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听要签合同有的人就不愿意了:“婶子,都是一家子,我们干活你还不放心,还要签什么合同的。”
盼盼微微一笑:“签了合同, 我们大家都放心,我把布料交给你们也就不怕活做不好,你们帮我做了活,也就不用害怕拿不到工钱。”
盼盼给出的加工费不低,自然有人愿意做,不过是多签一份合同,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就如盼盼说的,双方都有保障。想明白这些的,就涌到前面听着刘静说具体的要求。
盼盼又看了几个人做出的样品,确定合格的,就和大家签了合同,领了布料。有些人却觉得盼盼要求苛刻,观望了一会就离开了。对这些盼盼丝毫不在意,合同是必须要签的。
村里这些人和她只是合作关系,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去约束她们。床品的尺寸都是有要求的,如果出现了偏差,整套商品就作废了,不签合同的话,她的风险就太大了。
除了缝纫工,盼盼又找了两个裁剪工,两个打包工,这样一来基本上网店的出货就能保证了。
这么大的动静,杨爱红不可能不知道,她急匆匆地来找盼盼:“立东媳妇,你找这么多人帮着加工,我也可以跟着做吧。”
这次盼盼倒是答应的干脆:“行,大姑,你想帮着加工也没问题。大家伙都是按要求来的,我也不能明着给你开后门。那边有一小块布料,你按照我们的要求先做出来我看看。”
杨爱红自然不愿意,可屋里这么多人看着,她也不能硬来。只好按照盼盼说的,拿了布料在缝纫机前面坐下,刘静凑过来给她说了尺寸,杨爱红缝纫机踩的飞快,一块布料很快就做好了。
盼盼接过布料看了两眼,有些为难地说道:“大姑,你看,你这线匝的弯曲不直的,这还有好几个疙瘩,这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杨爱红这个年龄的人结婚的时候,都会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可是她们大都只是会些简单的缝纫,平时补个衣服,做个鞋垫也是自家用的,手艺并没有多精细的。
这会盼盼这么说了,杨爱红脸上也挂不住。尤其是盼盼把做好的样品拿过来递给她看,一屋子的晚辈盯着,她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盼盼给她找了个台阶下:“大姑,我知道你是怕我这里忙不过来,想跟着帮一把手。可你这么大年龄了,我也不能看着你受累呀。现在有这么些人都来帮我,你就放心在家里看看孙女,享享清福就行了。”
屋里的小媳妇也有跟着附和的“就是,姑奶,我婶子这里的活我们帮着做就行,您就别跟着操心了。”
杨爱红脸色虽然不好看,也只能顺势应了下来:“行,我不管了,你们忙吧。”
人手够了,网店的出货也就跟了上来,一个冬季盼盼店里的销量稳步增长。尤其是进了腊月,更是迎来了一个高峰。
销量高了,盼盼采购原料也就大胆下单了,这一批的布料就是在市里的面料厂采购的。接待她的还是那个王姐,王姐没想到盼盼的生意发展的这么快,更是热心的帮着盼盼申请优惠价。
馒头店的生意更不必说了,年前也是销售旺季。店里现在光工人就请了五个,杨立东又从村里招了一个司机帮着送货,一些旧的客户都交给他,杨立东忙着把店里的馒头往城郊推销。
杨立秋一家放了寒假就常驻在娘家,跟着忙前忙后。
网店的发货一直截止到了腊月二十,剩余的订单都发了出去,原本挤得满满的库房终于又空了下来。盼盼也和几个帮着加工的工人结清了费用,都是计件工钱,她们帮着盼盼做了两个月,每个月最低的也挣到了两千多,最多的一个挣了四千多。
网店的生意停了,馒头店却依然忙碌。每到年前,大家都习惯储备好大量的年货,即便是馒头家家也要备上十斤八斤的。以前家家都是自己发面蒸馒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也不愿再费事,在馒头铺订上几斤备着就行了。
忙到腊月二十六,吴小燕来找盼盼一起去市里,盼盼这才惊觉自家今年的年货还没有准备。
吴小燕要去市里的商场买衣服,拉着盼盼她们一起:“咱们一起去,你们今年都挣了这么多钱,过年怎么也得添几件新衣服。盼盼你眼光好,你帮我去挑一套。”
盼盼想了想也同意,忙了一年了,自然不能亏待了自己。叫上杨立秋和刘静,四个女人一起逛起了商场。
杨立新已经从京城回来了,施工队一年的分红不少,吴小燕花起钱来很是大方。盼盼手里的钱更是不少,自然也舍得。杨立秋这一年来没少帮着盼盼,盼盼挑了几身衣服送她。
杨立秋推辞着不收,盼盼却坚持:“姐,你也看到了今年我们店里的生意都不错,你帮我们忙前忙后的,我和立东也没和你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几件衣服你也别和我客气。”
杨立秋听了也就没再拒绝,确实一家人太客气了,反倒是外道了。
刘静今年从盼盼这里挣到的工钱不少,原本她也不舍得花的,可是盼盼帮她挑了两身搭配起来确实漂亮。
吴小燕也劝她:“以前海龙挣得工资都交给大姑,过年你舍不得买新衣服。现在你自己挣钱了,你还舍不得买,你挣那么多钱留着干什么?”
刘静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咬牙也买了下来。
除了给自己买,盼盼自然少不得杨立东的,在男装品牌店里也帮他挑了两身。刘静见盼盼她们都买的起劲,也犹豫着想给丁海龙买一身,这次,盼盼她们却劝住了她。
“刘静,你要是想以后你们小家的日子好过一些,就要把海龙事事都听大姑的习惯拧过来。他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家做了父亲,没有想到要担负起你们家庭的责任,你就不能再继续惯着他。虽然现在你能挣钱了,花钱不需要看谁的脸色,可是海龙挣得工资养你和孩子是应该的,不能因为你有钱他就不管不顾了。”
小燕也赞同:“就是,你花钱该问大姑要还得要,海龙不是把钱都交给大姑吗,那给他买东西就得大姑出钱。你把你手里的钱都花光了,他的钱不就被大姑省下了。”
刘静原本也是有些犹豫,现在听大家都这么说,也就只给自己和闺女买了几身新衣服,其余的就不管不顾了。
在商场了采购了一天,一大家人的衣服鞋子都买齐了,几个人手上都拎的满满的。
杨立东送完货,又专程跑来把她们接了回去。
刘静回了家,丁海龙已经下班了,她美滋滋的换上新买的衣服穿给他看。
刘静的五官并不丑,只是个头不太高,原本生完孩子胖了起来,显得整个身子很圆润。这几个月来又要看孩子又要忙着做活,瘦了不少。再加上她平时穿的衣服大都是结婚前添置的,款式也有一些过时。现在穿上新衣服,顿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好不好看?明天我还和盼盼她们说好一起去做头发,盼盼说我换个发型就更好了。”
丁海龙看着自然不能违心的说不好看,甚至觉得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媳妇也挺漂亮的。
刘静把买来的衣服都试了一遍,又给雨晴换上新衣服,小姑娘也知道臭美,高兴的舍不得脱。
刘静哄她:“先换下来,等到过年的时候咱们再穿。”
眼看着娘俩试来试去的换装,丁海龙也坐不住了:“刘静,我过年的衣服呢?”
“你的工资不都交给你妈了吗,过年的衣服你让她给你买。”
丁海龙这下傻眼了。
盼盼今天买的最多,一家人的衣服她都给包了。把家里人的衣服都分完,她也拉着杨立东在屋里试新衣服。
杨立东看着媳妇从里到外帮他添置的这些,自然高兴,不过还是说道:“媳妇,以后你多给自己买衣服,我天天忙着送货也穿不了这么多。”
“那不行,送货怎么了,送货也要穿的帅帅的,我要把你打扮成最帅送货小哥。”
第37章
馒头店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才关门休息, 一直要到年后初八才会开门营业, 一家子这才有时间歇一口气。
盼盼和杨立东开始盘点他们这一年来的收入,馒头店开业以后, 他们又添置了一些设备,除去这些投资他们的净利润还有二十万。网店就少了一些, 毕竟先期的利润低,但是盼盼算了一下利润也有十二万。
算完账,杨立东高兴地和盼盼商量:“媳妇,等到年后, 咱们就去看房子,馒头店今年赚的应该够付新房的首付了,咱们去市里买房子。”
盼盼这时候却不急着买房了:“买房子先不急,馒头店现在发展的势头正好,咱们还是趁机赶紧把它做大。过完年咱们先注册一个品牌, 开一家食品厂,规模小一点也无所谓,可以再慢慢发展,关键是咱们要把市场先站稳了。”
现在的人做生意大都喜欢跟风, 他们馒头店的生意好怎么可能没有人注意到。就在早前他们做闰月鱼的时候, 镇上的馒头店也随后就跟着推出了。
这几个月他们试验出馒头的新花样, 用不了多久,别家也跟着推了出来。不过到底味道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他们的影响还不大。
但是盼盼就曾听到村里人议论过,年后他们镇至少有两家准备做馒头生意。以后的市场竞争肯定会更大, 所以抢占先机很重要。
杨立东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想到自己答应要给媳妇去市里买房还是有些犹豫:“要不然我们先买房,明年下半年再考虑扩大规模,那时候再建厂也不晚。”
“我们现在的生意都在村里,就是买了房暂时也没有办法去住,既然这样还不如先发展事业。等到以后咱们的生意做大了,还愁买不到房子吗?但是现在市场就这么大,我们要是错失了机会以后再想做大就难了。”
杨立东沉思了片刻:“好,都听媳妇的,等到明年建了厂,年底赚了钱咱们就去市里买一套地段最好的房子。”
馒头店准备做大,杨立东也问起盼盼关于网店的规划。
这个盼盼也有了计划:“过完年,我也准备给网店的商品注册一个商标,还有现在网店的商品品种还有些少,明年我想添置些设备,加工些被子、枕芯之类。床品的面料也要多添加一些种类,还有客服也要再招聘一个。”
两人商量后决定把馒头店从东院迁出去以后,东院的配房就留作盼盼网店的加工车间。至于食品厂的选址还是在村里找地方,毕竟这样租金要低一些。
明年的事情规划好了,他们就开始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三十的年夜饭,他们照例是和大爷一家一起过的。
年货大娘准备的很是充足,炸好的丸子、耦合、酥肉一筐筐的摆在那里,看着就让人垂涎。冰箱里的菜也是塞的满满的,肉类、海鲜分量十足。
大娘在厨房准备饭菜,他们两对小夫妻就在那里包饺子。小燕的儿子壮壮这会正被爷爷扶着学走路,杨爱民则是陪着杨老太坐在沙发上看戏曲晚会,一屋子满是温馨。
年夜饭摆上了桌,电视节目也终于从咿咿呀呀的戏曲换成了春晚。听了一晚上的传统戏曲,盼盼只觉得今年的春晚无比的热闹有趣。
热热闹闹的吃过了年夜饭,大娘又开始准备凌晨的供品。他们这里的习俗是凌晨零点的时候上供拜祭祖先,这些一般都是当家人的事情。
他们家这一支不是长房,家族也没有祠堂什么的,所以也没有那么繁琐。
供品都是大娘和大爷亲手准备的,这个别人不能插手。五色的蔬菜、五种点心、五种水果最后还要放上五个点了红点的圆馒头。
供桌就摆在院子中间,零点一到,大爷首先点上两注香,然后带着一家人在供桌前跪下磕头。这种仪式家族中没有结婚的女孩是不能参与的,所以这也是盼盼第一次见到这个场面。
盼盼和杨立东跪在最后面和大家一起拜祭,虽说盼盼心里对这些古老的仪式有些不太适应,可也知道身处这个环境也不能另类,只能跟着遵守。
祭拜完祖先之后,又给家里的长辈拜了年,都已经结婚成家了自然也没有红包好拿。只有壮壮,睡醒一觉的小家伙,精神头十足,被爸爸抱着,拱手作揖的给每个人都拜年。可爱的样子惹得大家都跟着大笑,同时也收获了一沓子红包。
一夜鞭炮声不断,盼盼睡得迷迷糊糊地天还没亮就又被鞭炮吵醒。初一这一天,家里来拜年的多,只能早早的起床准备。
他们这里的规矩,女人是不需要拜年的,可男人却不一样,家族中的长辈每家都要去拜访。他们辈份长,就要先在家中等着人上门。
天刚刚亮,家里就迎来了一波。“二爷爷过年好,”来人都是先结结实实地给杨爱民磕个头拜年。
“过年好,过年好。”杨爱民笑呵呵地应下伸手把人扶起。
轮到他们了,虽说是晚辈,可是年龄有的比他们都大,杨立东和盼盼可不能让他们磕头,都是年轻人互相之间问个好就行了。
跟着来拜年的男孩子,大都是四五岁的年龄,“大爷爷、大奶奶”的喊得亲热。盼盼现在也适应了这个称谓,每次都微笑着应下,给他们抓一把糖果塞到兜里,再根据关系的远近递上一份压岁钱红包。
这个红包包得都不大,来拜年的孩子都有,一般也就是十块钱,有的人家还会给五块,也就是图个热闹。
算着该来拜年的晚辈已经来的差不多了,杨立东也要出门给长辈拜年,一家人出门先去了大爷家。
刚进大爷家,丁海龙爷俩就来拜年了。
虽说闺女都是初二回门,可是杨爱红就嫁在本村,娘家离的这么近,初一这天自然要来拜年。
杨庄村虽说姓杨的占多数,可是也还有几家姓氏的人口也不少。丁家在杨庄村这里也是人丁兴旺的家族。杨爱红嫁的丁有贵就是家里的老大,弟兄五六个,族中的人也不少。
杨爱红和婆家的关系也不是太好,因为是老大,其实刚结婚的时候在家产上也吃了一些亏,所以她才会和娘家走得近一些。给儿子建新房的时候更是直接把宅基地选在了杨立东家房后,也是为了离娘家近一些。
丁有贵在一家厂里做电工,也是个有些本事的人,可是人看着倒是和气,也是个不喜欢操心的性子。盼盼想着也亏了他这个性格才能容忍的了大姑的脾气。
丁有贵给杨老太拜了年,就坐下和杨爱国弟兄俩闲聊。丁海龙也是先给两个舅舅拜了年,才在沙发上找了个地方坐下。
吴小燕搁不住话,一看他坐下了,赶忙问道:“海龙哥,你的羽绒服怎么和姑父的一样呀?是大姑给你买的吧!”
丁海龙一听这个就心塞,刘静年前没有帮他买新衣服。他看着人家娘俩都穿的漂漂亮亮的也是忍不住,找了她妈要钱买衣服。她妈一听一脸的心疼,数落了一阵刘静不会过日子什么的,然后大包大揽的说给他买。
谁知道她妈过日子本就节省,买衣服更不用说了,就在镇上的一家服装店买了两件也不知是什么牌子的羽绒服。为了好讲价,他的这件和他爸身上穿的是一样的款式,都是黑色,也没有什么样式,像个筒子式的罩在身上。
原本他也不太在意这个,可是今天早上,刘静娘俩都换上新衣服,女儿穿的又鲜亮又喜气,刘静的衣服又漂亮又有型,和她们走在一起,他第一次觉得浑身的不自在。
现在和立东、立新哥俩坐在一起,他们都穿的年轻时尚,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乡下的土亲戚来串门,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摆了。
盼盼跟着插刀:“原本我们逛商场的时候,刘静也想给你买一件立东身上穿的这样的衣服,可是想到大姑整天的数落她不会过日子,也不敢买了。现在看来幸亏没买,原来海龙哥喜欢成熟一点的风格。”
“就是,海龙哥比立新大几个月就是不一样,比我们家立新成熟稳重多了。”
盼盼心里憋着笑:“怪不得海龙哥和大姑都不放心嫂子当家,她这心态就和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一样,和海龙哥的年龄差的是有点大,还是不太稳重。这买东西就能看出来,太年轻化了。”
妯娌两个一唱一和的,听的丁海龙更是坐不住。在她们眼里他是有多老?他今年也才二十六好不好,他也还年轻呢,哪里就成熟稳重了。都怨她妈这眼光,买的是什么衣服,以后花钱还是不能听他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