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用,我亲自去看看她这一天天的都在忙什么!”
  宫人看着德妃准备去换装的德妃,有些无奈,又有些心酸。
  说起来德妃也才二十二岁,虽然整天妹妹妹妹的叫娴妃,但那是按份位来的,本来幻想着要像她父亲一样纵马杀敌的,可却来到这么个笼子里。
  易欣正在研究这个世界的灵力是存在于何处,有奇怪的力量,可空气中却不存在。
  终于,在这一天,易欣无意中内视扫过意识深处,突然发现那儿有一片金色的灵海!
  研究了一会儿,就听宫人禀告德妃来了时,她还有些惊讶。
  “姐姐今儿怎么想到来我这永和宫了?”
  易欣给德妃奉了茶,见德妃斜斜的看着自己,也不说话,立即笑道:“我若是哪儿让姐姐恼了,姐姐可得直说,莫叫我猜。”
  这么说了德妃才冷冷哼了一声:“你说待有时间了日日都去找我,怎得我从不见你踪迹!”
  虽然易欣心里想了众多缘由,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
  她在无德妃的相处时,总下意识的把德妃当成自己的晚辈,所以语气间总会宠溺退让几分,没想到竟然就入了德妃的眼。
  “我这几日忙着学点箴言谶语呢,总觉得不可如以往那样随性了。”
  “学这个你怎么不来找我?我可以教你啊!”
  德妃从小在家学的是作战之法,在宫里也不能用,总觉得憋屈,想一展身手却从来没有机会。
  “娘娘,你还不知道娴妃娘娘学的是哪一类的谶语箴言呢!”
  宫人开口提醒,德妃会的,大多都是杀伐之气重的,若说适合宫的箴言,只怕她会的还没娴妃多。
  “姐姐会的是哪一种?”
  易欣反问德妃,德妃噎了一下,气势顿时弱了几分:“反正就差不多吧……”
  “我是想学一些防身的。”
  一听易欣这个回答,德妃精神立即来了:“那我可以教你。”
  很多人听说德妃去了永和宫,暗自盘算俩人是不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一时间各路人马纷纷出动,当得知德妃教易欣灵言时,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
  很多灵言都是家学,基本不外传的,官学里的只不过是些最基础的东西,若非两人没有达成协议,德妃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教别人灵言。
  但后宫的女人不知道——德妃,就是如此任性!
  两人交流时,易欣也会不经意的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德妃每每都惊为天人,认为易欣就是个被耽搁的天才。
  为此,德妃对易欣越发亲近,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被耽误的将军。
  冬去春来,转眼易欣就到这儿几个月了,玄寅已经学会了修炼神识,按照易欣百分制的划分,他已经七十分了。
  这是个什么水准呢?大概是外面六品官的水平吧;像德妃父亲那样的超一品,大概在九十分到九十二分之间。
  越往上分数就越难提升。
  玉林因为有崔姑姑帮忙,再加上她刻意讨好,太后也对她有几分改观,原话是:“该是随了皇帝的性子,和娴妃不大相同。”
  四月,宫人们都换上轻薄的衣衫,处处红裙绿衣,长袖飘舞,夷族的使者在这时候来了周朝。
  “尊敬的陛下,请允许我轻吻这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王朝啊……”
  “我王特意让我带来了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伟大的君主。”
  小太监学使者夸张的说话,两手高高的扬起,扑倒在地面。
  “娘娘,你知道那些人说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吗?就是一匣子珍珠,个头还没明月姑姑头上那颗大呢!”
  小太监是德妃的人,因为德妃每日往这儿跑,所以她的宫女太监们跟来了一堆,显得永和宫比其他地都热闹。
  “你这小邓子!可别瞎说!”
  明月姑姑就是一直跟着德妃的宫人,此时看了一眼外面道:“听说那使者这次来还想替夷王求娶一名公主,皇上当时就同意了……”
  公主里面年龄合适的就只有两人,五公主玉屏,还有玉林……
  玉屏半年前已经议了亲,是二品大员的嫡子,剩下的就只有玉林了。
  “你别担心,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虽然现在皇上还算宠爱玉林,但我们还是得把这种可能性掐死在襁褓里……”
  德妃握了握拳头,她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易欣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告诉她自己早有准备,不然没法解释自己是怎么未仆先知的。
  因为有使者到来,所以皇宫得设宴欢迎,除皇后外,皇帝叫了贵妃、端妃及易欣作陪,公主则叫了五公主、六公主、七公主。
  第75章 第八个世界
  设宴的日子是让钦天监算过的, 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时候。
  易欣和公主们都要先去坤宁宫,由皇后带着前往前殿。
  自从玄寅回永和宫后,皇帝就特许易欣不用每天去向皇后请安,后来虽然玄寅身体好了, 易欣也假装忘了这事,再没去请过安。
  “哟,娴妃妹妹来了,这段时间都没见到你呢, 我还想着改日要不要去看看你……”
  敬妃笑盈盈的站在皇后旁边,口蜜腹剑的给易欣上眼药,玉林站一旁想说话,被易欣侧身一步拦下了。
  “劳妹妹操心了,我自照顾玄寅之后, 身子骨一直不太好,想着要是传染给诸位姐姐妹妹就不好了,所以这才没去向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不介意吧?”
  皇后斜睨易欣, 见她面泛桃红,哪里有半分不舒服的样子。
  “自然不介意, 妹妹身子骨不好若不今儿也别却了, 在宫里好好休息吧?”
  皇后做戏也是一把好手, 本想看易欣慌乱无措的样子, 没想到易欣倒偏着头思索了一下:“可今儿陛下钦点了, 不去岂不是落了陛下面子, 又不能跟陛下说娘娘许了我去休息……”
  “不过今儿妹妹怎么会在这儿,我记得皇上没点妹妹啊?”
  宫里的称谓很有意思,除非明确等级比自己高的,比如三妃之上的四妃就称呼姐姐,但三妃之间都是互相看不上,从不会称呼对方为姐姐的。
  听着易欣毫不客气的问话,敬妃微微挑眉:“妹妹这话说得,难不成我不去前殿就不能来这儿看娘娘了么?”
  易欣捂着嘴吃吃的笑:“是我说错话了,妹妹可千万别见怪。”
  “我是不是来晚了?”端妃带着七公主快步的从不远处走过来,“走到半路有个不长眼的奴才撞了玉琪,弄脏了她的衣裳,我又带她回去换了一身,这才来晚了。”
  说着话暗自打量玉林,看玉林穿着和平时无二,笑容盛了几分,眼睛里止不住的幸灾乐祸。
  易欣看了一眼七公主,穿得比平时低调多了,头上的簪子都去掉了好几根。
  “行了,既然人齐了,那我们就走吧。”
  皇后哪能看不出端妃的意思,她自己心里也挺希望易欣遭殃的,而且在一众人心中,觉得被选上的肯定是玉林了。
  虽说是叫了三位公主去,但五公主已经议亲,纯属就是作陪的,七公主才十三岁,还不到成婚年纪,只有玉林,现在翻过年虚岁已经十五了,准备准备亲事就十六了,正合适。
  皇帝为了显示自己泱泱大国的国力,宴席做得很是奢侈,珍珠铺盘玉为盅。
  夷族的使者有十多位,穿着周朝的衣衫,带着夷族的配饰,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
  领头的使者大概四十多岁,不像小太监形容得那般猥琐,无论见谁都是面带笑容,眼神客气而尊敬,不是个普通人。
  周朝实行分餐制,每人面前有个小几,盘腿而坐。
  随着皇帝喊开席,容貌姣好的宫女们就抬着佳肴鱼贯而入。
  使者有些不习惯这种吃饭方式,一盘菜雕花刻月的,太过于精细,只有几片鱼肉,几片豆腐,几根草,看着那草他都怀疑是不是喂牛的。
  他有些笨拙的使着筷子,看了看左右吃饭的模样,照葫芦画瓢的捡起一片薄薄的鱼肉,放在旁边调料里沾了一点点调料,然后慢条斯理的放进嘴。
  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使者这般善于观察,有的来使就直接用手把那萝卜雕的花一口吃了,嚼得噶咋噶咋响,边吃还边说:“弄得倒是挺好看的,就是味道一般。”
  易欣听见有人小声说话,虽然他们觉得自己压低了声音,可在这连吃饭声都较少的大殿,几乎是清清楚楚的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
  “这么一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
  群臣们一愣,有位三品文官面带笑意:“来使放心,会让你们吃饱的,我们这儿就连普通百姓,乡下的穷亲戚有来了都得让亲戚吃饱,更何况你们了。”
  大概除了使者,没人听懂这讥嘲的话,使者黑了脸,那些来使还认真的点点头:“我们那儿,远方朋友来了,不管怎么样都是要让对方吃饱的。”
  “上第二道菜。”门外的太监扬声喊道,这次的菜分量就多了一些。
  易欣坐在皇后下首,玉林坐在易欣身后。
  端妃又在易欣下方,但这次她不仅没嫉恨的情绪,反而有点高兴。
  即便是外族使者也知道越靠近皇帝的位置,坐的人越受宠,所以这会儿使者的眼神落在易欣这边居多。
  看见玉林姿态优雅的用餐,心里微微打定了主意。
  来使们觉得周人吃饭实在麻烦,统共上了十八次,虽然好看是好看,可还不如吃一整只鸡来得实在。
  难怪这儿的女人一个个那么瘦,只怕都是吃不饱饭闹得,真可怜!
  吃罢正餐,上了甜品,又赏起了歌舞,易欣给自己使了个小小的法术,她还真有些佩服做了这么久丝毫不动摇的人。
  使者见皇帝一直不提和亲的事,有些坐不住了,学着文官行拱手礼,笑容十分夸张。
  “尊敬的皇帝陛下,以往我听说周朝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今日有幸得见几位公主,发现这老话说得极有道理,几位公主都是龙风之姿啊,通身气质一看就是陛下的女儿!”
  正看歌舞的皇帝听着使者用不太流畅的词语拍着马屁,脸上笑意浓了几分,故意问道:“那你看哪位公主最像朕?”
  使者表情纠结的想了半天,抓耳挠腮的,因为姿态古怪,倒惹得不少人掩唇轻笑,皇帝也饶有兴趣的看着他,如同看着一只正在表演的猴子。
  “虽然我觉得每位公主都很好,但是我看着那位红裙子的公主与陛下最为相似。”
  犹豫了好一会儿,使者还是老实道。
  皇帝顺着看去,发现穿红裙子的是玉林后,立即哈哈大笑:“谁说你是个眼拙的,这会儿竟然把朕最喜爱的六公主给找出来了。”
  “不过……”皇帝略一停顿,“这六公主可不能指给你们做王后。”
  在座众人,除了易欣表情没什么变化,其余人神态各异,震惊、不解、惊恐、担忧、咬牙切齿都有。
  端妃难以置信的盯着慢慢吃甜羹的易欣,想在她身上看出个洞来似得。
  七公主那勺子的手抖得不像话,小脸刷得就白了,易欣甚至隐隐能听见她牙齿打颤的声音。
  “六公主是朕的福宝,朕还想多留她几年,不如把朕的七公主指给你们做王后如何?”
  使者顺着皇帝的眼神看过去,看见一个脸色苍白满眼害怕的女孩,再一对比旁边背脊挺直的玉林,心里有些嫌弃。
  群臣则看向玉林,不太明白皇帝口中的福宝是什么意思,但却大致了解了玉林在皇帝心中的新位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