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俘中

  第330章
  秦凤仪发现, 人真的不能将话说的太死。
  当初, 秦凤仪出京就藩, 心里是咬牙切齿的想, 再不回京城那等恶心地方了。结果, 这才三年, 就要回去了。
  倒不是秦凤仪把生母的事放下了, 只是,秦凤仪纵不是个会为自己低头的人,但, 如今就藩南夷,他主政一方,也颇有成绩。不过, 秦凤仪亦清楚自己处境不妙, 要是他自己,秦凤仪再不能回京城的, 他此生根本不愿意再见到景安帝。只是, 现在除了他, 还有大阳, 还有大美。有了儿女, 顾忌的事情就多了,便是秦凤仪也明白, 要想给儿女谋得个安全的未来,最安全最稳固的法子并非称霸南夷, 而是得到北面儿那张椅子。
  不论是抢, 是夺,他都要得到。
  秦凤仪一向不是个矫情性子,想明白这一点,他也没什么惭愧之意。惭愧个毛啊,做爹的人,能叫儿女以后战战兢兢的看人脸色过活吗?秦凤仪一向是为父则强,他回凤凰城前还是叫着傅浩、冯将军、严大姐、阿金来把信州城的事安排了一回,秦凤仪道,“信州落入咱们的手里,桂州的山蛮没有不来探听消息的,就是现在城中的山蛮,没准儿也有漏网之鱼,你们都留些心。把信州守住了、守好了,待我回来,咱们再商量收复桂州之事。”
  另则私下把织金凤凰纱的事告诉了傅浩,令傅浩留意孔宁,之后,秦凤仪便带着大舅兄、张羿、阿花族长等人回凤凰城了。
  回程的路上,秦凤仪无甚排场,不过,大阳提早就坐着花车带着城中官员出城迎接他爹啦。秦凤仪见肥儿子板直着小身子坐在香气喷鼻的花车上,心下大乐,过去就把儿子抱了起来,章颜赵长史带着诸官员上前行礼,贺殿下大胜归来。秦凤仪笑道,“不必多礼,咱们回府说话。”进城前,王驾大开,气派十足的进城。城中人已是听闻亲王殿下大胜山蛮,收复信州之事,不少商贾百姓都出来沿街欢迎大胜归来的亲王殿下与将士,秦凤仪坐着自己的照夜玉狮子,同街两畔的百姓挥手致意,于是,百姓们越发欢腾,无数的绢花与鲜花投向亲王殿下。兵部侍郎跟在秦凤仪身畔,也很荣幸的被女娘们的花海笼罩起来,虽然面部依旧严肃,心下却很是有些受用,想着南夷虽是个小地方,但称得上民风淳朴啦。
  直待秦凤仪回到王府,街面儿上依旧流传着亲王殿下威武大胜的各种事迹传。
  秦凤仪回府后,抱着儿子到议事厅先与诸臣说话,秦凤仪打了个大大的胜仗归来,大家俱是欢喜。照例先恭贺了殿下一回,秦凤仪道,“信州并不难打,难的在后头,得守住了,守好了,信州的百姓臣服朝廷的教诲,这才是不枉收复信州之功。”
  先听章颜、赵长史等人汇报了近一个月来的工作,除了兵部侍郎过来之外,便是各地组织人手学习纺织之事,余者,并无要事。秦凤仪则是表扬了章赵阿泉族长等人一月来的这城之功,另外,便说了说信州之战,便打发大家下去歇着了。
  秦凤仪一路小跑扛着儿子到内宅,大阳乐的小脸儿红彤彤的,李镜与秦太太秦老爷迎出来,见父子俩这般,俱是脸上带了笑。秦凤仪见着媳妇,见着他爹娘,心下十分欢喜。李镜一向性情内敛,秦太太却是有啥说啥,见着儿子,高兴的了不得,道,“你打胜仗的事,我们都知道啦~我儿,真是威武!”
  “小意思小意思啦~”头一遭打仗便是大胜,还得了信州之地,秦凤仪虽然觉着山蛮比较好打是真的,但心下也不是不得意,尤其秦凤仪素来爱显摆的性子,听他娘这样赞他,顿时得意到了十分。
  秦老爷也道,“一州地盘儿,哪里是小事,寻常人再没这样本事的。”
  “嘿嘿嘿,虽然爹你说的比较夸大,不过也有理。”秦凤仪笑嘻嘻地,问李镜,“媳妇,想我没?”
  李镜笑,“能不想么?”
  一家子高高兴兴的回屋说话。
  秦凤仪看过宝贝闺女,大美这些天没见她爹,都有些不认得她爹了。秦凤仪狠狠的亲了闺女两口,大美严肃的瞪着她爹瞧了一会儿,转头找她哥儿啊啊啊的说起外星语来。大阳很会给他妹妹翻译,跟他爹道,“大美见着爹,很高兴哪。”
  秦凤仪便美的冒了泡儿。
  当天傍晚,一家子吃过团圆饭,秦凤仪方跟他媳妇说起去京城献俘之事。秦凤仪问,“你觉着如何?”
  “自是当去的。”李镜道,“辛辛苦苦的打下信州,又正赶上回京陛见的日子,何况,活捉山蛮王,正是一桩大事。”
  秦凤仪道,“那咱们便回去一趟。”
  先跟媳妇商量定了,秦凤仪第二日方与近臣商议,简直无一人反对,甚至,章颜等人私下更加希望秦凤仪能与陛下关系缓和一二方好。只是,大家都知道秦凤仪的性子,没嘴上说出来,不然,怕秦凤仪会翻脸。但,对于秦凤仪加京献俘之事,那是一千个支持。
  秦凤仪有这样远胜诸皇子的才干,出身亦正的不得了,凭什么不叫陛下知道呢?非但要叫陛下知道,还要百官知晓才是!
  于是,大家简直是举双手双脚的支持啊!
  秦凤仪便开始商量跟他回京的人选,秦凤仪想把大舅兄带回去,李钊也想回去,只是眼下信州那里刚打下来,一些武器后勤供应,都要李钊这里盯着。方悦那里也离不得,囡囡刚有身孕,而且,现下
  海运、漕运的事,再有各州县过来学习纺织的事,方悦亦抽不开身。秦凤仪问了问方小弟的意思,方小弟自从来了南夷,秦凤仪惯常不养闲人,就把方小弟放到了范正那里打下手,方小弟眼下也没空。后来大家商量着,秦凤仪带了赵长史,亲卫将领便是潘将军,亲卫带上两千人,然后,携老婆孩子,还有大公主一家回京。
  另则,此次信州之战的战功单子、抚恤单子,各将领汇总到傅浩那里,一并呈上。
  如此,二月底,秦凤仪便带着家小、大公主一家、与兵部侍郎、诸多亲卫、以及战利品,回京陛见兼献俘。
  一路行程不必细谈,相较于三年前就藩时的行路难,起码出南夷的路十分顺利,待至浙地,自临安走京杭大运河,一路直上京城,用时不过二十余日。
  朝廷提早接到了镇南王回京陛下献俘的折子,景安帝大喜之余,令二皇子带着其他几位皇子,另则礼部官员到码头迎侯。待秦凤仪大公主一行到达码头,诸人各见其礼,秦凤仪哪里好让卢尚书行大礼,连忙双手扶住要行礼的卢尚书,笑道,“卢老头儿,可别这样啊。”
  卢尚书以往对秦凤仪很有些意见,当然,就是现在,秦凤仪的性情,卢尚书也不是就没意见了,这不,还说呢,“陛下命臣等恭迎殿下凯旋回京,殿下免臣等大礼,还请殿下称臣的官职。”卢老头儿是什么意思啊!
  “好,卢尚书。”秦凤仪摆摆手令其余官员平身,与几位皇子说话,二皇子、三皇子、六皇子与秦凤仪关系一向不错,如今又见着大公主,自然是人人欢喜。
  码头上风大,秦凤仪令潘琛将俘虔的信州山蛮王一家安全护送上车,之后便让媳妇带着儿女乘车,他骑骏马,与诸皇子一道进宫献俘。
  大阳一惯爱热闹,要求跟他爹一道骑马,秦凤仪这性子,不要说他儿子要骑马了,就是骑他,秦凤仪也从来没一个“不”字啊。李镜令小方给大阳加了件小毛斗篷,秦凤仪便将儿子搁怀里坐着了。大阳这样一折腾,阿泰见了,也要跟他爹骑马,张羿无法,只得一样把儿子带到马上。明明就一前一后,大阳与阿泰俩人仿佛隔着三五百里一般,一个朝后喊,“阿泰哥——”,另一个朝前喊,“大阳弟——”
  张羿与儿子道,“大阳他们就在前头,别喊了,又没走远。”
  秦凤仪在前赞儿子,“喊得好!”
  大阳喜滋滋地,“爹,我觉着我嗓门儿更大了!”
  “爹也这么觉着。”
  秦凤仪与大阳介绍着几位皇子,这论起来都是大阳的叔辈,大阳一向嘴甜,叔叔啥的,叫得响亮。大阳还感慨,“爹,咱家亲戚可真多啊!”逗得人又是一乐。
  待进了城,因有献俘之喜,京城百姓亦是爱热闹的,永宁大街两畔俱是看热闹的百姓,大阳在南夷可是经常跟随他爹出席这样巡.游场合的,见人人都在看他们,大阳自斗篷里伸出小胳膊小手的,跟街两边儿的百姓摇着小手打招呼。主要是他爹在京城有神仙公子之名啦,后来还有秦凤仪离奇身世,于是,愈发得女娘们青眼。如今秦凤仪回京献俘,不说出来看热闹的,便是那些仰慕秦凤仪的女娘们听闻神仙公子回京,便不晓得有多少提早在街两畔的茶馆饭庄的定了位子,提前等侯。如今见到神仙公子依旧是跨骑骏马,头带金冠,神采飞扬,引人遐思,不少女娘们投下绢花、绣帕、玉坠、香包,三皇子还说呢,“这都好几年了,还有这许多女娘记着你哪。”
  秦凤仪笑,“可见尚未年老色衰。”
  六皇子打量了回山蛮王,骑马过来,听见秦凤仪这话,险没噎着。六皇子瞧着一只手挥不过来,两只手都在忙的大阳道,“大阳真是越长越像皇兄了。”
  秦凤仪险没给六皇子这声“皇兄”给呛了,六皇子偷乐一回,便在秦凤仪身畔打听起平山蛮的事来。秦凤仪回京城的心情并不好,只是,他好歹做了三年藩王的人了,并不露出形色,而是故意捏着架子逗六皇子,“你还小呢,这些打打杀杀的事,不是小孩儿能听的。”
  六皇子最不喜别人说他小,连声不依,“谁说我小了,我都十好几了。”
  大阳闻言回头,奶声奶气的道,“是啊,我也不小了,我都三岁了~”
  六皇子:……
  大家一路叙些闲章,便在街两畔的百姓的热闹声中进了皇城。
  秦凤仪要去太宁宫陛见,大阳便跟着母亲带着妹妹去了后宫。秦凤仪一走三年,当初景安帝直接快刀斩乱麻的将秦凤仪打发到了南夷,人人都以为,秦凤仪哪怕命好,也就一辈子终老南夷了。结果,这几年朝中何时少了南夷的消息,似乎秦凤仪去了南夷,也将全朝人的目光带到了南夷。且不说一去便修建道路码头,重建城池之事,如今竟还有了战功,这不,还抓了个山蛮王来京献俘。
  不都说南夷是官员们官场生涯的终结站吗?也不晓得怎么秦凤仪硬是从南夷发达了!
  秦凤仪回朝献俘,景安帝平常办公的场所都是暖阁,此时却是要在正殿召见秦凤仪,以示郑重。而此刻,在这太宁宫的正殿之中,又不知多少人翘首以待,不知有多少人心思莫测。但,在秦凤仪踏进太宁宫时,整个太宁宫似乎在这一瞬都被点亮,明明几位皇子亦是皇子之尊,纵二皇子一向老实低调、六皇子年纪尚小,暂可不论,但,三皇子这样平日间极有皇子气派之人,在秦凤仪身畔时似乎也被遮去了往日气势,一时黯淡了几分。众臣只见秦凤仪一身玄色皇子服饰进入殿内,他并没有走得太快,不过与二皇子三皇子并行,但,似不知不觉间,诸皇子已不自觉成拱卫之势。秦凤仪那种天生的耀眼,实权藩王的威仪,混合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落入诸臣之眼。
  同样的,亦落入景安帝之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