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还能撑多久?

  陈兴业的家门被人暴力撞开,而来人似乎根本就不在意陈府中人的大呼小叫,更不在乎陈兴业那相当于大明二品大员的官位,似乎抓起陈府的人跟抓鸡一样。
  休沐在家的陈兴业搞不清楚锦衣卫为何会找上门来——别管是在大明还是在安南,锦衣卫的赫赫凶名都有止小儿放啼的功效。
  林幻羽一脸阴笑的抬腿进了陈府,笑吟吟的道:“陈兴业陈老爷?你的事情发了,随本千户走一趟吧。”
  陈兴业面色阴沉,冷冰冰的道:“本官什么事情发了?本官有何错误?第一批上表庆贺天子的,便是陈某为首,如今这般下场,岂是明主之所为?”
  林幻羽依旧在笑:“先前陛下有旨意下来,说是让尔等于安南士子之中择其优者五十人入国子监,你陈大人选择的是何人?”
  陈兴业的脸色更是阴晴不定:“陈某选择的乃是阮伊尘,此子无论学问还是人品,皆是上等,陈某又有何过错?”
  啧啧的赞叹了两声之后,林幻羽才接着道:“陈大人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丝毫不比东厂的那些人差到哪里去啊!
  可惜了,锦衣卫办事向来牢靠,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又怎么会找上门来?”
  见墙外除了自己带来的锦衣卫和兵丁之外,还有不少安南人也在暗中打量,林幻羽便提高了声音道:“阮伊尘平日里便好去青楼楚馆之中勾当,阮家这些年来强买强卖百姓民田,逼得百姓家破人亡,你陈大人不清楚?
  即便这些事情你都不清楚,可是你收了那阮伊尘之后阮成栋的五千两白银,这事儿可不是冤枉你吧?”
  陈兴业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五千两银子的事情确实是有,可是当时只有自己和阮成栋的心腹在场,锦衣卫是怎么知道的?
  林幻羽呵呵笑了一声,接着道:“别跟本千户解释,本千户也懒得听,您还是先到锦衣卫的大狱安顿下来,再好好想想该如何解释吧!”
  挥了挥手,一众如狼似虎的校尉抓起林兴业及其家人便向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大声吆喝起来:“瞧好了!陈兴业收了阮成栋五千两银子,想要把阮伊尘那个人渣败类送进国子监,然后让他当了官再回来欺压你们!都瞧好喽!”
  陈兴业噗的一声,喷出一口老血之后便昏了过去。
  杀人诛心啊!
  这些该死的锦衣卫不光把自己上下老小全给抓了,还把自己收了五千两银子的事情给喊了出去,生怕有人听不到一般。
  如此一来,自己的名声可就是实打实的臭了,而且是臭不可闻的那种。
  如果锦衣卫的这些杀才们没有大声嚷嚷出去,哪怕自己吃了亏,被罢了官,其实都好说。
  大不了就老老实实的回乡,然后养一养声望,还是有希望再次出仕的。
  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自己的名声臭了之后,整个家族都会以自己为耻——哪怕是之前他们从自己的身上得到了无数好处!
  但是林兴业并不孤单。
  锦衣卫办事向来靠谱,既然摸到了一个林兴业,后面就会有阮成栋、胡兴业、徐成栋等等的人一起进入大牢也林兴业为伴。
  再加上锦衣卫的办事效率一向很高,或者说,在调查事情和栽赃陷害这方面的技能点是加满了的——大明官场被锦衣卫和东厂玩了两百多年,官员们的精明程度早就甩开安南官员们八条街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大明的官员们都被锦衣卫和东厂玩的欲生欲死,更何况是区区安南的渣渣。
  至于良心这种东西,锦衣卫自许显纯以下,都表示早就扔去喂狗了。
  短短十来天的功夫,整个安南河内附近的官场和民间就来了一场大地震。
  涉及到的官员有高有低,再加上各路豪商,林林总总数百人被抓,再加上这数百人的亲属和牵连构陷的其他人,总数已经近万。
  近万人直接被崇祯皇帝下旨砍了脑袋——偏偏民间的叫好声一片,根本就没有人骂崇祯皇帝滥杀无辜。
  崇祯皇帝表示这波操作很正常。
  正常来说,杀掉豪商其实是好事儿,杀掉官员就是天大的好事儿,民间百姓和读书人,还有其他的豪商们,只会拍手鼓掌叫好而不会跳出来搞事情。
  因为杀掉了官员,官位才会空出来,下级官员才有上升的空间,那些读书人的机会也变得多了起来,商人们也会面对着突然空出来的巨大市场而发财。
  尤其是在安南掌握话语权的读者人和下级官员们联起手来泼脏水给那些被杀的人,还有不停的对崇祯皇帝歌功颂德,民间百姓们很快就认识到,这些贪腐害民的家伙们都该死,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也只有没掌握话语权,或者说不会杀人的蠢蛋来干这种事情,才会搞的天怒人怨。
  再加上锦衣卫在暗中推波助澜,整个安南诡异的出现了无比平静的局面。
  根本就没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搞事情,甚至于都没有人摇旗造反。
  整个安南上下,几乎是所有人都在等,都在等着崇祯皇帝所谓的恩科开始之后可以考中,然后进入国子监之中深造学习,再然后就是成为一方大员。
  哪怕是个正七品的县令呢。
  最起码,有了官身之后,自己这十年寒窗的苦就不算白受,之前花出去的银子也可以见到回本的希望了。
  崇祯皇帝则是失望至极。
  虽然说崇祯皇帝一开始倒也没打算彻底把安南搞的天下大乱,毕竟还要指望着安南这边继续产出粮食。
  可是眼前这种情况也太过于平静了些,甚至于可以说是平静的有些无趣。
  郑主、阮主这两个实际控制着安南的小扑街几乎是没有任何反抗就被弄死了,前国主黎维祺更是死的不如一条狗,而且全家都整整齐齐的。
  如果说这三个人,还有他们的九族都没有引起安南人的动乱,那么这次呢?
  这次可是足足有一万多人!
  然而一万多人的脑袋落地,似乎也没有激赶快安南人的反心,连一个摇旗的都没有,似乎安南人在一夜之间就集体变成了乖宝宝
  原本在永乐年间,还有宣德年间时不断造反的那些人呢?
  现在安南连国主都被宰了,大臣们几乎清洗一空,这些人还不造反,都在等什么呢?
  真给他们的老祖宗丢人!
  这让崇祯皇帝很不适应,同时感觉很无聊,无聊到有些想家了。
  大明现在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虽然锦衣卫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密报送来,可是崇祯皇帝还是想着大明,念着大明,尤其是自己没办法出去操刀子砍人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
  铁路修了多少了呢?皇家学院的那些大佬们,现在在折腾什么呢?还有周皇后和宜妃她们,现在在想什么呢?是不是盼着自己早点儿回去?
  还有剩下吏部户部等等,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实际上,吏部尚书房壮丽和房部尚书郭允厚正坐在一起喝茶。
  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之后,房壮丽才道:“不是为兄不听你劝,而是没办法,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陛下不断的开疆扩土,可是每年科举录取的也只有这么些人,再加上那些被厂卫揪出来的贪腐无度之辈,官员人手已经越发的不够用了。”
  郭允厚皱眉道:“你吏部的官员不够用,我户部又能比你好到哪儿去?虽说这几年国库日渐充盈,然而咱们这位陛下也是个会花钱的主儿,每次一到年尾,老夫的这脑袋就开始隐隐作痛。”
  叹息了一声后,郭允厚又接着道:“可是老夫有什么办法?放不下啊!倘若不把国库看的紧一些,只怕以后陛下花起来更爽快!”
  房壮丽笑眯眯的摆了摆手道:“别劝,老夫知道你在想什么,也知道你要说什么,可是啊,老夫去意已决,你也千万别再劝了。
  不是老夫不想为陛下效力,而是实在是效不动了。
  你知道不知道,仅仅是缅甸和莫卧儿那里,从二品到七品的官员缺口就高达千余人,这几乎是三次科举才能录取到的进士了。
  一次科举两年的时间,三次科举就需要六年的时间了。
  还有,刚刚中进士的生员们还需要在六部之中行走半年的时间来学习,老夫一时半会儿上哪里弄这许多的官员出来?
  就算是加上南京吏部,也根本弄不出来!
  更何况,陛下这回弄到手的远不止是缅甸和莫卧儿,还有安南,安南也需要官员啊!
  虽然说将脱离我大明两百余年的安南收回来是大好事儿,可是官员呢?让老夫去哪里变出来?
  再者说了,老夫已经八十有六了,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啊!”
  听到房壮丽的叹息,郭允厚也不禁默然。
  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房部堂已经拖着身子硬撑到了八十六岁还没有退出朝堂。
  实际上,六七十的时候就已经应该告老还乡去荣养天年的房壮丽不是没有辞过官,只是崇祯元年没敢提,怕被崇祯皇帝给打成东林一党给弄死。
  崇祯三年的时候倒是提了一次,结果崇祯皇帝没允许。
  崇祯五年的时候又想提,崇祯皇帝带兵出去怼人了……直到崇祯十三年,还没得着房壮丽提出来告老还乡呢,崇祯皇帝又一次跑路了。
  也幸好吏部的事情不算是太多,总是比户部要轻松了一些,否则的话,郭允厚都怀疑房壮丽会不会累死在任上。
  实际上,也不仅仅是房壮丽,自己又能好到哪儿去?还有工部的薛凤翔,基本上已经老的快走不动路了,现在更是动不动就告病在家。
  都老了啊,就连“人皆以为谄”的温阁老都已经六十八岁了,大明的朝堂之上,重臣都已经是几十岁的老家伙了,该给后面的人让路了。
  实际上,不让又能怎么样呢?
  一大群六七十,七八十的老朽,就算是再能活,又能活上几年?十年?八年?
  大明现在变化又这么大,变得让人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些老家伙都已经有些跟不上了,再继续强撑着下去,也不过是阻碍了其他人进步的路子,又有什么意义?
  倒不如提前退了下去,或者学习施凤来一样,早早的去海外混个一地之总督,让自己的余生更好过一些。
  长叹了一声之后,郭允厚才道:“罢了,老夫也打算退下去了。如今陛下大势已成,我等再留恋高位,只怕以后拖了陛下后腿,倒不如早些归去,也算是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房壮丽同样心有戚戚焉:“说的是啊。如今大明的摊子太大,你我也都垂垂老矣。
  老夫现在面对着莫卧儿和缅甸那边需要的官员,竟然有些犯愁。这若是说出去,谁能想到这里堂堂吏部天官所说的话?”
  郭允厚正想再次开口,门外却有吏部右侍郎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走到房壮丽身边后才俯身道:“九州岛急报。施总督病总,只怕撑不了多久了,连这个年都未必能撑得过去。”
  房壮丽悚然而惊,起身道:“消息可曾送入阁中了?”
  吏部右侍郎道:“消息已经送入阁中了,想必很快就会送到陛下手中。”
  点了点头后,房壮丽才对郭允厚道:“如今施阁老也撑不住了,他可比我们两个还要年轻一些。”
  郭允厚叹道:“岁月不饶人啊!”
  内阁之中,胡须已经全白了的温体仁也找到了留守在京城,负责来回消息传递的田尔耕:“这个消息,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陛下手上。”
  田尔耕点了点头道:“下官晓得。当初施阁老有拥立之功,又以耄耋之年镇守倭国九州岛,这消息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陛下手上。”
  等田尔耕离开了之后,温体仁再次拿起其他的奏章看了起来。
  然而,越看,心中便越乱。
  施凤来的年纪比自己大了十岁,如今就撑不住了,自己呢?还能撑多久?
  PS:第二批的5份大公鸡已经邮出。顺便推书《重生商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