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立足之战
“这是个上百亿的大盘子啊!”朱立感慨的说道。
朱立赶到徐城后,先赶过来见沈淮,不是没有缘故的,原徐城炼油厂加上周边小化工厂群拆迁地块,即沈淮跟李谷所说的滨江地块,土地面积总计高达一千五百亩,上市公司手里因为迁建补偿及后续的竞拍收购,掌握有四百亩,市里拆迁收储有近一千一百多亩,此时还没有进入拍卖程序。
没有进入拍卖程序,不是市里想将这块地捂在手里。主要也是市里将这块地规划成综合商业、住宅及写字楼建设综合用地,定位高,定的土地基础价格也很高,对开发商的投资要求很高,对最终建成的建筑档次及规模要求很高。
这么大一块地,目前省内没有哪家建筑开发公司,有实力开发一次姓这么大的综合地块。
即使没有竞争,光市里那一千一百多亩地,以底价拍下来也要二十亿,加上上市公司梅溪工业手里的四百亩地,仅地价加起来就接近三十亿,加上建设成本以及相应的税费,总投资怎么也不可能低于一百亿。
省内还没有哪个读力地产项目规模超过三十亿,不要说上百亿的超级地产项目了。
除了资本之外,说到最关键的还是市场。
省内建筑开发企业,没有这么大的资本实力,但国内在燕京等一线城市,早几年就有两三百万平米、投资逾百亿的超级地产项目出现,有实力的地产集团还是有那么几家。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徐城建设这么大规模的商业地产综合项目,最终还要卖出去或出租出去,不可能说投资上百亿,建成高达两三百万平米的房子,砸自己手里玩吧?
徐城的城市发展水平,不要说跟一线城市相比,就连二线城市都有些搭不上边,怎么去消化这么大的地产项目?
省内的地产商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实力,而省外的大地产商有资本实力,怎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人生地不熟的跑到徐城投资这么大的项目?
这么一大片地,分拆开来拍卖也不合适。
投资建设一栋写字楼或者酒店,十数二十亩也就够了。
一千多亩切割成十几二十亩的小块拍卖,整个地块的建设规划怎么去协调?
省内的开发公司,花一两千万,将十几二十亩地收到手里容易,但拿到地后,怎么开发建设,什么时候开发建设,就极有考究。
谁都想提高资本运作效率,谁都想坐别人抬起来的轿子,而不想帮别人抬轿子。市里真要把一千多亩地切割成几十块分批进行拍卖,整个地块可能十年都不要想能建成什么规模。
徐沛在徐城也有意试点推行土地收储制度,滨江化工厂区地块拆迁后土地收储已经有半年时间,但经过多调研,考虑到情况的复杂跟徐城市的经济及城市发展的现实水平并不理想,所以相应地块的拍卖也就拖延下来,没有进入程序。
现在沈淮答应将整个地块吃下去,仅土地转让支出投入就要用掉二十亿,而且这二十亿是给徐城市财政应急的,不可能拖着不支付,但将二十亿的土地款支付出去,那他们这边就不能拖着不开发,不然这二十亿现在花出去就太冤了。
虽然从梅钢接手徐城炼油、徐城炼油旧厂迁建之后,宋鸿军、朱立他们的眼睛盯着这个地块都有两年多时间了。
只是之前盯归盯,但运作这么大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大家心里都在反复的权衡,都在犹豫,对项目所藏的机遇跟风险,也在不断的有更新、更深的认识。
正因为认知到这个项目的风险之大,所以因为徐棉事件不得不说启动就启动这个项目,大家在心理上还是有一道坎要迈。
沈淮听朱立感慨,笑着问道:“怎么,有些怕了?”
“怕当然不会怕,渚江建设没有勇气接这样的项目,不跨出这一步,就无法成立国内第一流的地产开发企业,做肯定是要做,”朱立笑道,“不过,仅靠渚江建设,是没有能力读力撑起这个项目。今晚拿了一个大体的方案不难,但真正要运作,还要沈书记您把宋总、长青集团的孙总他们都召集起来啊!”
香港大多数富豪,都是靠发展地产起身,他们对投资重化工业兴趣不高,但对投资商业地产的兴趣浓厚。
这次项目要撬动上百亿的资本,鸿基投资直接参加之外,宋鸿军要是能协调在香港引进一些合作者,无疑能减轻资金压力。
而除了要撬动上百亿的资本之外,超级商业地产综合体建成,最终还是要在市场里消化掉。逾百亿的投资,最终建成商业建筑面积高达二三百万平方米,怎么去消化才是最头痛的问题。
不能解决市场消化的问题,没有可观的市场前景,无论是引进合作者,还是为这个项目向银行贷款都会很困难!
谁都不是傻子,没有前途的事情,谁会凑过来?
长青集团在国内主要发展酒店、商场等业务,要是能与长青集团合作,将长青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高端商场直接引进到这个项目来,除了能直接消化二三十万平米的商业建筑面积之外,对其他建成面积的销售及招商,以及对这个项目成熟、成功的综合运营,都将有直接而巨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这些之外,徐城市里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么大的投资跟建成面积,足以在滨江地区为徐城形成一个新的商业及金融贸易企业聚集中心,徐城市不仅要有高瞻远瞩的规划,要为进驻这个区域的投资企业提供配套、有力度的优惠政策,方便将来招商跟成熟运营,还需要推动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等软硬条件的改造跟升级。
也就是说,徐城市必须要在城市总规划上,把滨江地块定位成城市副中心进行相应的配套跟发展,整个项目才有成功的可能,也只有将滨江地块及周边地区发展成徐城新的副城市中心、新的地标、第二商圈,才能算是成功的。
这个商业项目对徐城市的好处也是巨大而彰显的。
二十亿的土地款收入,能立即缓解徐城当前财政紧张的状况,在建设、招商及销售过程当中,差不多还能向徐城提供超过十亿的税费收入。
项目建成并成功运营之后,能让徐城整个商业及城市发展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周边地块的发展会加速,市财政在土地转让方面的收入会快速上升,而进驻这个项目的商业、贸易、金融企业,也能持续不断的为徐城市财政充足的财税来源。
理论上,徐城市里没有道理不积极配合,但有些事情从来都不讲道理的。
徐沛目前选择跟梅钢系合作,未来会不会有反覆,现在谁都难说好。
而周任军作为赵秋华的嫡系,显然不会希望看到这个项目能运营成功,即使表面不得不支持,背后会动怎样的心思跟手脚,都难说得很。
朱立有雄心壮志,要做这个项目,但也知道绝对不是他有孤胆,就能成功的,这个项目想要运营成功,需要协调跟调动的资源太庞大了。
虽然整个项目风险很大,但同样也具备很多有利的条件,渚江建设要成为国内第一流的地产商,可以说眼下是最好的机会。
沈淮抿着嘴沉吟片刻,说道:“徐城这几年的发展虽然没有那么快,但三百万城市人口的潜力不容小窥,至少未来十年内,就商业规模来说,东华是赶不上徐城的;城市商业还是要靠城市人口来支撑。而且徐城此时的中心商圈规模太小,徐城市此时的核心商圈规模超小,也就意味着未来三五年间商业地产爆发的潜力越大。至于怎么去协调,把这个项目运作好,是你们跟老熊的问题,你们不能把什么问题,都推到我头上来啊。”
朱立摸着头笑了笑。
这个项目对渚江建设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可以说是熊文斌在徐城的立足之战。上百亿投资对徐城市已经要算超级项目,同时这个项目还将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到徐城城市、商业、财政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当然,这个项目能运作成功,梅钢系在徐城的第一根深入岩层的根基也就打了下来。
这个项目的协调工作自然是要以熊文斌为主,不过大家都是习惯以沈淮为核心了,沈淮想偷懒都不成。
沈淮看了看手表,跟朱立说道:“老熊现在还可能跟徐沛在一起,现在怎么都要让徐沛有掌控大局的良好感觉,我凑过去露脸不合适。你直接找老熊吧,我还要过去唱歌呢。”
沈淮也知道徐沛真想让他站出来,此前也不会绕着弯子让李谷出面了,他作为霞浦县委书记,级别上不够,所有事情都是他站到聚光灯下,对徐沛等人维护声望跟权威都无益,沈淮心想自己也应该要知道进退,让朱立过去跟徐沛、熊文斌见面,赶在明天之前拿一个方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