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迎难而上

  布兰王国不宣而战,对波沙湾战场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
  丁镇南收到消息的时候,之前在东陆心海,也就是塞浦路斯附近海域活动的2支航母战斗群都已经转向前往亚历山大港。虽然按照总参谋部的调整,这2支航母战斗群将留在东陆心海,确保从亚历山大港到墨海,准确说是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航线畅通无阻,以便继续通过海运向枷锁陆桥,新罗西斯克运送物资。但是以当前局面,这2支航母战斗群肯定无法继续执行轰炸伊拉克的作战任务了。
  一下子少了2支航母战斗群,绝不是小事。
  就算总参谋部已经做出保证,会在近期向穆阿海增派1支航母战斗群,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不要忘了,空军正在把重心转往西北战区。
  这仗还能打吗?
  或者说还能按照计划进行吗?
  丁镇南直接去找到了施授良。
  “总参谋部已经做出了调整,将在近期把第五陆战师派过来。只不过,我们现在能够依靠的也就是手里的这点兵力。”施授良早就料到丁镇南要来找他,也早就做好准备。“作战行动依然按计划进行,只是不再对伤亡与消耗做强行要求,按照大规模战争,也就是全球大战的模式打。”
  “可……”
  施授良先压了下手,在丁镇南闭上嘴之后,接着说道:“布兰王国已经向我们宣战,纽兰共和国迟早会向我们动手,全球大战已经爆发了。按照上面的判断,我们恐怕只有半年的时间。”
  丁镇南长出了口气,随后才点了点头。
  “几个小时后,论议两院将通过由首辅提交的战争授权法案,随后将正式展开全面战争动员。只不过,完成动员还需要一些时间。按照上面的意思,我们的任务是在完成动员前结束这边的战斗。”
  “结束!?”丁镇南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那表情是万分的震惊。
  施授良很平静,点点头之后,说道:“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几个月之后,就要在南方次大陆开片了。”
  听到这句话后,丁镇南又一屁股坐了下来,不过随后就恢复正常神色。
  显然,这根本就不值得奇怪。
  “有什么需要,现在提出来,我好向上面反映。”
  “陆军的两个师都得留下来,此外得保证后勤供应充足到位。要可以的话,还需要让盟友的作战部队部署到位。”
  “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高巨王国的装甲旅在本周就能部署到位。至于巴铁的部队,暂时不要指望了。要是真在南方次大陆开片,巴铁能够顶住梵罗大军的进攻,并坚持到我们的援军到达,就已经是万幸了。”
  “还需要一周时间完成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丁镇南并没有纠缠巴铁的事,毕竟实际情况摆在那。
  南方次大陆的战火,必然是以梵罗国向巴铁开战的方式点燃。
  以巴铁的那点军事力量,能够坚守几个月就是奇迹,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肯定不会出兵波沙湾。
  施授良点头答应了下来,而丁镇南也没再多说。
  其实,丁镇南知道,施授良只是在执行上面下达的命令,而且当前的局面不受个人意志影响。
  全球大战已经爆发,或者说正在爆发的过程中。
  在历史洪流的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得完全可以忽略的存在。
  “还有一件事,”在丁镇南走到门口的时候,施授良才说道:“这边的仗打完了,我会返回西北战区担任司令官,到时候需要一个年轻有为的参谋长。以你的表现,这个位置肯定是非你莫属。”
  丁镇南先一愣,不过随后就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司令官办公室。
  施授良特别说这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丁镇南也很清楚,要是没能打好这场仗,那只是空谈。
  这仗,好打吗?
  如果按照最初计划进行,确实没什么难度可言。
  可惜,那已经不可能了!
  一周之后就要发动地面战争。
  到时,有多少兵力?
  帝国陆军的2个装甲师,2个陆战队的加强装甲营,1个高巨陆军装甲旅,最多还加上沙乌地等国的几个师旅。
  当然,在前方冲锋陷阵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2个师、1个旅与2个营。
  这些部队的总兵力,最多就5万。
  对面,那可是百万大军!
  虽然伊拉克陆军的常备兵力只有20多万,即便算上共和国卫队,也只有40万,但是伊拉克已经完成战争动员,大约60万预备役部队都已经组建成军,还动员了跟预备役相当规模的民兵。
  即便不算民兵,伊拉克陆军也有22个师与18个独立旅,总兵力在80万左右。
  当然,伊拉克军队不会把兵力全都集中部署在南面,肯定得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卫首都巴格达,以及北面的石油重镇基尔库克。
  在理论上,伊拉克陆军最多能把一半的兵力部署在南面。
  这意味着要面对40万大军,而且肯定是伊拉克陆军的精锐部队。
  更加要命的是,联合部队的优势,也就是空中力量,被抽走了很大一部分,空中支援的力度肯定大不如前。
  前面就已提到,海军已经调走2支航母战斗群。
  哪怕几天后会增派1支过来,也只是聊胜于无。
  道理也很简单,增派过来的航母战斗群就只能部署在穆阿海,无法进驻波沙湾,舰载机的出击半径超过了800千米,作战效率肯定是非常低下,而且在穆阿海的北部海域,最多也就只能部署2支航母战斗群。同时部署3支航母战斗群,会因为过于拥挤,舰队无法展开导致战斗力受限。
  要说的话,这也是首先得解决的问题。
  丁镇南做的第一个安排,就是联系海军司令部,询问能不能让舰载航空兵上岸,也就是部署在陆地机场上。
  当然,要部署的不止是增派的航母战斗群搭载的舰载航空兵联队。
  帝国海军拥有15支航母战斗群,却有16支舰载航空兵联队,不过其中的第16联队为训练性质。
  其实,这个编制规模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
  因为任何时候,在15支航母战斗群当中,最多只有12支处于部署与训练状态,也就是随时都有3艘航母在进行维护与检修,所以理论上,只需要12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就能够满足日常部署需要。
  正是如此,在过去十几年里,论议两院一直在设法让海军削减3支舰载航空兵联队。
  所幸的是,在周涌涛住进了首辅官邸之后,相关的提案全都烟消云散。
  在现实中,处于部署状态下的舰载航空兵联队肯定不会超过9支,即在和平时期最多只有9支航母战斗群处于部署状态,除掉进行维护的3艘航母之外,另外3艘航母会在港口里休整。
  换句话说,随时有6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处于休整与训练状态。
  这可是差不多600架舰载机!
  在这里面,只是战斗机与攻击机就有400多架。
  这是什么概念?
  之前,空军部署在波沙湾地区的战术飞机,总共都还不到400架。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把海军的这几支“赋闲”状态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动员起来,就能填补空中力量的漏洞。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至于有可能遭受的,或者说是必然遭受的作战损失,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帝国即将进入战争状态,而补充损失的作战飞机显然比建造战舰容易得多,而且海军同样得扩充兵力。
  再说,海军也希望以战代练,通过实战来提高战备水平。
  这样一来,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派舰载航空兵参战呢?
  很快,丁镇南就收到了海军司令部的肯定答复。
  一周之内,除了增派1支航母战斗群之外,帝国海军会向波沙湾地区增派3个处于训练状态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准确说是其中的作战飞机。因为暂时不存在相关任务需求,支援飞机都留在帝国本土。
  只要需要,能够在此后任何时候,用一周的时间增派3到5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把作战飞机增加到500架左右。在完成了战争动员后,甚至能够进一步扩大部署规模,投入近千架作战飞机。
  不过,显然等不到帝国海军完成战争动员的那一天。
  如果放开手脚,特别是不再强调控制伤亡,海军提供的500架作战飞机就足够支援地面部队完成进攻行动。
  丁镇南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让陆航保证不会削弱部署在波沙湾的兵力。
  虽然这是陆军内部事务,但是结果却有点出人预料。
  在丁镇南挑明立场,也就是陆航的投入关系到整个战局之后,陆航司令部才勉强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过,有一个前提条件。
  陆航会对部署做出调整,主要让几支原本就属于西北战区的部队返回,然后派其他部队前来替换。
  言外之意,陆航只能保证投入的兵力不会减少。
  至于作战部队的战斗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这是丁镇南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
  按照陆航司令部反馈的信息,西北战区那边的情况非常凶险,之前投入的很多作战部队都已全军覆没。
  在第一道防线已经崩溃,第二道防线未必守得住的情况之下,陆航肯定得加大在西北战区的投入。
  不然,恐怕连第三道防线都会被敌人突破。
  关键就是,不但要投入作战部队,还必须投入精锐部队。
  西北战区太过广袤,给后勤保障造成了极为巨大的负担,因此部队的作战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价值。
  显然,只有精锐部队才能达到足够的作战效率。
  相对而言,波沙湾这边的后勤保障主要靠海运,部队驻扎在邻海地区,后勤保障的负担要低得多。
  哪怕作战效率低点,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至于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基本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
  按照空军司令部给出的答复,除对付“飞毛腿”导弹发射车的“战-16A”机群,还有执行重点轰炸任务的1个“攻-11”中队外,其他的作战部队都将陆续转往西北战场,只不过会留下大部分支援飞机。
  不是说支援飞机不重要,而是在西北战场上暂时用不着。
  在需要的时候,同样会调走。
  至于发动地面战争必须的“攻-9”专用攻击机,一架都没有!
  为此,空军司令部也给出了明确说法。
  相对而言,西北战区那边对攻击机的需求更加明显,而在波沙湾这边,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与海军的攻击机也能应付。
  何况,还能抽调陆战队的武装直升机。
  其实,这也是丁镇南想到的办法。
  陆战队有自己的航空兵,规模还不小,主力是数百架“直-7”系列武装直升机,而且其中最新式的“直-7W”就有100多架。
  关键还有,“直-7W”其实是标准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与之前的型号相比,“直-7W”配备了2台发动机,起飞重量提高了接近一倍,也由此安装了更加厚实的装甲,能够携带像“连弩”这类的重型反坦克导弹,还换上了30毫米机关炮。
  论战斗力,“直-7W”不比“直-10A”差多少。
  要说差别,主要也就是电子设备,即在战场环境较复杂的情况下,“直-10A”的作战能力明显强得多。
  所幸的是,波沙湾这边的战场环境算不上复杂。
  严格说来,还算得上是非常理想。
  此外就是,陆战队并没有参与西北战区的作战行动。
  虽然在短时间之内,无法让陆战队增派更多的地面部队,比如第五陆战师,但是投入更多航空兵,问题还不是很大。
  道理也很简单,陆战队的那些直升机,完全可以用航母运载!
  类似行动,帝国海军又不是没有干过。
  几年之前,在平定斯里兰卡的叛乱时,帝国海军就用大型航母搭载直升机,执行了一次低强度的低空突击任务。
  其实,也就只用了一天时间,丁镇南就搞定了这些事情。
  剩下的就是战术安排了。
  这是最让丁镇南头痛的地方。
  说得直接一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丁镇南再厉害,手里的兵力不足,也变不出多少花样来。
  只有5万地面部队,总共不到20个营的突击力量,要在3个月之内击败数十万伊拉克军队,并且攻占巴格达。
  要说,没有人敢为此打保票!
  可是,又能怎么样?
  丁镇南很清楚,施授良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不止因为信任他,更加是在考验他。
  用施授良的话来说,参谋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参谋,绝对不是好参谋。
  不管怎样,丁镇南还有一周时间。
  西北战区那边,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