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寿春

  建安元年七月,骠骑将军张辽上表,朝廷发布诏书,推行科举制,檄文遍传大汉十三州。
  消息传到州郡后,州郡哗然,诸侯震惊,世家豪族汹汹,与之相反的是寒门和贫家子弟,听到不论门第身份,皆可投牒自举,无不沸腾,四方数不清的儒生暗中涌向雒阳,便是自感学识不够没信心报考的也渴盼着到雒阳观看科考盛典。
  第一次科举为时半年,九月县试,次年三月会试,四月殿试。
  此次科举张辽为主考官,考虑到第一次科举,河东、雒阳、并州、青州与关中等张辽掌控之地还好,其他州郡情况复杂,那些诸侯未必会响应县试,所以张辽将县试放在了他掌控的地盘中,无论荆州、扬州、徐州或其他地方,皆可赶到雒阳、关中、河东、青州等地报名参加县试。
  各县均设了考官,张辽又任命四大监考中郎将赶赴四方协调与监察,北方河东与并州是蔡邕任监考,西面关中是钟繇监考,南面荆州、益州、扬州是刘备监考,东面冀州、兖州、徐州则是曹操监考。
  除了四大监考中郎将外,张辽也派出铁骑游走护送其他州郡考生进入雒阳、青州等地。
  会试地点设了两个,一南一北分别在雒阳与河东,名为河南贡院与河东贡院,两处贡院早已在加紧建设中,至来年春季便能建设完毕,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张辽也在辖下各处建设了大批屋舍,供外来考生居住。
  乱世科举实为不易,不出张辽所料,檄文下发后,河东、并州、关中、青州紧锣密鼓准备,曹操的兖州也积极响应,但其他州郡反对声极大,袁绍、袁术兄弟率先发难,指责张辽背祖制,戕世家,有王莽之行。
  这在张辽的意料中,因为他们二人代表的就是世家豪族势力,根基也在于地方豪族与世家,加之二人本来就与张辽有仇,更怀野心,岂能附和他推行科举。
  如果说袁绍与袁术兄弟的唱反调是意料中的话,那其他几个诸侯的反应就让张辽有些失望了。
  益州牧刘璋没有消息,从益州传来的情报看,益州本地豪族极力反对,扶持刘璋上位的正东中郎将赵韪更是坚决反对,刘璋性格本就懦弱,此时哪能坚挺起来。
  荆州牧刘表是同样的问题,荆州世家势力不弱于益州,明里暗里抵制科举,此时的刘表已经是一心求稳,也保持了沉默。
  真正让张辽糟心的是占据徐州的吕布竟然也保持沉默,气得他险些要带兵过去将吕布横扫了,张辽可以理解吕布的难处,这厮在徐州完全是倚重世家,但问题在于这厮暗中与袁术来往颇多,反复无常、胸无大局、爱占小便宜说的就是这厮。
  除此之外,北面幽州公孙瓒,东面自封大将军的陈王刘宠,南面的交州刺史朱符同样无视诏令。
  刚刚在江东立足的孙策倒是响应了张辽,科举制符合孙氏的出身,可惜江东世家力量也很大,孙策本就杀戮过甚,立足未稳,他响应科举制后,世家更是反对他,激起孙策怒气,展开了更猛烈的杀戮。
  如此结果在张辽的意料中,但却是意料中最坏的情况,好在张辽早有准备,推行科举本就不是一日之功,强如隋朝推行科举也搞的门阀离心,政权消亡,张辽早已做好了动用武力的准备。
  不过动用武力也需要契机,张辽也打算将武力行动放在第一次科举完成之后。
  随着九月到来,县试先在各郡县开始,共有考生两千有余,不过大半都出于河东、并州和关中,是河东大小书院和原来长安太学的学子,其他诸侯属地来的学子不多,只有不到两百。
  不过随着县试结束,到了十月中,从其他地方赶来的儒生反而多了起来,他们不一定是参加,大多都是来观望,张辽都安顿他们住下。
  建安元年冬,赶到雒阳的学子对科举制有了深一步了解,又看到张辽照顾周至,安排的住所比很多贫苦儒生的家宅还要好,于是书信四发,招朋引伴,从各地赶来的儒生更多。
  袁绍、袁术等诸侯察知这个情况后,下令手下军士堵截道路,四处捕捉,又以县令禁行,不让属地中的儒生赶赴雒阳。
  ……
  扬州九江郡,寿春县州牧府中,香炉袅袅,琴声悠扬。
  年近四旬的扬州牧袁术坐在上首,眯着眼睛听着琴声,一旁是他的主簿阎象,另一侧是一个中年文士,中年文士身旁还有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
  少年身高八尺有余,猿臂蜂腰,一袭白衣,相貌极为英俊,自斟自饮,神情自然洒脱。
  弹琴的人在一侧帷幕之后,琴声绕梁,委婉连绵,犹如山泉潺潺于幽谷,悦耳动听。
  不过就在这时,那少年突然转头,下意识看了一眼那帷幕,旋即又低头自饮。
  上首的袁术看似闭目假寐,实则一直在打量着少年,看到他转头,微眯的眼睛睁开,拊掌笑道:“人言曲有误,周郎顾,果不其然。”
  那少年正是庐江周瑜,他身旁的中年人是他的叔父周尚。
  周瑜最是精通音律,便是醉酒之中,只有弹琴者有些微差错,他便能察觉出来。
  周瑜当初相助孙策后,便随叔父丹阳太守周尚留在丹阳,几个月前,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又将周尚召回寿春,周瑜便随叔父到了寿春。
  袁术听闻周瑜有才名,又精通音律,为众人赞赏,便将周瑜召来,一边饮酒,一边故意让琴师弹错曲调,看到周瑜果然如传言那般神奇,登时大赞,举杯向周瑜:“公瑾如此精通音律,不如代琴师弹一曲如何啊?”
  周瑜并未起身,而是举杯还礼,洒然笑道:“今日蒙将军美酒盛情款待,瑜已是醉意朦胧,十指颤抖不能自制,恐弹琴不成,反成笑柄,望将军见谅。”
  无论男女,美貌总是占据优势的,袁术虽被周瑜拒绝,但看他如此洒然,心中全无怪罪,反而喜欢,生了招揽之心,又举杯道:“公瑾既是醉酒,弹琴便罢,吾听闻公瑾颇有武艺,又知兵略,欲以公瑾为校尉,不知如何?”
  听到袁术出言招揽,竟以年方弱冠的周瑜为校尉,周尚不由动容,看了周瑜一眼。
  周瑜却是看不上袁术,他在寿春已经呆了几个月,对袁术的为人、胸襟和韬略皆不以为然,心中只是想着与发小孙策干一番事业,此时听闻袁术招揽,知道以袁术的睚眦必报,明着拒绝肯定招祸,眼睛一转,忙抱拳道:“将军厚爱,瑜受宠若惊,只是自感才德不足,更无行军作战之术,入了军中恐坏将军大事。”
  袁术看到周瑜竟然拒绝,登时皱起了眉头,双目如电,盯着周瑜。
  周瑜神情自若,接着道:“瑜听闻居巢长为贼所害,如不见弃,瑜愿为居巢长,磨砺本事,方能为将军效力。”
  袁术一听周瑜不是拒绝自己,而是自请从县令做起,仍在自己手下效命,登时转怒为喜:“好!好!如此公瑾便先做居巢长,熟悉事务,过些时日,吾再重用。”
  周瑜微笑抱拳:“多谢将军知遇之恩。”
  袁术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