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泰山封禅
开春之后,长安城的天气渐渐的暖和起来。
长安城外踏青的人开始增多,长安城内外也热闹非凡了许多。
唐煜待在皇宫里面,处理朝政,偶尔也会和苏蓉到处走走,日子就这也过着,可能是以前到处奔波,现如今,他倒也能够享受这样的平静和悠闲。
当然,平静是有一点的,悠闲的话就少了一些,毕竟朝堂上那么多事情,那一个都是少不得他的。
还能有时间配苏蓉他们到处走走,在唐煜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就在整个唐国都表现的一片安详的时候,几封急报突然传如到了长安城内。
这天早朝,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不少地方传来急报,说一些地方有不少百姓落草为寇,到处作恶,经常扰乱那些安分的百姓。”
听到这个,唐煜眼眸微凝,如今的唐国很强大,地域也很大,如此一来的话,一些地方不和谐,也是正常的,毕竟不可能唐国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安好的。
这不现实,古往今来,再清明的朝代,也有一些地方是有恶人的。
如今的唐国刚刚完成一统,各个地方的其他国家的遗民还有很多,如此一些遗民不甘心被唐国统治,进而跳出来谋反,也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唐煜还是震惊了一下。
“竟然有人胆敢谋反,他们好大的胆子啊,命令各地官员,给朕镇压他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形成气候。”
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贼窝,会慢慢发展壮大,最后成为一个威胁国家的组织。
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在他们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彻底的将他们给剿灭了。
唐煜这样吩咐下去后,很快就有一些武将领命。不过这个时候,徐茂公却是站了出来:“圣上,各地发生一些叛乱,的确应该用兵马去围剿,但臣以为,只是围剿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用其他一些东西,来让个
地方的遗民知道,圣上坐到如今这个位置上,是受命于天的,只有如此,他们才会渐渐熄灭一些想要暴乱的念头。”
唐国经过几年的时间,以吹古拉朽的手段,灭了华夏大地上的其他国家,建成了统一的唐国。、
各地方的其他国家的遗民,虽然很多人都接受到了唐国的福利恩泽,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有,所以仍旧会有一些人做出一些想要复国的行动来。
他们的行动,有时候看起来很可笑,但他们却又偏偏是自以为是的,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问题。
他们一直都觉得,他们有这个能力去复国。
徐茂公的这个提议,多少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唐煜听完之后,问道:“那徐爱卿觉得,朕该怎么做,才能够让他们取消谋反的念头?”
徐茂公道:“简单,圣上可以泰山封禅,只要泰山封禅之后,天下百姓,自然认圣上为天下共主。”
听到泰山封禅这个词的时候,唐煜浑身一震,这个词在他之前的那个时空里,可是只有几个天子才做过的,如果能够泰山封禅,那的确是可以让自己的威严加之四方的。
不过,唐煜并没有立马同意下来,而是望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徐茂公之言,可有道理啊?”
唐煜询问过后,朝中立马就有人站了出来。
“圣上,臣觉得徐大人说的很有道理啊,圣上如今一统了天下,您的功绩无人能比,如此的话,泰山封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啊。”
“不错,圣上文治武功,无人能比,泰山封禅,理所应当,臣请圣上,泰山封禅。”
“臣请圣上,泰山封禅。”
“臣请圣上,泰山封禅。”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上,跟着附和的官员一片接着一片,没有办法,唐煜泰山封禅是一件对天子来说最大的事情,天底下就没有谁不想泰山封禅,如此,取悦天子最好的
机会,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放弃呢?
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的说着,唐煜看到这种情况,自然也是满心欢喜。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魏征却是站了出来,道:“圣上,臣反对。”
魏征跳出来反对,整个大殿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唐煜看着魏征,不由得想要苦笑,怎么这个魏征,老师唱反调,不过就是泰山封禅而已,他还反对什么啊?
“魏爱卿,你为何反对啊?”不过,虽然心里不爽,唐煜还是强压了心头的怒意,进而询问。魏征道:“圣上的功绩,泰山封禅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臣也赞成圣上泰山封禅,但臣不同意的是现在泰山封禅,虽说有镇压一些地方各国遗民蠢蠢欲动之心的目的,但我唐国刚经历过几场大战,户部的钱粮什么的都不算很多,泰山封禅又十分的耗费钱财,我唐国现如今还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本啊,所以臣以为,圣上应该推迟两年时间,
等我唐国各方面都发展起来了,百姓安居乐业了,户部的钱粮丰富了,那个时候再泰山封禅,便算是极为妥当的了。”魏征并没有毫无道理的反对,相反,他说的还很有道理,泰山封禅的确对于天子来说是无上的荣耀,但这样的盛事,是绝对节俭不得的,不然弄的寒酸了,何来天下富裕
这一说,而达不到这一点,又有什么资格去泰山封禅?
户部的钱粮的确是有点短缺的,一趟泰山封禅下来,恐怕不知道要劳民伤财多少。
而唐国如今,还支撑不了这么大的开支。不可否认,唐国这几年在钱粮等方面,跟他们灭掉的国家比,肯定是要强很多的,但打仗就算你打赢了,消耗的钱粮也是极其的恐怖的,没有几年,是根本恢复不过来的
,不打仗,钱粮的消耗就要低一些,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肯定都会富裕许多。
如此的话,泰山封禅也就不会落得一个劳民伤财的名声了。魏征说的不错,但朝中的人,并不觉得就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