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宠(二更)

  康熙走了进来, 先陪着太后闲聊了几句,而后转头看了一眼, 见几乎所有儿子都已到齐, 不由笑道:“今儿的人倒是来得齐全。”
  除了身子不好的十一,功课繁重的十四和十五,其他的皇子们几乎都到了。
  倒是老大, 近来没什么差事, 依然没有过来……
  康熙正想着,就见直郡王从殿外阔步走了进来。
  直郡王和殷陶交往不多, 想着入宫一趟也实在麻烦, 原来是不想过来的。
  可就在今儿清晨, 福晋对他提醒道:“你不是应了额娘要拉拢一下十二吗?怎么他的生辰宴你都不去?”
  直郡王想起了这茬儿, 于是便带了礼物来了宁寿宫中。
  看到如今殿内兄弟们这般的全, 就连皇阿玛和太子也在, 直郡王在心底暗暗感叹,果然这次还是来对了。
  直郡王落座后,只听康熙对着太子和颜悦色道:“昨儿接了浙江巡抚上的折子, 说是这次赈灾银钱方面把关得极好, 调配也十分得当, 省了将近三成的银子, 这也是你的功劳。”
  太子起身道:“都是四弟费心不少, 儿臣不敢贪功。”
  “快坐着罢。”康熙对着太子挥了挥手, 道, “朕看今儿席上也有盐水鸭,记得当年第一次带你下江南时,你说金陵的盐水鸭比宫里头更是正宗适口一些, 朕还专门从江南带了厨子回来送到毓庆宫去伺候。”
  到底是自己当爹又当妈一手带大的孩子, 回忆起太子小时候的事情,康熙越说越是上了感情:“朕还记得,你口味素来清淡,正巧今儿晨起朕吃着御膳房送来的那几道苏菜不错,梁九功,记得晚膳再叫做一份给太子送去。”
  梁九功立时应了下来。
  看着康熙对太子如此上心的样子,三爷又给自己定了定神:还是要跟着太子才能走得更长远一些。
  四爷坐在下头眼观鼻鼻观心,脸上神色不见变化,似乎早就知道康熙舍不了这个太子。
  八爷则是转头看向了殷陶。
  这明明是太后帮十二弟准备的生辰宴,却被太子生生夺走了关注,不知十二心中是何滋味,对太子有没有怀恨在心。
  殷陶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康熙和太子,看得津津有味。
  真没想到,这场风波到了最后,竟然还是康熙先低头了。
  难怪历史上都说,康熙对胤礽这个太子与旁的皇子不同,果然是爱得深沉。
  没看到殷陶落寞的神情,八爷有些失望。
  其实在他心底隐秘的角落里,实在是有些嫉妒十二弟。
  明明他如此小心翼翼地对待所有兄弟,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却除了老九老十外没什么人跟他好。
  十二弟不喜欢奉承讨巧,什么都按着自己性子来,却收获了大家喜欢。
  就连一直追随他的老十,心里没准儿也是更看中十二弟一些。
  直到此刻,康熙的目光自始至终都在太子身上,再没有旁人。
  康熙重视直郡王这个长子,平常这种时候也都会注意到他,多数会打趣上几句,但这次却全然没有对他关注什么。
  直郡王低头用了半杯桂花酿。
  皇阿玛既然想要跟太子破冰,第一要务便是要跟他保持距离。
  直郡王也是在此时才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若是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皇阿玛想要跟太子排除障碍修复关系……恐怕第一个牺牲的就是他。
  看着大家都在,康熙不由想起了自己幼年时候,孝庄太后给曾给他在慈宁宫做过生日,当时也是两个哥哥和堂兄弟们都来给自己庆生。
  当年他也像小十二一样,最是招慈宁宫长辈们和皇父、母后的喜欢,尤其是太皇太后,说是把他捧在手心里头也不为过。
  小十二这点真是像极了他。
  说起来,这孩子是苏麻喇姑带大的,这点也跟他一样,幼年他住在慈宁宫的时间不少,也都是苏姑姑对他教导得多。
  想到这里,康熙转头对梁九功道:“将康熙五年皇祖母赏的那方木根雕老子骑牛取来,赏了十二阿哥。”
  众人一听这话皆是诧异。
  听说这木雕原是太皇太后赏下来的,皇上很是宝贝,其中一个在康熙二十七年时候,太子生辰那日,康熙赏给了他。
  如今另一方木雕竟然赏给了十二,难道在康熙心里,十二阿哥竟然跟太子一个地位了吗?
  八爷蹙眉,皇阿玛最近的行为实在有些令人捉摸不定,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 =
  转眼间便到了康熙三十八年的新年。
  一连几天的大宴,宫里头的御厨也忙得够呛。
  他们不求在这种大日子多么出彩得主子嘉奖,但求不要出什么事故惹祸上身。
  初十那日,康熙在宴席上宣布,自己有了要去南巡的打算,初定就在二月启程,五月回京。
  一时之间,几个在下面坐着的成年皇子脸色都有了一番变化。
  康熙南巡次数不多,算上这回儿统共也才只有三次,不比每年都要去的塞外,众皇子跟着去的机会不少。
  江南可是个风景如画的好地方,这次康熙计划从二月里出行到五月,如果获准随驾,那么可以整整三个月跟着皇父鞍前马后,大大在康熙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有想法想上进的皇子愿意随驾,大多是想要多在康熙面前刷刷脸。而那些没什么想法的皇子也愿意去苏杭一带,去感受一下江南风光吃吃逛逛,故而跟着康熙南巡的机会几乎人人都想争取。
  因为康熙迟迟没有公布伴驾名单的缘故,阿哥所里,十一和十三为了这事甚至开始变得有些焦虑。
  新年这段时间里,殷陶一连用了十几日牌子菜,味觉上实在感觉有些疲劳。
  上元节这日,也是年假的最后一天,殷陶起了个大早,去到太后那里请安顺便蹭点小炒。
  太后那里的饭食一向不错,尤其到了孩子们过来时候,太后还会令小厨房多加几个菜来。
  用完早膳后,太后又叫烤了红薯、山药和芋头,和殷陶、苏麻喇姑围着暖炉蘸白糖来吃,配着热牛乳吃得人心里头暖融融的。
  太后吃着烤芋头感叹道:“我记得,胤礽小时候也喜欢吃这个,那时才不过七八岁的年纪,有一次皇帝带着他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太子自个儿坐在那里能用一碟子芋头呢。”
  说到这里,太后眼中露出了类似惋惜的神情,转头对殷陶道:“你跟太子一向要好,从前你住在宁寿宫时候,他也时常送东西过来给你的,正好今儿咱们这里芋头烤了不少,你给他送点儿去吧。”
  殷陶起身应了,叫萧玉提了食盒前往毓庆宫。
  太子见到殷陶十分高兴,听说是太后叫他过来送芋头的,便叫了他坐下来一起用些。
  侍膳太监给太子剥好芋头后,就拿银筷搁在了太子跟前。
  殷陶说是拿芋头蘸着白糖好吃,太子便也要了白糖配着芋头来吃。
  用了两个芋头后,太子便停下了筷子,对着殷陶问道:“皇阿玛已经定好了,二月初三就启程南巡,十二弟是更想跟着圣驾南下,还是留京读书?”
  自从那日十二弟生辰那天后,皇阿玛和他又恢复了从前一般的关系,甚至比年初时候更是好了一些。
  他得到消息原比众人更早一些。
  除夕那日,皇阿玛就召见了他,说了自己想要南巡的打算。并提前告知了他,这次南巡时间不短,必得派一个自己最信任的皇子监国,他这个太子仍然是监国的不二人选,等到年后就对宗亲和大臣们宣布此事。
  太子起身谢恩,却被康熙叫了免礼。
  康熙对着他笑了笑:“朕知道你喜欢老四多一些,朕已经想好了,这次南巡,朕把他留下他辅佐你监国。老八年纪还小,应该跟着出去长长见识,就不留他了,你和老四两个人在京中辛苦些罢。”
  康熙又把名单给他看了,太子一看,果然伴驾名单上没有老四,却有老八。
  老八怎么说也算是直郡王的人,皇阿玛这么做,也可以说是对他这个太子的一种示好。
  那日在新年宴上,殷陶听说康熙又要去南巡,而且待到五月才会回来。
  他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在康熙一朝做臣子倒也不错,皇帝天天不在家,不用上朝,又能愉快地摸会儿鱼了。
  想起太子还等着他的答案,殷陶点头应道:“臣弟看到过书中说江南风景极好,心中很是向往,自是想去的。”
  只要能出门,去哪里也好,总比成日里在宫中待着强一些。
  太子道:“这次南巡,皇阿玛打算奉皇祖母一同前去,就是为着照顾皇祖母,想必也不会落下你和老五的。前儿我看皇阿玛手上的草拟名单当中,你也是在伴驾名单上。你自己最近小心一些,不要出什么状况,想来跟着去南巡是不成问题的。”
  殷陶点头,觉得太子应该不过白嘱咐一句,皇子们见了康熙个个跟鹌鹑似的,谁还能作大了把名额弄掉不成?
  结果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年轻,又过了几日,殷陶才从五爷口中得知,九爷就生生地把伴驾名额给作没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