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鬼车鸟
金蝉子低头沉思了一下打发丞相回去了,自己继续留在金光寺找线索,临走的时候告诉丞相等到自己找到佛骨舍利子之后,自然会去找他的。丞相离开之后,孙悟空从高
高的塔楼上跳了下来,来到金蝉子身边对他说:“师傅,这座塔楼我都看遍了,没有发现什么痕迹,除了楼顶上有几个脚印之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孙悟空没有什么发现,是在金蝉子的意料之中,他现在知道,偷盗佛骨舍利子的绝对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妖兽。金蝉子若有所思的问孙悟空:“悟空,你听说
过有什么妖兽出现的时候会天降血雨吗?”
孙悟空眼珠子滴溜溜乱转了一通,猛的开口道:“师傅,你说的是鬼车?”
“没错,就是鬼车。你看这地下结了厚厚的一层痂,就是血雨干了之后形成的。”金蝉子看着孙悟空,眼神里面尽是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鬼车又被称作为九头鸟,因为在夜间行走的时候,会发出类似于车辆碾压过的痕迹,故名鬼车。根据以往的典籍记载,鬼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出没在人间,每当他
出现的时候总会天降血雨。这种血雨通常都被人们视作事大凶的征兆。根据典籍推断,金光寺的佛骨舍利子被盗走,恰巧那天晚上祭赛国有天降一场血雨,肯定和鬼车鸟有渊源。便偷盗走佛骨舍利子的不是鬼车鸟,也一定和鬼车鸟有一定的
关系。只要确定了这个方向,那么搜索的范围就小了很多。
“师傅,既然知道和鬼车有关系,那咱们该去哪里寻找他的下落?”
“先不急,容我好好想想。”金蝉子虽然嘴上说好好考虑考虑,实际上是掏出《西游记》查看一下,这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劫了。还真别说,真的被金蝉子找到了,根据《
西游记》的记载,祭赛国金光寺里的佛骨舍利子是被一个九头虫偷走了。这九头虫还和金蝉子有一丝渊源,他的老丈人正是碧波潭的万圣龙王,上一次金蝉子正是跟随着万圣龙王护送珍珠的队伍潜入天庭的,严格来说他还要感谢万圣龙王。《西游记》中记载,九头虫是一个有大神通的妖怪,让孙悟空还有猪八戒吃了不小的苦头,最后还是在二郎神还有梅山六圣的帮助下才把他打走。即便是在众人的围攻下,
九头虫也没有被众人除掉,而是趁机逃往的北海。看到这样的结果金蝉子十分的惊讶,虽然《西游记》里轻描淡写的将结果写得出来,但是金蝉子知道这其中一定经过了一场恶战,且不输孙悟空一个人,就有通天彻地的本领,再加上天庭的头号战神二郎神,杨戬的帮助下还是没能将九头虫捉住,足以说明九头虫神通广大,实力超凡。为了这么大的力气,还是让九头虫逃到了北海,但是
孙悟空和杨戬都没有去追,这这样的结果就值得深思了。收起《西游记》,金蝉子略微一沉思,打算去会会这个九头虫,不管怎么说,他已经答应祭赛国的丞相要将佛骨舍利子拿回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到一定要做
到。金蝉子开口对孙悟空说:“悟空,跟我去一趟翠云山芭蕉洞。”
“啊!师傅,咱们不是刚刚从牛魔王那里出来吗?难道这偷走佛骨舍利子的人跟牛魔王有关系?”孙悟空十分不解。
“不是,我去找老牛打探一下消息。偷走佛骨舍利子的不是他,但是他知道一些线索。”孙悟空听完急忙唤出筋斗云带着金蝉子,重新回到翠云山芭蕉洞。来到芭蕉洞附近之后,金蝉子和孙悟空双双隐去了自己的身形,然后掏出传音海螺在里面呼唤牛魔王,
报告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牛魔王速来相见。金蝉子在传音海螺里面口气比较着急,也没有具体说什么事情,牛魔王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金蝉子才会在这个时候呼唤自己联盟赶过来见金蝉子,来到以后却发现金蝉子和孙悟空正躺在草地上,悠哉悠哉的晒着太阳自己累的呼哧呼哧的气喘吁吁。牛魔王一屁股坐在地上,没好气的对他们说:“我还以为你们找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慌慌张张的就出门了,你们可到好,自己在这里悠闲的晒太阳。”
“嘿嘿,老牛别生气嘛。我们找你来还真的有要紧事情,你对碧波潭万圣龙王的那个入赘的女婿熟悉吗?”金蝉子跟牛魔王开了一句玩笑之后,立马进入正题。从魔王低头思索了一番,金蝉子口中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他朋友众多,像碧波潭万圣龙王女婿这样的小人物还真的没有记在心上。等了老半天,牛魔王才将一个形象和金蝉子口中的人对上号,他挠了挠脑袋,对金蝉子说:“见过几面,但是没有深交。他那个女婿整天神神秘秘的,也不经常出来露面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他非常疼爱万
圣公主,就是万圣龙王的女儿对她言听计从。”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金蝉子又带着孙悟空火急火燎的离开了芭蕉洞。乱石山,碧波潭里,翠云山并没有多远的距离,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会儿就赶到了。来到碧波潭之后,金蝉子和孙悟空直接遁入到碧波潭潭底,金蝉子之所以敢这样明目张胆的党进碧波潭是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孙悟空的实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相信以孙悟空一己之
力就可以制伏九头虫。进入碧波潭底,二人游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万圣龙王的龙宫。这碧波潭虽然在上面看起来并没有多大,但是进到潭底之后,确实别有一番洞天,下面的水域宽阔的很,怪不得万圣龙王有资格让王母点名送珍珠。如此看来,万圣龙王的家里确实比较丰厚,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