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如果孙校长愿意,我们奉贤二很乐意接收这名同学,二一定会让最好的老师给她开小灶,让她高考时能冲击理科省状元!”
  第333章 摘果子(4更)
  孙校长心脏病都快犯了。
  县一给了夏晓兰极大的自由度,培养出这个能在预考拿下奉贤理科第一的好果子,孙校长觉得自己对夏晓兰的各种优待偏心都有了回报。他就等着这颗长在枝头最高处的果子在高考时瓜熟蒂落,却不想自家果子外表太红灿灿,奉贤二那个臭不要脸的老狗居然要来截胡!
  呸,开啥小灶,晓兰同学需要你找人开小灶?
  让孙校长胆颤心惊的是,教育局的领导对奉贤二校长的提议竟有点动心。
  “冲击省理科状元”,对市教育局的领导来说也是一种政绩。豫南省是高考大省,人口多,考生也多,要不怎会在高考前设置“预考”。现在高考用的是全国卷,全国考生用的都是同一套卷子,总分690分,别的省理科状元能考600分,豫南省才580分的话,省教育厅也没觉得没面子。
  这种荣耀是要争一争的,县教育局想拿市状元,市教育局想拿省状元,省教育厅自然想拿全国状元。
  孙校长当场断然拒绝这样摘果子的不合理要求,奉贤二那条老狗却笑呵呵的:
  “争取下学生的意见嘛,万一学生自己乐意呢?”
  胡说八道,晓兰同学才不会离开县一!
  孙校长没把这句话喷出去,因为他也有点心虚。人往高处走,万一夏晓兰真的觉得奉贤二的教学质量更好……不,孙校长不能接受这种结果。
  夏晓兰也觉得奇怪,孙校长刚才不是挺高兴的吗,瞬间咋又忧伤了?
  化人忧伤是很蛋疼的,他们多愁善感,到底为啥忧伤也不知道,夏晓兰就听见孙校长语气低落:
  “你在学校多呆会儿,有人想见你。”
  多呆会儿的要求是能同意的,夏晓兰还想问问赵刚的事,当着许多人也不能说。等孙校长一走,各科老师轮流亲切表扬了夏晓兰,英语老师已经视夏晓兰为他亲传弟子,夏晓兰又考满分了……等老师们依依不舍走了,总算轮到三班的学生们。
  “晓兰,你把咱年级以前的第一名压了快40分。”
  “晓兰,你上次给我讲的那道题,这次恰好就考到了!“
  “晓兰同学……”
  得,一群学生都快把夏晓兰给神话了。她是真的不会猜题,一道题相同完全是巧合。
  面对热情的同学们,夏晓兰能咋办?
  午一起吃饭呗!
  黄嫂快餐就是夏晓兰和一同学的聚餐食堂,黄嫂已经把原本张记的铺子盘了下来,现在还没开业,不过装修不变,只需要添置各种家什,其实只需要几天功夫。这店面其实就是孙校长的关系,夏晓兰没有替黄嫂说过好话,黄嫂自己做生意在一师生们心很有口碑,孙校长觉得让黄嫂扩张下生意也不错。
  这是口碑的力量,黄嫂老老实实做生意有了回报。
  她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就能从路边面摊走到今天。瞧见夏晓兰带了一群人来,黄嫂表情也很激动:“你们可考的太好了。”
  学生们都笑起来。
  能跟着夏晓兰出来的,或者还有心情在黄嫂快餐吃饭的,一定是通过了预考的。
  通过了再去看预考,好像真的没啥难度,一共有690分的总分,考280分都达不到?那这些年的书可能都白念了,现在已经不是77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了,那两年全国的考生丢了书本十来年,大家水平都低,录取分数线也低。
  要在84年参加高考的,备考时间很充裕,就算不同的高师资教学水平不同,你说自己认真学习几年,总分连280分都没有?那恐怕是假装认真。
  也有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太笨,脑子不开窍的,那真是没办法,可能就是不适合念书。
  黄嫂要给大家免单,学生们还不肯呢:
  “这顿我们请市状元吃!”
  “没错,市状元!”
  其他客人诧异的看过来,黄嫂觉得骄傲,指着夏晓兰说:“看见没,预考市里第一,别说安庆,整个奉贤就她最厉害!”
  那是很厉害啊。
  县里人比农村人有见识,“预考”他们是知道的,学生娃叫这个是小高考。
  虽然还不是真正的高考,整个市考第一,也真是很了不起的。夏晓兰不仅是个女生,还长得那么漂亮,这些都和“全市第一”这词给人的印象不同。原来成绩好的,不一定都是书呆子。
  夏晓兰自己都不好意思,才预考啊,算啥市状元。
  她想谦虚两句吧,其他同学根本不同意,夏晓兰只能接受这个称号——她自然也是高兴的,知识是她上辈子累积,这辈子又温故知新的。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成绩一次比一次好,都是夏晓兰自己努力来的。别管去羊城进货,还是去京城,她啥时候把高课本丢下过?
  每一分,都是夏晓兰自己的努力,她拿的是问心无愧。
  高兴是因为付出得到了回报,从预考成绩好看,肯定会比上辈子高考的结果好。
  “晓兰,你想报哪所大学?”
  等没人的时候,陈庆终于忍不住询问。
  夏晓兰也不和对方说虚话,“华清大学,我想考华清大学。”
  陈庆当时就傻了。
  华清和京大,是国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两所大学。
  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如果是华清和京大的学生,倒真不辜负这个称呼,反正恢复高考后,安庆县就没有一个人考上过这两所学校。
  夏晓兰志存高远,陈庆是震惊的。
  震惊过后,好像又是理所当然。如果夏晓兰预考是465分,在还有不到两个月就高考的今天,她说自己的目标是华清大学,那有点痴人说梦。但预考565分,就算和华清还差着距离,垫垫脚也能摸到华清大门了!
  显然,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夏晓兰垫垫脚,够不上全国状元吧,省状元还是能争一争的。
  豫南省预考的理科第一名是579分,也就比夏晓兰多了14分。夏晓兰在校长办公室见到了孙校长说的客人,奉贤二的钱校长,和奉贤一的罗校长。
  “夏同学,只要你来奉贤念书,这14分算啥?哪科能突击提分,我们就重点补哪一科,请省级优秀老师给你补习!”
  第334章 有良心(加4)
  孙校长觉得心烦。
  心烦且气愤,奉贤二的钱老狗跑来也罢,奉贤一姓罗的也跑来。
  在安庆县,县一把二压得死死。在奉贤市,市一和二斗来斗去经常平局,钱校长和罗校长都想把夏晓兰抢过去,让未来的省状元苗子从自己学校毕业。两个人相互许诺,把自己的学校吹上天,什么省级优秀老教师,什么会压题的某老师,单独的小灶,特殊的待遇,两人说的天花乱坠,孙校长连脑袋都疼起来。
  夏晓兰不是在待价而沽,她是没想到奉贤两所高的校长这么拼。
  上辈子也听说过学霸的特殊待遇,预考成绩一出来,“夏晓兰”的名字传入了奉贤市各学校耳朵里,是抢手的香饽饽。
  钱校长和罗校长想的没错,安庆县一的师资力量,不如这两双高,夏晓兰可是能冲击省状元的苗子,窝在安庆县一太浪费自己的天资。钱校长不是单纯想摘果子,抢占孙校长的功劳,他也是惜才!
  两个校长你一言我一语,没给夏晓兰插嘴的机会。
  两人年纪加起来超过100岁,夏晓兰觉得打断他们说话很不礼貌,就任由他们说着。
  孙校长在教育局领导面前承诺,让夏晓兰自己选择,这时候唯有憋着。夏晓兰不叫停,孙校长就以为她真的想转去奉贤——是了,奉贤两个学校不仅师资强,还没有发生过让夏晓兰糟心的事。
  孙校长委屈,那他当时也是好心啊,哪晓得夏子毓心机那么深,让孙校长好心办坏事。
  夏大军被砍伤后,至今跑的无影无踪,孙校长到底是心虚的。
  他碍于面子,还绷着校长的姿态,却时不时偷瞄夏晓兰,想从她的表情上看出点端倪。夏晓兰倾听别人说话时很认真,孙校长觉得形势不太好,一颗心真是七上八下的。
  明明是他县一发现了这苗子。
  开创先河,给了夏晓兰同学很大的自由权。
  不来学校上课的条件都答应了。
  钱老狗说奉贤二会给夏晓兰开小灶,难道他安庆一没有开过小灶?每一次夏晓兰来学校,各科老师都关心她,生怕她有什么题不会做,有啥知识点不明白!这也是在开小灶嘛,省级优秀教师不如奉贤二多,那也不是孙校长自己愿意的嘛。恢复高考后的考上大学的,都已经毕业四届了,其就包含师范大学的毕业生。
  只可惜好点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对工作分配很挑,假如一个京师大的学生愿意分配到豫南,省城的学校会抢破头,哪里轮的上县城的高捡漏。
  孙甜是去年分配来的新老师,孙甜也只是师专毕业。
  孙校长越想,心情越是失落。
  夏晓兰或去奉贤二,或去奉贤一,反正不会呆在安庆县一了。
  这也是孙校长不肯把预考市状元的横幅打出去的原因,要是这边刚刚把横幅挂上,夏晓兰就被奉贤的学校给挖走,只怕要把安庆二校长的大牙笑掉!
  钱校长和罗校长说了半天,也没啥好说的了,各自把条件摆到台面上,就等着夏晓兰选择。
  三个校长都在等夏晓兰做决定。
  “是这样的……”
  办公室的气氛太安静了,三个人的视线都落在夏晓兰身上,她清清嗓子。
  “我很感激两位校长的厚爱,您二位给的条件都很吸引人,为了我一个学生,还特意从奉贤跑来安庆,只是我……并没有要转校的想法呀。”
  选奉贤一,还是二?
  钱、罗两人都觉得自己的胜算大。
  孙校长觉得自己胜算很小。
  夏晓兰的声音也很悦耳,可是啥,内容咋让他们听不懂呢?!
  不是没听懂,是听到了不肯信!
  孙校长狂喜,钱校长皱眉,“夏同学,你不要有心理压力,认为这是背叛,是对不起谁。好的师长,只会为你有更好的前程而高兴!”
  孙校长眼神一黯,钱老狗的话让他无从反驳。
  他当然不想夏晓兰离开县一,但若夏晓兰去了奉贤的学校,在最后的一个多月里能更上一层楼,孙校长也不会耽误她的前程。
  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每一分都很重要,565分是很高,没有人会拒绝更高的分数!
  “晓兰同学,你留在县一的话……”
  对县一明年的招生肯定有好处,对孙校长个人的工作政绩有好处,但这要求是不是太自私了?
  孙校长的狂喜不见了,他很为难,他也是有师德的。
  为了夏晓兰的前程更好,孙校长不仅不能留人,还应该劝夏晓兰去奉贤上学。钱、罗两个人是有私心,但孙校长都有的“师德”,这两位也是有的。
  夏晓兰态度却十分坚定:
  “还剩一个多月了,我和一的老师同学都很熟,我也不想换来换去,只能辜负两位校长的厚爱。对不起,我是不会转校的。”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