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楚襄似乎甚是喜欢她越来越依赖自己的模样,每一次主动靠近都令他心胸舒畅,若她并非身体原因才这样,或许他会更加欣喜,思及此,他将狐毛大氅扯过来罩住她,又吻了吻她的额头才道:“傍晚就能到达王都了,等进了宫让陆明蕊来给你瞧瞧。”
这一路奔波劳顿,他始终还是放心不下她的伤,等安定下来且得给她好好调理一下,可别落下什么内疾才是。
岳凌兮倒不似他这般在意自己的身体,兀自垂首把玩着他衣襟上的红宝石纽扣,有些心不在焉,粉颈就这样从狐毛中露了出来,凝脂白玉一般惹人心动。
“兮兮,我在同你说话。”
楚襄容不得她在这个问题上敷衍了事,剑眉微微一沉,声音亦严肃了些,岳凌兮这才抬起头来看着他,轻轻吐出几个字:“都听您的,陛下。”
说归说,却是没往心里去,只因想的念的全是岳家的案子。
黎瑞,她定要会一会他。
岳凌兮拢眉沉思,却不防落入了楚襄眼底,他一看便知她没有上心,多半还在担忧即将到来的大事,他扳过她的脸刚要开口,谁知前方飞驰的骏马突然扬蹄长啸,车厢被掀到了半空中,紧接着座下就传来了木头断裂的声音,危急关头,楚襄抱着岳凌兮箭一般射了出来,在雪地里滚了好几圈,最后停在了山脚下。
“陛下!”
这场变故来得猝不及防,岳凌兮在晕眩之中隐约听到了一声闷响,而今睁眼一看,边上竟有块半人高的山石,她唯恐楚襄撞到了哪里,立刻手脚并用地从他怀里爬了出来,膝盖蹭着薄冰滑了好几次,甚是狼狈,下一秒,一只铁臂忽然箍住她的腰将她带了起来。
“我没事。”楚襄见她脸都白了,又再度说道,“别怕。”
岳凌兮僵在那儿,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停了,好不容易缓和过来又去摸索他身体的各个部位,楚襄稍稍低头,一缕赤红从视线中划过,还在不断地染红他的前襟和袖口,他眸光一紧,倏地擒住了岳凌兮的手。
“兮兮!”
一声低喝之后岳凌兮猛然停下了动作,睁着那双空洞的乌眸看着他,似是惊魂未定,他安慰地抚过她的后颈,然后扯出丝帕裹住了她流血的手,轻微的刺痛感传来,她终于找回了原有的镇定,尔后蓦然回头望向了道路中央。
白茫茫的雪海峻岭之中不知何时出现十几名黑衣人,正与影卫激烈地厮杀着。
这都到了京畿重地了,居然还有人胆敢来刺杀他们!
心底的震惊和愤怒还未压下去,身侧忽然袭来一道凌厉的剑气,楚襄眼明手快地揽住她的腰,足下生风连挪数步,剑气击中了山石,砰然一声过后留下了刀刻斧凿般的印痕。
后面还有人!
眼见四名蒙首遮面的黑衣人围了上来,而流胤还被困在另一边脱不开身,岳凌兮便有意识地往后退,想给楚襄留出撤离的路线,楚襄脑袋后面却像是长了眼睛一般,看也不看就把她重新抓回了身旁。
“好好呆着。”
一句话切断了她所有的退路,就像之前在边关一样,她让他独自撤离,他却固执地带着她跳了东漓江!
明明是同样的局面,她为何不能像当初那么淡然?
岳凌兮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打起万分精神注意着黑衣人的一举一动,以免造成楚襄的负担,而楚襄的左手一直护在她身侧,纵使对面刃光逼人,杀意满满,他仍然从容不迫。
“兮兮,跟着我别乱走。”
楚襄低声嘱咐着她,话音刚落,黑衣人脚下一蹬,携着凌锐的寒光欺上前来,剑尖直指手无寸铁的楚襄,看都没看他边上的岳凌兮。楚襄冷冷勾唇,仿佛正中下怀,旋即闪电般挥出一掌,只听咣当一声响,长剑应声而落,其他三人已然逼至眼前。
说时迟那时快,楚襄拉着岳凌兮侧身退离了半步,一抹银白紧挨着眼角擦过,挑起几根青丝零落风中,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形岳凌兮却连一丁点儿声音都没发出,只是屏气凝神地跟在他身后,抹了把睫毛上白绒绒的雪花之后又继续谨慎地观察着局势,以备随时躲闪。
黑衣人一击未中,正欲再次袭来,岂料楚襄骤然扫起了那柄长剑,耳旁嗡声犹在,白光已穿膛而过,黑衣人重重地仰面倒下,再无声息。
剩下的三个人看见同伴被如此迅速地解决掉了,一时惊骇至极。
这种宽刃重剑他们都是训练已久才能挥舞自如,楚襄居然轻而易举就扫了起来,还是用内力隔空操控,身为一朝天子,谁能想到他的武艺竟高深到这种地步?
三人都不敢再小觑他,扭头看了眼那边已经居于下风的同伴,再度冲了上来,楚襄袖袍翻飞震开二人,旋即反手拔出地上的武器挡住了刺向自己的那一剑,只见寒芒连闪,刹那间拆了数十招。尔后那两人又似软泥般粘了上来,剑尖却指向岳凌兮,似乎有意分散楚襄的注意力,楚襄及时错身过来挡住,顺势压下手中重剑,所到之处犹如盘古开天,劈山断流,黑衣人以剑相抵,无不摧折。
精钢重剑,落雪无声,在这一瞬间的静寂之中,流胤已经带人前仆后继地奔了过来。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抬高手臂亮出了几个手指粗细的洞眼,下一刻,十几支绿莹莹的短箭疾速射向了楚襄!
因是三面夹击之势,乍一看去竟无处可躲,岳凌兮骇极,猛地蹿上前去挡在了楚襄面前,电光火石间,楚襄倏地扣住她的腰往后疾闪了数米之远,就在箭矢即将尾随而至的时候,流胤及影卫突然从侧面突上前来,像张密实的网一样挡住了他们,随后叮叮当当一阵脆响,箭矢全部被击落在地。
黑衣人见状不对,落荒而逃。
危机解除,楚襄却是面色铁青,攥住岳凌兮的手腕就发难。
“那箭淬了毒,你冲上来做什么?万一我没有拽住你,你已经横尸当场了!”
岳凌兮刚刚缓过神来,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暴跳如雷,怔愣须臾,不由得轻问道:“流胤他们挡得,为何我挡不得?”
她倒还有理了!
楚襄怒上心头,口气越发不善:“是,你比他们都要尽职尽责,用不用我颁个锦旗给你?”
岳凌兮听不出是反话,还回道:“陛下,忠君尽职是我的本分。”
楚襄气得额角直抽,恨不得把她按在膝上里揍一顿,可一看到她大雪盖身发丝凌乱的模样又心生不忍,只得压下火气耐着性子道:“兮兮,要忠君先得爱君,明白吗?”
“陛下,我爱您。”
她爱个鬼!
如此轻快利落的回答所包含的意思楚襄想都不用想,定是与他心目中的定义差了十万八千里去了,他揉了揉眉心,只觉脑仁儿一阵阵地抽着疼,再一抬眼,岳凌兮就杵在那儿看着他,眸光清澈不含一丝杂质,他终是不忍见她待在冰天雪地里跟他扯这件怎么也扯不清的事,于是反手拽下背后的大氅往她身上一扔,把她往回赶。
“回车上去。”
马都倒下了,车也摔得四分五裂了,哪里还有地方可回?
岳凌兮看着不远处那片狼藉,又瞅了眼楚襄的脸色,决定不跟他说这件事,攥紧大氅默默地走了。
流胤那边也已经清理完毕,影卫从黑衣人的尸体上搜出了几块令牌,纷纷递来给楚襄过目,楚襄仅仅瞟了一眼就挥手让他们撤下了,神色冷沉未置一词,流胤见状,上前低声问道:“陛下,黎瑞此人实在丧心病狂,死到临头了还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是否要卑职派人回去让裴大人立刻将他抓捕归案?”
“不急。”楚襄冷冷一扯唇角,淡薄如水的话语中暗藏着凛冽锋芒,“朕且看看他这困兽之斗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歇。”
流胤心神领会,不再多言,径自退下准备车马去了。
第55章 议政
雪霁初晴,巍然雄伟的王都露出了原有的模样,层层琼华融化成水,无论是擎天高阁还是十里漫道皆是一片湿滑透亮,显得崭新又干净,令人神清气爽。
不过那些行驶在内皇城大街上的马车却不似平日那般悠闲,短短一炷香的工夫已经接连过了数十辆,里面坐的全是朝中显贵,素来懂分寸的家仆挥鞭叱马的声音也重了一些,气氛似乎格外肃厉。
也难怪他们紧张,今天的朝议不再由宁王主持,而是离宫数月的皇帝陛下。
虽说宁王监国向来一丝不苟,这段时间里内外诸事皆安排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但就魄力而言终归还是差了点,所以难免有人懒散怠慢。如今皇帝回来了,前脚才进宫,后脚就令中书省下了三道驳迁罢黜的诏令,如此雷厉风行且又明察秋毫,令一班臣子敬畏不已,所以对这次朝议他们个个严阵以待,唯恐有失。
辰时初,朝臣齐齐列于太和殿前,山呼万岁,浩荡不歇。
楚襄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袭金章玄衮衬着冷峻天颜,隐隐透出难以逼视的压迫感,尚未开口就已让殿外那群青衣散官汗如雨下,直至礼毕,内监宣示群臣可具表上议,衣物的窸窣之声盖过了殿内的冷寂,这才令人缓了口气。
很快,殿内众臣都进入了状态,首先被提起的是北境军备延误之事。
楚钧第一个出列,长身立于阶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启禀陛下,臣之前就军备之事与定国候来往商议不下五次,次次皆受他推托搪塞,以致运送进度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西北边防的巩固,臣特此上奏,望陛下治其贻误军机之罪,以儆效尤!”
朝臣们甚少见到他如此犀锐地抨击某人,不禁都窃窃私语起来。
“臣附议。”夜言修从低头交耳的人群中走出来,手持玉笏躬身道,“定国候自袭爵以来便消极怠政,罔顾圣谕,此次更是拿西北数万名卫国将士的性命在开玩笑,臣以为若是放任自流定会酿成不可预估的后果,亦会教将士们寒心,所以臣恳请陛下削其世袭爵位,并改换他人执掌北境诸军。”
如此一说,此事便涉及到军权及北境百姓的安定问题了,当下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陛下,孟氏执掌北境多年,一向安稳宁和,此次或许是意外之失,倒不如先行小惩大诫,以观后效。”
纪桐这番话没有那么激进,亦有可取之处,一时间获得许多人的赞同,然而楚襄却一直没有发话,长指时有时无地敲击着盘龙扶手,一派闲适,尔后慵然地靠回了椅背上,宽袖蔽膝顺势而落,末端卷起暗红色的浓云,就像殿中烧得红通通的火盆一样,灼目灼心。
这种反应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有人想到孟家与太上皇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猜测楚襄是顾及这一点才没有表态,于是便顺水推舟地打出了感情牌。
“陛下,早年先皇拨乱反正,孟家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若仅凭军备一事就施行如此严厉的处罚,恐怕会教人寒心……”
“寒心?”楚襄削薄的唇角微微一扬,吐出一句令人胆裂魂飞的话,“你的意思是朕兔死狗烹?”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说话的人一下子扑倒在地上,脸白如纸,股颤不已。
“臣……不敢。”
即便先前他想借此为孟博开脱,楚襄这么直白地说出来了,他又如何敢再坐实这一点?
先前还看不清局势的臣子此刻都反应过来了,不禁暗骂自己迟钝——陛下早有问鼎天下之心,此前与西夷开战便是最好的证明,如今重兵齐压边陲,已是蓄势待发,他又怎能容忍被区区一个孟家搅乱了计划?
当真是错得彻底。
裴元舒、顾临武等内阁老臣一直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语不发,因为他们比谁都明白,数万将士与边关百姓的安全比皇室的声名更加重要,陛下深知这一点,太上皇亦然,莫说陛下会为了太上皇而宽宥孟家,便是太上皇自己都不会。
一片寂然之中楚钧撩起衣摆跪下,肃声道:“恳请陛下治罪!”
夜言修、裴昭等人纷纷附和,一同跪在了殿前。
位高权重的阁老们不出声,年轻才俊又几乎全都偏向了一边,还有几名能言善辩的御史将孟博的罪状整个数落了一遍,如此情形之下,再无人敢多言。
楚襄望着阶下群臣,修眸略略一挑,溢出的光泽竟比玉砖雪瓦还要冷上几分。
“传朕旨意,定国侯孟博矫行罔上,贻误军机,故此贬为庶人,其麾下北地军重新整编之后由骠骑将军彭征代朕执掌,若有哗变不从者,一律格杀勿论!”
“是,臣等谨遵上谕!”
众人齐声说完,又见他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有意替孟博求情的人,仿佛千山陡岭之中斜伸而出的冰棱,刺得人浑身透凉,连殿中盛燃的炭火都成了摆设。
“拖出去,杖责二十。”
闻言,那人猛地一颤,怎么都没想到宽仁示下的皇帝会当庭施以杖刑,眼看着几名禁军已经携着森森寒气走到身边,他不禁心下一凉——流胤训练禁军的手法是众所皆知的,如果真要被他们按在冰天雪地里打上二十大板,恐怕要去了半条命!
然而在列的大臣里没有一个敢为他求情——处置逆臣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他竟敢隐喻今上凉薄,说不准就是孟博在朝中的眼线。
少顷,穿着一身冰冷盔甲的禁军已经将他左右挟住,一个用力便提出去了,他口中连呼陛下恕罪,却已毫无作用。
随着声音远去,朝堂中出现了短暂的肃静。
议政之初就发生了这种事,许多臣子都暗自猜测,只怕今天的朝议是要波澜不止了。
果不其然,在各项例事讨论完毕之后,御史大夫陈其真毅然出列,朝这暗潮汹涌的深水里投下了一块巨石,惊起千层浪。
“陛下,臣有本要奏。”
楚襄略一拂袖,道:“准奏。”
陈其真目视前方,不卑不亢地说道:“臣欲弹劾工部尚书黎瑞受贿渎职、圈党滥权之罪,具体情状皆已上书奏表,还请陛下过目。”
他咬字极为清晰,在场的所有臣子都听得一清二楚,当即就有人变了脸色。
御史台乃是百官之舌,地位清贵,开辟言路,虽说本就该履行监察弹劾之职,可御史大夫当庭直指一部之长犯下多项重罪,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文武百官莫不惊讶失声。
楚襄对此却毫无异色,命内监取了奏疏上来细览片刻,尔后掀眸一扫大殿,沉声道:“黎瑞何在?”
有人回道:“启禀陛下,黎大人告病在家,已经多日不曾上朝。”
“那便不必来了。”楚襄蓦然将厚厚一本奏疏掷到了玉阶下,折页纷扬,里面的内容就这样大敞在众人面前,“朕请他去刑部喝杯茶。”
寥寥数语,宛如斗雪寒霜般迫人,瞬间将这座温暖的大殿化作千里冰封的北境,鉴于之前已经有人被处刑效众,此时没人敢再去触虎须,只好把目标转向了陈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