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出使

  农历八月初的敦煌秋意已浓,位于敦煌城西南约一百五十里外的阳关,附近有一条河,名曰西土沟河,乃方圆百里之内唯一的水源,这个时节,河畔的衰草已经泛黄,河水深不及脚踝。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乃大汉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及中亚地区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
  所谓的“凭水为隘,据川当险”,其实一点也不险,而且阳关的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实无险可言,大汉朝之所以在这里修建关城,最主要的原因是靠近水源。
  在茫茫的沙漠之中,水无疑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南来北往的商旅,抑或是东奔西走的军队,都必须经过这里补充水源,所以大汉便在此修筑了关城。
  这就是“凭水为隘,据川当险”的意思,另,由于阳关城位于玉门关南边,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名之曰:阳关。
  汉唐之后,随着丝绸之路日渐衰落,商旅越来越少,到了宋朝的时候,阳关古城便彻底废弃了,只余残桓断璧,等到了明朝,就连残桓断壁也不复存在了,全部埋葬在风沙之下,只剩下一座烽燧孤零零地矗立在沙丘上,四周风沙漠漠,漫无边际。
  自从谢三枪从吐鲁番人手里夺下了阳关后,如今已经对营地进行了简单的改造,还在营地外建起了一座凉亭,供路人休憩之用。
  此刻的凉亭中檀香袅袅,徐晋和黄大灿两人对席而坐,薛冰馨玉手执壶,分别为两人满上了一杯践行酒,今日,是黄大灿出使叶尔羌的日子。
  “渭城朝雨泣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阵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波斯美女叶娜怀抱琵琶,一边铮铮地弹奏着,一边以略带异域的腔调演唱着唐朝边塞诗人王维的《渭城曲》。
  叶娜的唱腔与翘儿相比,差上不止一筹,但这异域腔调听着也让人耳目为之一新,黄大灿便听得入了神,情不自禁地随着旋律摇头晃脑。
  叶娜一曲唱罢,划圆归心,正襟危坐,姿态之优美,让人赏心悦目,徐晋和黄大灿二人不约而同地鼓掌喝彩。
  “奴家献丑了,但愿陋弦残音没有污了两位大人的清听。”叶娜抱着琵琶站起来笑盈盈地道。
  黄大灿连忙道:“叶娜姑娘过谦了,此番神曲仙音,简直是……余音余梁,三月不绝啊。”
  “噗嗤,黄大人谬赞了,哪有如此夸张,跟王大家比起来,奴家还差得远呢!”叶娜笑吟吟地瞥了徐晋一眼。
  徐晋立即感到馨儿那双明澈如冷泉的目光朝自己盯来,不由心虚地轻咳了一声:“叶娜姑娘太过谦了,少云兄,此番出使叶尔羌道阻且艰,这杯祝你一切顺利。”
  徐晋说着举起了酒杯,黄大灿也连忙举杯,两人对饮了一杯。
  叶娜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笑道:“奴家也敬靖国公爷一杯,感谢国公爷这段时间的照顾,实在无以为报,此番前往叶尔羌,奴家定然尽心尽力为国公爷寻觅王大家的芳踪。”
  徐晋只觉馨儿的眼神温度又降了几分,不禁哭笑不得,硬着头皮道:“有劳叶娜姑娘了。”
  叶娜仰首把酒一饮而尽,心里颇有些报复的快意。
  话说叶娜现在的目标虽然变成了黄大灿,但她也是有心气的女子,被徐晋那样“无视”,内心多少有点不甘,此时便趁机摆上徐晋一道,出口闷气。
  老实人黄大灿显然察觉到气氛不对,连忙站起来替徐晋解围道:“子谦兄,时辰不早了,下官也该出发了。”
  徐晋闻言站了起来,与黄大灿并肩走出了凉亭,早就侯在外面的亲兵连忙围了上来,谢擎和谢一刀父子一言不发地紧跟在身后。
  凉亭下面不远就是西土沟河了,此刻河边正侯着一支商队,约莫有两三百人之多,马匹和骆驼混杂,载满了各色各样的货物,驼铃在漠风中叮铃铃地作响。
  那些商贩已经在河边等了半个时辰了,见到徐晋和黄大灿出现,都纷纷抬头望来,神色紧张中带着一丝兴奋,终于要出发了,而且还是靖国公亲自送行,此番前往叶尔羌,即使是赔本也够吹一辈子了,但愿一切顺利吧。
  “参见靖国公!”
  “草民给靖国公叩头了!”
  “国公爷万福金安!”
  徐晋把黄大灿送到河边,一众商贾激动得纷纷跪倒叩头请安。这也难怪,在这些地位低微的商贾眼中,肃州卫指挥使伍常威已经高不可攀了,更何况是威震大江南北的靖国公。
  徐晋微笑着拱手道:“各位老板免礼,本国公在此祝大家此行平安顺利,人人得发大财!”
  “承国公爷吉言!”
  “国公爷开金口,大吉大利,大富大贵!”
  见到靖国公如此平易近人,一众商贩更是群情兴奋,幸好现在不流行索要签名,要不然此刻靖大国公的手都停不下来了。
  李大仁混在商贩之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为免暴露,还是跪下给徐晋叩了头,一边叩头一边问候徐晋的祖宗。当徐晋从身边经过时,李大仁差点便忍不住想跳起来拧断前者的脖子,但当他看到徐晋身边太阳穴高高鼓起的谢擎和谢一刀二人,这货立即便打了退堂鼓,甚至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话说李福达的三个儿子当中,武艺最高的要数次子李大义,其次是三子李大礼,长子李大仁反而是最弱的,无论是薛冰馨,还是谢擎父子,都能完虐他!
  李大仁的武艺不算拔尖,但眼光还是相当毒辣的,一眼便瞧出谢擎父子是自己招惹不起的高手,立即便打消了刺杀的念头。
  “子谦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到此为止吧!”黄大灿行至商队的前面便停下脚步拱手道。
  徐晋点了点头叮嘱道:“少云兄到了叶尔羌,一切可便宜行事,保重!”
  “但愿有朝一日能与子谦兄在阳关城中痛饮一席!”黄大灿意气风发道。
  徐晋一指高处那座孤零零的烽燧,微笑道:“阳关古城因丝路而兴,待我大明恢复汉唐盛世之日,新的阳关城必然也会拔地而起,预祝少云兄此行马到功成。”
  “承子谦兄吉言,去也!”黄大灿说完翻身上马,率着商队浩浩荡荡往西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