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小夏抬头看见小秋,一下子跳起来招呼:“姐姐,快来,快来,咱姥爷和咱娘分派的任务,让我们试吃,好精准把控火候……”
  小秋笑嘻嘻地和宋秀莲及工人们打个招呼,就一起坐到台案边吃点心。
  乔西捏着还热乎乎的桃酥,一边吃着,一边道:“唉,我觉得我再也吃不下其他点心了……守在炉子前面吃点心,实在是太幸福了!”
  刚出锅的点心,浓香甜润,或喧软,或酥脆,乃是食材加工后最美好的时间,绝对是最美味的时刻,放冷了口味都会有所影响,更别说放久了,香味儿散失,就不能比了。
  小秋失笑,转瞬心头一亮,道:“我看,你的性格当老师也怪闷的,若是喜欢吃刚出炉的点心好办,干脆和我姥爷谈谈,加盟兆丰园,把兆丰园的分店开到京城去,到时候,你天天都能守在点心炉子前面,想吃多少有多少,吃到吐也没人管你。”
  乔西猛地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这个注意好哇。开点心铺子,买美味的糕点,不但是能吃上最新鲜的糕点,还能天天呼吸着甜美芬芳的空气……那样,我的人生也就圆满了。”
  小秋哭笑不得地睨她一眼,嘲笑道:“你的追求还真是容易满足啊!”
  “不,若非你我的关系,这要求哪里就那么容易实现了。”乔西却并不认同小秋的嘲讽,认认真真地提议道,“这事儿我觉得很不错,做个点心师傅比做老师有意思多了……对了,这事儿咱们俩个合作,你出资三分之二,我出资三分之一,经营生产都有我负责,然后你我五五分成,如何?”
  小秋瞥了她一眼,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让她回去和成江,甚至父母家人商议一下……毕竟,放弃公职,在这个年代还是很离经叛道的行为。可别为了一点小事,搞得家中出了乱子,甚至被家人集体讨伐就没意思了。
  乔西别看大大咧咧的,谈起正事儿却不会冲动行事。她觉得小秋说的在理,于是点点头答应下来:“那好,我回去就和家里说。你放心,我一定能够说服家里人,让他们都支持我的。”
  这件事就说到这里,暂时揭开。小秋吃了两块点心,过去陪宋秀莲看着出了两炉点心,就从这边出去,一路往发货点而去。
  宋家的点心铺子生意极好,刚过年的时候,后边的房子改建,宋家趁机将一溜儿五间门面房和后边附带的两亩多的小院子买了下来。如今,后边小院子成了各个生产车间、仓库,临街房包括中西式点心铺子各一,批发货物的销售点一处。
  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兆丰园早就不单单是点心铺子,而成了集加工制作、零售批发于一体的食品生产企业,算得上是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年前,乃是一年中销售最旺的一段时间,兆丰园的发货点几乎每天都要发出去几百上千斤各种点心,来提货的有各地的百货、供销社,也有一些发福利的单位。能发一盒到几盒兆丰园的点心,是好单位的福利,出去串门走动,或者过年自家吃,好吃实惠又有面子。
  钟玉琴忙到天色渐黑就离开兆丰园,回家去收拾做饭。小秋也没叫乔西和其他人,一个人跟着姥姥回了家。
  没了其他人在侧,娘俩说话也没了顾忌,钟玉琴就跟小秋商议:“我和你姥爷商议着,准备给你小姨买一套房子……”
  随即,也把老两口去省城的所见所闻大致说了一下,叹着气道:“你小姨相中了那个人,不在乎进门就当后娘,可我和你姥爷却不能像她一样,想得那么简单……那样的家庭,关系处理比一般的难得多,万一你小姨将来受了委屈,有套房子,也能有个避身之处。”
  小秋没觉得姥爷姥姥忧虑太过,做老人的,总是恨不能替孩子安排妥当一切……哪怕孩子的想法做法与老人们的期望相左,背道而驰,甚至嫌弃老人管束操心,但老人们却不忍心抛开孩子不管,还是会尽自己的力量,替孩子盘算周到……
  小秋心里黯然片刻,强撑起一抹笑道:“姥姥也别太忧心,过日子幸福与否,是过日子的人才能体会出来的。再说,那人看目前表现,品行心性都还算不错。将来,有我小舅,有我爹娘,甚至有我们姐弟几个替我小姨撑腰,那人即便有什么想法,也得考量考量。”
  爱情不管如何被人称颂、赞扬,落到婚姻中,就是再实在不过的,柴米油盐、算盘经营,根本不可能脱离了现实,只谈情说爱。换句通俗的话说,婚姻的维持延续,幸福不幸福,和谐不和谐,固然需要感情做基础,但很多时候,家势、财力等等,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管古代还是当下,娘家可以依靠的女人,在婆家、在丈夫面前,底气总是足一些的。
  第七百七十七章
  腊月廿三,按s省习俗是‘小年’,过了这一天,也就正式进入过年的准备程序了。
  在早前,这一天还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贴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揭下来,用饴糖抹在灶王爷嘴上,让他上天说好话,然后将灶王爷送进灶坑,灶王爷就回天庭报告去了。
  破四旧之后,贴灶王爷的很少见了,各种旧风俗简化了许多,只有美食不会被辜负。宋家生意忙碌,没时间做太多太复杂的菜肴,钟玉琴和小秋娘儿俩回到家,手脚麻利地和面剁馅儿,等众人加完班回到家,娘儿俩已经包了四五盖帘饺子。馅儿是北方冬天最常见的白菜猪肉馅儿,只不过因为肉放的多,调味技术也高超,最朴素的白菜猪肉饺子也香气扑鼻,一个个吃的满足而开心。
  小秋拿出一罐梅子酒,给二老、妻子斟上,又交给成江给小的们都倒上,一家人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其乐融融……正应了s省的一句俗话儿: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随着日历一天天掀过去,年关也渐近了。
  腊月廿四,刘芳芳被宋秀莲带着去兆丰园看账目,小秋、乔西留下来,帮着钟玉琴打扫卫生。而秦戎吃过早饭就开车出发去了市里接过来过年的郑秋实。
  前一天夜里下了雪,不算大,也有三四公分厚,雪后气温骤降,雪被压实之后成了冰,路面特别滑。原本去省城只需两个小时的路程,道路结冰之后,耗费的时间可能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钟玉琴平常爱干净,房间打扫起来也省事儿,小秋带着乔西也就搬搬挪挪,擦擦扫扫的,并不累,也没有常见的暴土扬尘,轻轻松松一上午就完成了。
  给兆丰园那边送了午饭过去,顺便把刘芳芳接回来休息,下午,小秋和乔西又去兆丰园帮忙。
  这天,批发的单子全部完成,单位所用福利订单也全部生产完毕,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小秋她们回到家已经是掌灯时分,去接郑秋实等秦戎还没到家。好在,中午时分,小秋接到过秦戎打来的电话,说过路面滑走得慢,但是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
  一家人洗漱整理,然后拿碗筷准备摆饭,终于,大门口也传来汽车的马达声,王利民第一个起身迎了出去,随后,宋胜书和孩子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出去。
  车子已经在大门口停下,郑秋实脸色红润,穿着一件铅灰色的羽绒服走下车,看到宋胜书连忙笑着快走几步,两人的手握在一处,郑秋实哈哈笑道:“老哥哥,我又来打扰了。”
  宋胜书笑道:“说什么外道话,咱们老哥俩用不着这些虚的,走,先进屋,饭摆好了,咱边吃边聊。”
  这一晚,宋胜书拿出来的是王利民孝顺的茅台酒,和郑秋实老哥俩守着温酒壶,一人一只小盅子,边唠边喝,钟玉琴和小秋这帮子小的都吃完饭离开了,桌上的宋胜书郑秋实两个俩还在不紧不慢地喝着,王利民则一直笑呵呵坐在下手陪着。
  这次回来,小秋把射雕和上海滩的录像带都带回来了。
  兆丰园的工作基本圆满完成,众人松了口气,也有了心思玩闹看电视,于是,拿出射雕的录像带来开始放。
  小夏小冬和成贵三个小的、成河,不可避免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连看过一遍的乔西也坐在电视机前看得专心致志,转不开目光的。
  小秋则悄悄走出屋,来到前边的小库房,帮着钟玉琴把搜罗的一些土特产装箱打包,准备让秦戎带进京分散分散。
  有s省特产柿饼、金丝小枣、传统烧鸡、博山肉脯,上好的大金钩海米、风干咸鲅鱼、面鱼、海兔、蛤蜊干、扇贝柱,还有真正野生捕捞的海参,林林总总铺散了大半屋子。
  小秋看着这么多东西,心中苦笑,一边和声细语地跟姥姥解释:“戎子这次坐火车回去,这么多东西他带不了,不如姥姥挑选几样,让他带回去表达个意思,过完年我们回京的时候,再把剩下的带回去……”
  钟玉琴微微皱着眉头,道:“你们回去的东西我也准备了……”
  小秋这回真是忍不住失笑起来,挽了钟玉琴的胳膊,笑道:“姥姥啊,咱们的日子才宽妥几日,过日子哪能这么铺张的。这些东西啊,我和戎子两趟足够了,剩下的,你留些给小姨和小舅……小舅回来串门走动也拿去用。要不然那么多东西带进京,吃不了也陈坏了,多可惜呀。”
  钟玉琴瞅了瞅外孙女,叹口气,摇头道:“你个丫头向来是有主意的,姥姥这回也让你做主……既然挑几样带着,那就先把烧鸡、肉脯还有海参、面鱼、海兔、扇贝柱这几样带回去,熟肉放不住,面鱼海兔这些过年做菜都不错。”
  娘两个商量妥当,也打包妥当,又一起回了屋。
  进屋,就见郑秋实正在接电话,笑呵呵地拿着话筒说着:“……早知道我等两天,跟着你们的车一起来呀,省得去火车站挨挤,你们不知道,我这老胳膊老腿儿都差点儿给挤零散了。什么?你们也是坐火车来呀?也行,也行,小家伙们开了一辆大面包回来,到时候让他们早早去车站里等着,嗯,嗯,行啊行啊。我把话筒交给利民,小吴你有话给他说去。”
  一边笑呵呵将话筒递给身后的王利民,一边笑道:“小吴还想着你套野兔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