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历史的味道

  “莫老弟你确定?”郭成教扯了扯莫川衣袖,一脸难以置信。
  莫川肯定的点了点头。
  此时其他人也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要知道这猫图刚刚不少人都详细看过,对于这幅画心中早有定论,很多人的看法八成是真品。
  一来,程璋乃清末民初之人,距今不过百年,传世之作保存不少;二来,程璋之画学贯中西,打破当时苏南吴门四王对画坛的垄断,结合西学写生技法,其画极具个人特征,一瞧便知。三来,拍卖会举办人季沛白这人的信誉也为众人增加一分信心。
  “真是大言不惭!”汤英卫不懂画,但是看周围人神色便知莫川此言有多么狂妄,立即嘲讽道。
  莫川懒得理会他,倒是季沛白来了兴趣,伸手比划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哦,有意思,说说看?”
  莫川面色平静而自信的道:“书画之贵,多在其主。然而品鉴书画,我认为其书画艺术价值要反而要排在最后品鉴,首先要从细枝末节开始。”
  众多鉴宝师闻言不吱声,神色不可置否。
  莫川继续道:“首先,先从这纸张说起,这幅猫图的纸张,乃是我国典型的宣纸,纸张稠密耐搓折,虽然至今已被侵蚀泛黄,不过这也恰好能证明这张纸颇有几分历史,应该正是民国之物。”
  众人听到这顿时感觉不对劲了,你不是说这幅猫图的是赝品吗?怎么这一开口,反倒证明起这是纸张没问题了?
  汤英卫立即嘲笑起来:“你不是说是赝品吗?怎么现在反倒证明起这纸张没问题了?”
  莫川瞥了他一眼,继续道:“我要说的就是因为这纸张没问题,反而是最大的问题。”
  众人闻言顿时大奇:“怎么说?”
  “有点意思啊,我倒要听听这最大问题是什么?”
  季沛白也同样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个小伙子淡定自负的神态,就是一些老资历的鉴宝师都没有的气度。如果这不是狂妄的自负,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小子肚子里恐怕真有几斤墨水。
  联想到这小子年纪,这其中蕴含的东西可就深了。能在鉴宝这行趟出路来的人,无外乎两类出身,一类乃官宦世家或书香门第,这类人出身因家中收藏较为丰富,从小耳濡目染上手把玩,其起点就高出他人一大截。
  第二类就是从小就混在古玩这一行,无论是家中经营,还是帮工学徒,从小接触多了,视野自然也就宽了,这点无需表述。
  如果莫川是前者,那不消说,很有可能是猛龙过江。喜欢低调着装的人,季沛白见多了。如果是后者,那就更有意思了,因为他季沛白从事的就是这一行,怎么没听说过这么厉害的年轻人?
  在季沛白想远之际,就听莫川继续道:“清末民初是华夏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论政治文化,还是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影响,其中就有这纸张!”
  “清末民初由于受到西方工业化影响,造纸术也开始向工业化看齐,传统手工造纸术被摒弃,工业化造纸术虽然有着低成本批量化等优点,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使得纸张过于酸化,极难长久保存,这也是民国初期文献至今极为稀缺的根本原因。”
  此言一出,心思灵巧之辈顿时明白莫川之前所说,纸张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的原因了。
  程璋生于1869到1938年,正好处于那段历史变革时期,这张猫图保存太完好了,反而有点不符合实际情况。
  “这话欠妥了吧?如果民国纸张受到工业化影响如此厉害,那民国文献应该极为稀缺才是,然而实际上似乎不是这样啊?”有人提出质疑道。
  莫川神色严肃道:“1937年发生了什么事?”
  众人一愣,一人下意识开口道:“1937年?自然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啊!”
  这个时间点,是所有华夏人都不会忘记的时刻,因为这代表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没错,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开始,战火蔓延全国,大量工业基础遭到毁灭性打击,进口渠道也急剧收缩,这时候国内造纸业不得以重回传统手工化。这也是民国中后期文献得以保存完好的根本原因。”
  程璋恰巧死于1938年,正好处于卢沟桥事变之后,可谓巧之又巧的卡在时间点上。而且程璋晚年双目失明,虽又被医治好,但是一怒,便又会复发,这造成晚年的程璋基本不再作画。因为这个原因,程璋还请嘉兴篆刻家朱其石刻“盲人骑瞎马”一印,钤于书作上。
  高手过招,点到即止,四周鉴宝师听到这个时间点,立马就明白了这些,恍然大悟的同时,心生几分佩服。
  倒是参与拍卖的豪商们,闻言一脸懵逼,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完全听不懂啊?要不是身边都带着高人,还真尴尬的不知道叫好还是叫坏。
  真是盲人看戏都是随人说长短!
  “当然了,纸张问题不能完全否定这幅画,例外就是证明规律的存在,我们也不可能一定认为民国初年的纸张都是工业化生产的对吧?”莫川趁着鉴宝师匆匆给豪商解释的时候,赶紧给自己圆了一下话头。
  他这个纸张品鉴,角度还是有些投机取巧,有点站不住脚,所以赶紧自我解围,万一被逮到话头可就不好圆了。
  众人闻言反倒觉得莫川说话颇为严谨,不禁点了点头。
  “说完纸张,那下面就谈谈这幅猫图。”莫川道:“程璋其人,工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无所不精,尤其是猫图。程璋中年之后,参用西法,吸收西洋画明暗法、善于表现物理的阴阳向背,其猫图乍看乃韵味十足古画,若是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猫身颜色阴暗对比带来的细腻之感。”
  莫川指着猫图又道:“这幅画的仿者显然熟知程璋的风格,其画中运用大量西技,看起来颇为写实,给人以假乱真之感。然而正是因为运用太多,反倒失去了纯古神韵,显得有些呆板。仔细看这些勾勒笔触,就会发现,其中多以小毫勾勒,这让我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蒙头画?!”
  莫川最后一句看似怀疑,然而语术却显得十分肯定,令场间不少鉴宝师神色大愕。
  仿画中有一种仿造精度极高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宣纸偏透的特点,蒙在古画上,用小毫勾勒其形,然后画匠再泼墨挥毫,其仿制出来的画,与真品极为酷似,非高手难以辨别。
  莫川虽然知道这种仿造手段,但是连样本都没见识过?怎么敢如此肯定?莫川所依仗的自然是天眼之能!
  这种勾勒的手段,为了防止伤害铺在下面的真迹,一般都不敢下重笔,只敢用小毫轻轻勾勒,然而就算下笔再轻,终究有迹可循,在天眼之下,两笔重复泼墨,颜色深浅根本就瞒不住!
  “我来看看!”一名老者,匆匆从口袋中摸出一个放大镜,贴近古画,几乎趴在上面仔细辨别,许久站起身子,感叹道:“年轻人眼神就是好哇!”
  话说到这程度,其态度不言而喻!
  “我也来瞧瞧!”许多鉴宝师忍不住了,这可是积攒经验的好机会啊,如果莫川说的是真的,能让绝大多数人打眼的蒙头描绘,这得需要多巧的功底?
  这样肉眼难辨的破绽,一般情况下极容易打眼。此时若能掌握其特点,那以后也就能规避这类赝品,如此大家哪有放过的道理?
  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