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章

  “错不了的。”四爷十分笃定:“你只管去说。”
  然后厂里开会,果然就是这个意思:想要房子?可以!出去想办法推销咱的布去。销出去的多的,一匹布里给提一块钱作为奖金。如果贡献突出,能销出去一万匹布,没有房子的,优先分一套房子。
  也就是说,对于没房子的,销一万匹布,可以得一万块钱的奖金,加上一套房子。
  这个诱惑很大,但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都觉得这是镜中月水中花。
  都吵嚷着,说这不公平,本就应该按照之前的办法,按照资历工龄这些分房子。这么做完全没有道理,厂里根本就没有诚意。
  葛秋成最后拍板:“半年,半年为期限。如果半年后真没有起色,咱们再说。”
  反正拖一天算一天,如今都十二月了,阳历年底,局里要总结。紧跟着又是春节,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叫厂里人心乱了。
  他使了一个拖字诀。
  四爷才不管拖到最后会如何,他只是争取一个机会,自家把房子拿到手而已。
  一万匹积压布,怎么清理出去?
  四爷跑什么地方去了?
  跑食品厂,跟人家以货易货去了。如今每个厂子的效益都不好。谁也别笑话谁。棉纺厂里的布,不管怎么说,这玩意只要保存的好,暂时是不怕坏的。但是食品厂不一样,食品厂里的东西是怕过期的。
  这家食品厂不是什么大厂,就是区里街道办办的集体企业。原本是生产罐头的。这里的北方,生产的也就是雪梨罐头、苹果罐头、黄桃罐头、山楂罐头之类的。可这玩意北方人不稀罕。于是这家厂的厂长人家也想法子呢,跟南边的罐头厂以货易货,我们产的这个不好卖,换你们的橘子罐头、菠萝罐头来,我们卖你们的货,你们卖我们的货,很简单的道理。
  可这年头,这东西也不好卖出去的。
  库房里堆的满满当当的,食品这东西,过了保质期这玩意可就砸手里了。到时候只能把罐头里的东西倒了,反倒是罐头瓶能卖点钱。
  四爷找人家去了,咱们可以拿布跟你们换。
  厂里的职工也没多少人,一人一大堆布抵工资,然后零散的,去乡下总能卖出去的。这不比看着手里的货砸在手里强?
  那人家也不能干,我们都怕砸,你不怕?肯定是有什么卖出去的门道呢。
  拉着四爷喝酒,灌了两场没把四爷灌倒,反倒是被四爷给拉下水了。四爷说想注册一家私人的公司,不管生产,只管销售的。这批货之后,明年还得靠他们给生产,他只做销售这一个环节。两家合作云云,把对方说的好像一下子看见了厂子前景一般。再加上四爷说请两人做顾问,先一人给了两百的红封。
  得!这事就敲定了。
  有这么一个本身就是集体性质的食品厂的人帮着注册食品公司,是非常简单的事,所有流程和相关部门人员,人家都熟悉。
  法人是林雨桐,注册的地点,就是城中村村口刚搭起来的简易‘厂房’。
  一切都就绪了,然后四爷去了印刷厂,重新印刷商标,又去纸箱厂,定做包装箱。都就位了,这才开始,从厂里往出拉货,跟厂里也说了,先出货,三个月之后给钱。
  这种情况在如今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跟厂里交易的是食品厂,再不济,人家食品厂的地皮和设备还值几个钱呢。
  销售科那边问厂长:“要货量大,一开始就出去了一千匹。”
  “给他!”葛秋成端着杯子就笑:“这小子有点歪门道。他要多少,给他多少……”
  拿货换了罐头回来。这个时候的罐头是没有包装的,出厂的时候,他们都是一箱里给你们塞上他们的商标,叫零售商自己去贴就完了。
  如今四爷也不要他们的商标,只雇了人,贴上自家的商标。然后单瓶的罐头,定价是一块五。用硬纸盒包装起来的两瓶升级版的,定价两块五。四瓶高档版的,定价五块。
  这东西定价多少就多少,所有的零售商卖出一瓶提成五分。
  也就是升级版的卖出去一件提成是一毛,高档版的是两毛。
  被四爷请到酒店的零售商就不明白了,这不是自家挤兑自家的买卖嘛?单瓶的定价太高,拿出去包装上也不好看。这两瓶装的和四瓶装的,一瞧就是高档货的感觉。
  有那明白人就看出来了,这不是眼看过春节了吗?人家就是冲着这个市场来的。这个时候买罐头谁家是为了吃的,不就是为了送礼的吗?
  往常去别人家,这至少得一瓶罐头一包糕点吧,这么算下来,也得两块七八才行。可如今有两瓶装的罐头,可以直接省了买糕点的事,拿出来还大方还省钱。
  单瓶的卖不出去怕什么,打回来往箱子里一装,一样就卖出去了。如此算下俩,其实销量是大了不止一倍。
  货走的特别利索,开始都是往乡下走的。货一车一车的往外发,昼夜都不带停的,那边的灯一晚上一晚上的都不灭。
  赶在腊月,孩子们放了寒假,厂里已经被运出去一万两千匹布了。
  因大叔每天过来看,后槽牙肿的面颊上鼓起一个包。这是替四爷上火呢。那么多布拉出去了,完了收不回货款,可怎么办?
  因此上,这个年过的亲戚们瞧的战战兢兢的,可四爷和林雨桐却是忙忙碌碌的。大年初一带着孩子,一天的工夫把亲戚全跑完了。都在厂里嘛!
  然后就是忙,忙着出货呢。
  这不到正月十五,这批货都不算是出完了。
  而这过年期间,剩下的货走了城里这些小商店了,有些人还过来进货,拉着货去各个小区门口卖,也卖的挺好。但这得是现钱拿货。
  等到了正月十五,一过节,四爷和林雨桐就下去收货款了。这个时候的人,只要人家的货卖的好,基本是没有说赖着不给钱的。
  货款收的很顺利,没卖完的,有些叫拉回去,有些说留着慢慢卖,也都行。
  反正是钱收上来了,按照出厂价把货款给厂里交付了之后,本身就还余下三万多块钱。厂里奖下来的一万二,刚够支付工人的工钱的。也就是辛苦了一场,赚了三万多块钱。
  而四爷正月十八,带了俩大闺女去纺织附中,交了一千块钱的建校费之后,就把俩大的转学过去了。
  然后才去找厂领导,要求兑现一套房子。
  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事情,四爷选了一套一楼的……
  第1371章 烟火人间(5)三合一
  房子选在一楼,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现在选的这户,原本就在原来房子基础上做了很好的扩建。一楼嘛,人家把阳台打开一个门的缺口,朝外延伸了两米多宽的距离,然后青砖石灰又加盖了起来,上面用水泥板棚顶,跟正经的加盖了一间房子一样。这原本的阳台,就成了一个套间。加盖的那一层是里间,原本的阳台成了外间。这两层屋子跟客厅之间,又都是一层层玻璃窗玻璃门,采光性也还可以。多了这一点空间,可别小看了,那用处大了去了。家里孩子多啊,再者,还有老人呢。这要是老人想过来住几天,是不是还没房子?第二,也是考虑到老人进出,如今因琦那边住的是四楼,老头老太太的上楼习惯了,也还行。但其实对于老人来说,上楼是个负担。一楼就不一样了,进了单元门只上三个台阶,这台阶也好处理,去定做一块铁板,棚在台阶上,就成了一个斜面。要是想斜坡缓一些好上下,把铁板做长些也就是了。上面再铺上地毯,防滑的很。有个腿脚不好的时候,这地方可省了大劲了。有些瘫在家里的老人,因着住的高,儿女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是想弄个轮椅吧,这轮椅也下不了楼。这个时候的楼房,都是五六层高的,有些单位住房实在紧张,也有七层的。但再高的真没有,也没有电梯上下,就是来回的爬楼。这样的楼房往后扒拉三四十年,在城市里依旧是常见的。
  再加上这原本就是那位下台的副局的房子,当时他怕是留给自己住的。其他六套都给亲戚住了,只这一套一直空着。里面装修的也好,地板砖铺着,墙面粉刷的雪白,卫生间里是马桶,墙面一水的瓷砖。那家伙在副厂长的位置呆了一年,这房子装修好,住好像也没住几天,就这么一直放着。
  住进来只要打扫打扫,瞧着就很干净了,虽然墙面不如刚粉刷出来的白,但这并不影响住。大卧室给了三个闺女住了,四爷去家具厂给定做了架子床,四个都是一模一样的。跟后世宿舍里那种一样,下面是书桌,上面是床铺,每个还都带个衣柜,上下的楼梯是抽屉的样式,能放一些零碎的东西。每个人的床上,都装了帘子,帘子是带着拉链的,尽量给她们一点私人的空间。
  而因果住在阳台的外间,也是架子床,这地方空间更小,上面住人,是把下面的空间整个的都节省了下来。
  人家加盖的那个称为阳台外间的那一间,给里面做了沙发床。老人不过来住,那就是阳台上的沙发,怎么用都行。老人要是过来住,沙发放下去就是床。
  至于晾衣服的地方,是不在家里的阳台上的。当时在阳台外面加盖的时候,人家就想到了,屋檐往下延伸了半米,绷着铁丝,从阳台里间的窗户伸出手去,衣服就挂出去了,晾晒在屋外,屋里还不潮湿。
  早几年厂里效益好的时候,家里都添了洗衣机。但那时候是没有双桶的。这两年有双桶了,偏经济条件都不好了,厂里很少有人买。但像是林雨枝人家家里,是市面上一出现,家里就用上的。
  这回自家也买了一台,卫生间放不下,放在厨房里了。
  卫生间呢,加了淋浴,如今市面上还很少见电热水器,如今都是用的燃气热水器。而天然气还都没有入户,至少如今自家小区是没有的。用的还都是天然气的罐装气。因着厂子里能洗澡,所以,厂里其他人家很少有安装这东西的。但四爷都给安上了。
  其实去澡堂子真没什么不方便,可主要是受不了那边的嫂子。
  孩子每回去,她都大声说:“又不要钱,也不来勤一些……”好像孩子们都很不爱讲卫生。还特意宣扬不要钱这件事。
  凡是碰上熟人了,就说照顾困难的小姑子云云。
  反正就是嘴不好,本该落人情的事,叫她的一张嘴说的什么也不剩了。几个孩子越发的不爱去了。
  那干脆就不去,在家里也一样洗。
  收拾这个也容易,来回一周的时间,就能搬进去住了。
  自家原本的房子,老赖搬过去住了,他那边的屋子也就不收拾了,顺便还能帮自家照看隔壁的院子。
  一搬过去,这少不了家里就要办一次宴席待客。
  好歹也算是乔迁嘛。
  亲戚都来,也没准备别的,就是火锅,两桌子。点着酒精炉子,一样的吃。
  准备好了地方,当然就得问因家老两口:“……要是上下楼吃力,就住过来。当时挑这边,就是为了二老方便的。”
  老人挺意外,但孩子有这句话就成。
  因果也说:“爷爷,住过来呗,咱们里外间的住着。”
  因家就因果这一个小子,老爷子爱的什么似的,想不想跟孙子住,做梦都想。
  但是不能啊!
  大儿子家的日子难过起来喽。因着自家小儿子处理出去一批布,厂里这个月倒是每人多发了几十块钱,但这顶啥用,孩子一开学,好些人家的给孩子的学费都凑不齐。横竖是子弟学校,只叫孩子先去,学费欠着,厂里什么时候给发工资了,什么时候把学费给补交了。自家那大儿媳妇,不想叫孩子受那个白眼,咬牙也给交了。
  可那钱里,有五十是自家老婆子偷偷塞给大儿媳妇叫添进去的。
  打从去年小儿子这边日子过起来了,那是每月给爹妈一百块钱,林家那边也一样。如今这一百块钱可顶用了,至少老两口子是够吃够喝的。过年之前,小儿媳妇把过年的衣裳鞋袜给送了两身来,又给了两百块钱,说是过年少不得给孩子们压岁钱,这个钱爸妈拿着。
  说实话,老两口那点退休工资,从去年年底,就给大儿子收着了。以前是要顾着小儿子,自家两口子那点钱,多少能补贴一点。如今小儿子不要人照看了,大儿子两口子都在厂里,都是职工,一个发不下来工资,两个都发不下来。寒假孩子补课的钱,还是大儿媳回娘家借来的。自家老两口那点退休工资不多,可对如今的老大两口子,却是一笔要紧的钱。
  总不能跟着小儿子过,那钱却补贴给大儿子家。
  这绝对不成。
  因大叔赶紧摇头:“我跟你妈正好锻炼了。这天天的爬楼,倒也不觉得吃力。就跟你哥过了,不来回的折腾了。”
  行吧,不住过来就不住过来。
  四爷又买了三台彩电。给两边的老人一边一台,给自家留了一台。
  以前家里用的是二手的黑白电视,多数时候是雪花,啥也看不清楚。就是因琦那边和林家也都是黑白的。如今彩电放客厅,黑白的放卧室,由着老人喜欢。
  人人都知道四爷赚钱了,如今也是抖起来了。
  发起来那个利索劲,好些人都没回过神来。
  别说人家了,就是自家这亲戚,好些都没看明白里面的门道。但聚在一块,多是说好听话的,人家这钱怎么着也是凭本事挣来的吧。
  但像是林家大嫂,就爱找个平衡,比如这么多人呢,人家就问孩子:“……如今转学了,到好学校更得好好学,要抓紧呢。”又问因何和因唯:“期末的时候考了多少名?”
  这个过年的时候已经问过一次了,如今又问。
  因何考了班里的十二名,没进前十。但对于一个之前一班六十二个学生,她老是在四十到四十五名徘徊的孩子来说,两个来月的时间,进步到十二名,其实是挺不错的成绩了。
  还有因唯,以前总在第十名和十五名之间徘徊,如今考到了班里第七名,这也不错。进步看起来不如因何大,但这名次越是朝前,想跨越那一步越是艰难。好歹在班里也是前十了吧。
  四爷和林雨桐都挺满意的,过年的时候还给一人奖励了一个随身听。
  但林大嫂人家又问孩子了,这边说了成绩,人家又说上了:“不是舅妈说你们,你们这成绩可不行。你爸你妈花了那么多钱给你们请家教,这成绩可有点对不住那钱的。你看你艳艳姐,这回考了班里第二名,回来还哭的什么似的,觉得没考好……”
  林艳正从锅里捞火腿吃,听了这话就皱眉:“妈,说什么呢。”吃人家还那么说人家,怎么那么讨厌呢。
  反正林大嫂也炫耀完姑娘了,又恭维因家大嫂:“还有你家丽君,这回也考的不错。”
  因大嫂就比较矜持:“好什么啊!还是那样。班级前三名来回的换,这次年级的排名倒是靠前了几名,进了年级前三十名了。”
  “我们家这个年级排名十八。”林大嫂赶紧说了这么一句,成功的把因家大嫂怼的不说话了。
  你家进了前三十了,我家进了前二十了,还是没我家娃学的好呗。
  林雨桐:“……”我家因唯在年级五十名之后六十名之前,因何挂了个年纪九十九名,这次勉强算是挤进了百名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