拍拍额头,自嘲地笑道:“领教了,领教了。”
  ……
  孙策给曹昂更换了坐骑,又安排沿途供给曹昂等人食宿,让曹昂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三天后,他回到了己氏。稍作停留,又带上亲卫营赶回昌邑。
  看到曹昂安然归来,陈宫、曹仁都松了一口气,连忙询问情况。曹昂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听说孙策不肯给兖州药物,只肯接收兖州难民,陈宫愣了片刻,摇摇头,苦笑无语。孙策这明显是抢人口。兖州人口本来就不如豫州,这些年黄巾几次过境,人口损耗惊人,再被孙策来这么一招,与豫州接壤郡县的普通百姓估计都要跑光了,只剩下有庄园有实力的世家豪强。兖州的疫情是能得到缓解,可没有了人口,兖州从此奄奄一息,再无与孙策较量的实力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而且是一大把米,险些连米缸都被人扛走了。
  可是他又能如何?这些人留在兖州也没用,只会造成更大的恐慌,让他们逃到豫州去,让他们自己找一条活路的同时,至少还能缓解一下兖州的压力。
  “还有一件事。”曹昂咳嗽两声,打断了陈宫的懊丧。
  陈宫还没回过神来,心不正焉地说道:“使君,还有什么事?”
  曹昂凝视着陈宫,陈宫低着头等了半天,没听到曹昂说话,诧异地抬起头,这才意识到曹昂的神情很严肃,连忙坐直了身体。“使君请讲。”
  “袁本初初战不利,被迫和张则讲和,已经结束了幽州的战事,很快就会南下,明年的战事可能会比今年更激烈。兖州夹在中间,无法避免,我们必须有所准备,以免到时候六神无主。”
  陈宫吓了一跳。“袁本初准备南下?他疯了么?使君,这个消息准确吗?”
  “准确,孙将军亲口对我说的。”
  “他对你说这个?”
  “我在平舆三天两夜,先后见过孙将军三次,说了很多,有时间我慢慢和你说。”曹昂摆摆手,示意陈宫不要岔开话题。“公台兄,到了这一步,兖州已经不能依靠任何人,只能自力更生了。要想在这四战之地立足,还有赖公台兄运筹。”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听到曹昂这一句,陈宫有些慌乱,连连点头。
  “还有,徐州牧陶谦病故,他临死之前将徐州一分为二,分投孙袁。我估摸着,袁本初南下之前,青州会先起刀兵。子孝叔,你传令程昱,让他守好边境,与太史慈保持沟通,以免发生误会,兖州要尽可能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避免过早的卷入战事,哪怕是一天也是好的。”
  曹仁连忙应诺,眉头紧锁,也觉得很棘手。毛玠、卫臻等人也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曹昂环顾四周,用手指轻叩案几。“大战将起,望诸君努力,为兖州求一线生机!”
  第1259章 因地制宜
  夜色如水,静静地照在一尘不染的堂前,庭院一角的梅枝横斜,淡淡的香气随风飘荡,若有若无,像一只手,不断拨动陈宫的心弦。
  议事结束,曹昂单独留下陈宫,向他详述这些天在平舆的经历。他在平舆三天两夜,除去到达和离开,真正在平舆的时间只有一天半,但他这一天见了很多人,看了很多事,有很多想法。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在想怎么和陈宫讲自己的感受。
  陈宫一直在听,除了偶尔追问一些细节,他几乎没有说话,既是不想打断曹昂的思路,也是信息量太大,一时来不及反应。等曹昂说完,他又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幽幽地开了口。
  “使君……觉得孙将军之法可依?”
  曹昂想了好一会儿,露出苦涩的笑容。“就算可依,我现在也无法效仿。兖州的平民死的死,逃的逃,现在还能固守乡土的大多是世家、豪强,我要是夺他们的产业,岂不是自寻死路,就算能夺来,又能交给谁?况且兖州四战之战,虎狼环伺,屯田有成也会为人所夺。”
  陈宫悄悄地吐了一口气,打量了曹昂片刻。“使君去一趟平舆,气度越发沉稳了,可喜可贺。孙将军之政也许不错,否则令尊不会在益州推行,但治道因时而异,随地而迁,正如使君所言,益州可行,不代表兖州就可行。其实严格说起来,豫州也不可行,要不然,孙将军也不会打算与使君结盟。”
  “孙讨逆不是这个意思,他没有……”
  陈宫抬起手,示意曹昂不要着急。“他不是不想,而是被使君拒绝了,所以故作大度,不落强人所难的恶名。可是兖豫一体,又岂是一道睢水就能分开的。睢水挡不住袁本初,只有大河才有机会。”陈宫抱着腿,仰望着天空的明月,过了片刻,他轻笑道:“使君,其实你可以厚着脸皮,向他多要一些援助。如果兖州守不住,豫州也很难守住,他只能退守淮水以南,豫州屯田都会成为袁本初的战利品。”
  曹昂有点不好意思。“是啊,我当时也这么想,可是看到豫州那么艰难,他还同意接收兖州百姓,我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他按住陈宫的手。“公台兄,现在不说那些事了,君子宜自强,孙将军能别出蹊径,举新政以自强,难道我们就不能因地自宜,找到能够自立之法?”
  陈宫眼神闪烁,一声轻叹。“兖州自立,何其难也。”
  “是啊,孙将军也这么说。不过我相信以公台兄的智慧,一定有办法。”
  “孙将军?”陈宫转头看着曹昂。“他说什么?”
  曹昂顾左右而言他,闪烁其辞。“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说兖州不比豫州,公台虽然有智,奈何孤掌难鸣,不像他麾下人才济济……”
  “他麾下人才济济,我兖州难道就没有人才?”陈宫不屑一顾,胸中燃起一团熊熊烈火,烧得他亢奋起来,连脸都有些发烫。曹昂不是一个擅长说谎的人,他没说实话。孙策肯定编排了他的不是,曹昂不好意思当面转述,为他遮掩。其实这句话已经透露出了一点意思,无非是说他不能容人。
  没错,辛毗就在孙策麾下,他们之间互相争斗的那点事,孙策肯定都知道了。没有颍川人就不能成事?笑话!我兖州人才不比汝颍人才差,我偏要做出一副成绩来,让孙策看看,让辛毗、郭嘉看看。
  “使君,这两天我走了十几家,又写了几十封书信,小有收获。得知使君仁义,为救兖州百姓不惜以身饲虎,我兖州的仁人志士都非常钦佩,他们愿意支持使君,共守兖州。”
  曹昂低下头,不好意思面对陈宫如火一般热烈的目光。为了激起陈宫的斗志,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辛苦公台兄了。”
  ……
  不出孙策所料,曹昂很快就收到了袁绍的命令。袁绍表示将在年后对豫州作战,要求曹昂集结兖州的人才、物力,做好出征的准备,尤其是粮食。兖州能多征集一石粮,就可以少从冀州运三石粮。
  曹昂和陈宫商量后,拟了一封措词谦卑的回复:首先表明态度,坚决支持袁绍讨伐孙策;其次说明自己的难处,兖州经过多年的兵灾,今年又遭受了大疫,损失严重,秋天几乎颗粒无收,饥荒已经在所难免,尤其是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大量百姓外逃。他希望袁绍能够尽快提供一些粮食和药物,好让他早日恢复元气,协助袁绍作战。
  曹昂回到兖州之后,就和陈宫拟定了相关的计划。一是夸大疫情,虽然大量百姓逃难到豫州后,兖州的疫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但他们却依然严阵以待,大张其鼓的宣传防疫治疫,修改每天的死亡人数,让大疫看起来还有延续的可能。二是与留在原籍的世家豪强商量,统一口径,尤其是不满袁绍见死不救的人,让他们以各种渠道传递大疫还在蔓延的消息。
  为了取得这些世家的支持,曹昂不仅让陈宫出面联络,还拟出了具体的条件。兖州人口剧减,有大量的土地抛荒,曹昂决定将这些土地分给愿意支持他的世家,条件就是这些世家要提供兵力,自备粮草军械,协助他作战。
  为了说服那些世家,陈宫不自觉的把孙策搬了出来。他各家说,孙策在豫州推行新政的基础之一就是驱逐世家,夺取他们的田产,分给失土地的百姓。如果让他控制了兖州,你们都会和豫州的世家一样,任人宰割。就算你们愿意投降袁绍,袁绍麾下已经有汝颍系和冀州系,兖州人很难从中分一杯羹。当务之急,兖州不依附任何一方,割据自保,才是对所有人最有利的选择。兖州人只有抱起团来,拥护曹昂,才有机会与袁绍、孙策讨价还价,保障自己的既有利益。
  在大义与利益面前,在陈宫的威逼利诱下,兖州世家陆续表态,愿意与曹昂共进退。他们不仅出兵出粮,还派出家族中的子弟到刺史府任职,听从曹昂差遣。曹昂言出必践,让功曹毛玠挑选了一批才俊,充实到各县,对治下的各郡县进行清理,逐步驱逐非兖州籍的县令长,县尉、县丞也不例外,换上兖州人,又从麾下将领中挑了一些人到各郡国担任守相。
  一时间,兖州人兴奋莫名,纷纷夸赞曹昂年少有为,尤胜其父,陈宫才智卓绝,堪为良佐,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各家争先恐后地向曹昂示诚,出钱出粮,曹昂没花一个钱,就集结起三万大军,还筹集到了一笔物资,解了燃眉之急。
  正是有了这样的实力,曹昂才有底气回复袁绍,看似谦卑,实则婉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