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因为皇帝下罪己诏这件事,两宫的心情都很不痛快。小皇帝甚至还没亲政,此事有他什么过错?这道罪己诏一下,他小小年纪,就得担上个平庸昏聩的评语,往后还如何主政,如何令朝臣膺服?
  结果好么,居然是下头奴婢们惹出来的事!
  自古以来,只有下头的宦官内侍替帝王承担过错,何曾见过身边的人犯了错,最后却由皇帝来承担的?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李定宸按照皇后教导,三言两语就挑动得两宫又是愤怒又是后悔。
  她们当初怎么会认为来宝是个好的,还将看护皇帝的重任交给了他?
  第15章 环环相扣
  来宝有些不安的跪在地上。
  他已经好些年没有这样狼狈过了。
  这几年来,他当着殿中省的差,实际上做着整个后宫的主,陛下和两宫面前无需叩拜,朝臣见了都要避让三分,称一声“大总管”,真正是风光荣耀无限。
  然而此时此刻,跪在这里,来宝才发现,自己所以为的身份地位,实则并没有那么牢靠。
  内侍和朝臣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朝臣多以科举晋身,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与皇权分庭抗礼,纵然是皇帝也不能随意处置,而内侍却是荣辱皆系于一人之手。
  甚至他对皇宫的掌控,也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严密。
  来宝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躬身立于赵太后身侧的张德,咬着牙想,若自家见弃于两宫,只怕宫中有的是迫不及待要踩着自己上位的人,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他是什么下场。
  这个念头让来宝背上一阵发寒,越发将身子匍匐下去,“奴婢知罪,请两位娘娘责罚。”
  他紧赶慢赶入宫,到底还是慢了一步,让两宫先得了消息,此刻无论说什么都是辩解,只能见机行事了。
  “来宝,”片刻后,江太后沉声开口,“你是世宗皇帝都夸赞过的聪明稳重,哀家和赵姐姐这才将陛下托付给你,你便是这么回报我们的?”
  “娘娘息怒!此事是奴婢失察之过,愧对两位娘娘的信任,娘娘如何责罚奴婢都没有二话,只求娘娘莫为了奴婢的错处气坏身子。”来宝掐了一把手心,带着哭腔道。
  “责罚?”江太后闻言冷笑,“哀家怎么敢罚你!你在外头行事无忌,坏的却是陛下的名声,你让哀家如何罚你!”
  来宝心下咯噔一声,暗叫不妙。江太后旁的事情上都可通融,只一颗心扑在陛下身上,如今出了这件事,罪己诏都下了,岂是自己能够含混过去的?
  而且,张德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又回到了宫中,这一次的事,有他从中作梗,只怕不会让自己轻易脱罪。
  若再拖延下去,对自己不会有好处。
  这么想着,来宝一咬牙,直起身将头冠摘了下来,复又叩头道,“奴婢有负两位娘娘的信任,没有管束好下头的人,以致陛下名誉有损,奴婢惶恐不安,不敢求娘娘恕罪,自愿卸去中常侍之职,为先帝看守皇陵,以赎己罪。”
  他已经想通了,这一回是他大意,让人拿着了把柄。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先将此事揭过去,余者只能等出宫之后从长计议。他这么多年培植起来的党羽无数,朝中还有王霄为奥援,未必没有东山再起之日。甚至索性推个人出来顶上,自己隐于幕后,或许反而比如今更好。
  只要离开了皇宫……两宫和如今尚未掌握朝政的陛下,又能奈自己何?
  “既是你自己所求……”江太后闻言,一拍桌案,正要将事情定下,却突然被人出声打断。
  “娘娘。”开口的是坐在一旁的小皇帝,“朕有一言。”
  来宝一进来就跪下了,还真没看到他,若不是这会儿开口,几乎不知他也在这里,但此刻听见李定宸开口,心下不知为何陡然生出不妙的预感。
  不等他仔细思量,李定宸已然道,“虽然此事与来总管有关,但听其所言却也是不知情的,只是被下头的人蒙蔽。他固然有错,但最可恨的还是那起仗着势便胡作非为之人。来总管侍奉先帝和两位娘娘多年,劳苦功高,此事还需先查清了,再做计较。”
  “我儿此言有理。”江太后皱了皱眉,最后还是道,“既如此,便命下头的人彻查此事。”
  来宝一愣,没想到李定宸竟会为他说话,但江太后已经做出决定,他也只好磕头谢恩。
  出了万年宫,来宝便琢磨着要赶快出宫,安排好下面的事。然而才往前走了没多久,张德便带着几个身强体健的内侍跟了上来,“来总管,两位娘娘体谅总管,并未撤职,只是毕竟发生了这种事,在事情查清之前,还请总管留在宫中暂住一段时日。”
  “什么?”来宝怒视张德,“两位娘娘的懿旨为何方才没说?咱家要回去问个明白!”
  “两位娘娘此刻可不想见你。”张德一摆手,“带走。”
  你几个内侍立刻上前来,将来宝扭了,嘴巴塞住,两边挟住他的胳膊就带着人往前走,任由来宝挣扎不休,也也没有半点用处。
  来宝“暂住”的地方,自然不能是他自己的地盘,张德在前面领路,很快来到一处偏僻宫殿,把人关了进去。如今后宫空虚,这些宫殿等闲没有人来,正是秘密关押的好地方。
  命人在此好生看守,张德这才转身去了长安宫复命。
  越罗得了消息,便将薛进叫了过来,“如今来宝被扣在宫中,剩下的该怎么做,不必本宫教你吧?”
  张家欺压佃户、致使今次雪灾死人的消息,早就已经在有心人的纵容之下散布出去了。九千岁及其党羽行事并不低调,自然也就有更多的风言风语流传起来。
  十五都没过,京兆府的衙门就被无数苦主给围住了,都是要来伸冤的。结果仔细一查,就发现这些事居然都跟中常侍来宝及其亲眷党羽关系密切。
  京兆尹入仕几十年,早已人老成精,自然能够看得出此事蹊跷。然而一来来宝在朝臣之中并不得人心,二来才处理完几十条人命的雪灾,京兆尹更明白此事恐怕不会轻易压下去。
  再一看所告的罪行,桩桩件件都是大罪,其中涉及人命的居然也不少。他不敢做主,一面接了状子让人回去等消息,一面派人将此事禀报给了王霄。
  李定宸登基之初,王霄和来宝自然也有一段精诚合作的时期,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将朝堂后宫都抹得平平整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是能逼凌皇权的首相,一个是代行皇权的奸宦,彼此之间的矛盾自然越来越多。
  尤其王霄为人方正,眼中容不得沙子,来宝却行事无所顾忌,几次三番惹下大篓子,让王霄不得不替他收尾。
  不过真正触犯到王霄底线的,却是来宝在朝中各处安插党羽,隐隐有夺权之意。
  之前皇帝下罪己诏之事,本来就已经是王霄的心病——哪个文臣不想君明臣贤,成就一段佳话?主辱臣死,皇帝都要自陈其罪,身为臣子又岂能置身事外?何况小皇帝还未亲政,又是他的学生,可以说他为臣子、为首相、为先生处处失败。
  而此事居然与来宝有关,就已经令王霄大为光火,这会儿又多了那么多罪状,即便是政治盟友,王霄也不想继续为他遮掩了。
  其实即便他想遮掩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事情闹得那么大,知情者不知凡几,他在朝中权势再大,也不可能真的一手遮天,总有清正官员会上折子提起此事。
  因此最后王霄给京兆尹的答复,是令其秉公处理。
  然后又让人去给来宝送了个消息。王霄和来宝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自然是不方便私底下见面说话的,因此平常多半靠眼神交流和彼此默契,真有大事才会让人通过十分隐秘复杂的渠道传递消息。
  来宝入宫之后久久没有出来,走的时候又什么都没交代过,外头的人早已慌了神。收到王霄送来的消息,更是惶恐不已,乱成一片,有人设法找他,有人想先把事情压下去,有人则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想要另谋出路……
  而越罗此时则是换了一身素淡的衣裳,又用洋葱点了两只眼睛,弄得又红又肿,这才捏着手帕,往万年宫去。
  第16章 哭诉委屈
  越罗出门的时候,眼睛还只是轻微的红肿,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的那种,但路上被凛冽的寒风一吹就更严重了。
  等到了万年宫,两宫一看,都吓了一跳。
  越罗眼泪汪汪的进了门,还没来得及下拜请安,就已经被江太后身边的人扶起来了。
  “这是怎么了?”赵太后招手将她叫到身边,拿出帕子给她擦眼泪,一面问,“瞧你这个样子,可是受了什么委屈?是不是皇上欺负你了?”这满宫里,要是还有人能欺到皇后头上,也就只有皇帝了。
  “不是。”越罗的声音都带了鼻音,“两位娘娘千万别误会,此事与陛下虽然有些关系,但他只怕比儿臣还委屈呢!”
  两位太后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有些疑色。江太后问,“究竟怎么回事?”
  越罗抹着眼泪道,“这事说起来有些话长……前些日子,儿臣因有事与陛下商议,所以去了太平宫。结果正巧碰上了来宝总管从太平宫里出来。我过去时,陛下正在发脾气,听身边伺候的人说,来宝总管……”她说到这里,适时抽噎了一下,抬头看了两位太后一眼,才继续道,“他将陛下训斥了一顿。”
  这件事,两宫太后其实是知道的,毕竟越罗接掌宫务的时间短,而且两宫对她跟皇帝的相处又十分关注,越罗只去过那么一次太平宫,那边发生了什么,自然有人报给两宫知晓。
  不过之前她们的关注点都在皇帝和皇后身上,这才是头一回知道,来宝竟训斥了皇帝。
  越罗又主动将当时的情形解释了一遍,而后继续道,“说起来,当日是儿臣孟浪,累得陛下被朝臣们误会。来总管既然受两位娘娘嘱托,照顾陛下,开口劝谏也是应有之意。只是陛下一国之君,便是劝谏也该态度和婉些才是,况且儿臣总觉得陛下对他十分厌恶,倒不像是单纯为了此事,因此事后就唤了太平宫伺候的宫人内侍去问话,又让人下去访查了,结果却是令人吃惊!”
  然后她才细细将薛进之前所说的那些事情稍微改头换面,告诉了两位太后。
  涉及朝堂的那部分,越罗没有说。毕竟她现在只是个刚进宫没多久的皇后,能了解到的内容不应该太多。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令两位太后震惊了。
  说实话,既然将重任交给了来宝,那么他在宫中的权利大一些,也在两宫的理解之中。毕竟朝堂上的事,她们都不懂,也就免不得要倚重下面的人,而来宝又是个值得信任的。
  至于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们居于深宫之中,又限于自身的眼界问题,根本没想过要去了解。
  所以这还是她们头一回知道,来宝在宫里过着的,是与主子们一般无二的日子。在两宫面前还好,至少保持了应有的恭敬,但他身为中常侍,不在皇帝跟前侍奉也就罢了,每次都是有事发生才过去,名为劝诫,实际上就是训斥皇帝一顿,威风得很。
  越罗一边说一边抹眼泪,将来宝形容成横行无忌的恶人,李定宸则是在他的威风之下瑟瑟发抖的小可怜儿,自然最能够引起两宫的愤慨。——她们将皇帝交给来宝,是让他照看皇帝,可不是为了给他权力去逞威风!
  而来宝这种眼中根本没有主子的行事,已经完全压过了她们的底线,绝对无法容忍。
  越罗的话却还没说完,“我听说从前江娘娘住在太平宫时,因怕陛下被那起小人带坏了,曾定下了一系列的规矩。这本是为了陛下好,但江娘娘从太平宫中搬出来之后,却成了来宝辖制陛下的手段!”
  “这又是怎么说?”江太后面色一白,急忙问道。
  越罗道,“这其中种种,一时也难以说明。就说最明显的,陛下也对儿臣抱怨过的一点,便是定时定量的吃饭。从前江娘娘定这标准时,陛下还是个孩子,自然无碍。这两年长了身体,食量大增,尚食局却还是以此为由,不许多要饭菜。以至于陛下堂堂天子,竟时常吃不饱饭。”
  这个例子可谓简单明白,立刻就能够让两宫明白李定宸如今的处境。
  身为皇帝居然吃不饱饭,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会相信吧?但赵太后和江太后作为长辈,却十分清楚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而这一点,比越罗之前说的那种种罪状,更能够牵动她们的心。其他的她们没亲眼见过,离得又远,很难有共情感。但事关皇帝,事关她们最关心的人,设身处地的一想,自然立刻就能理解。
  其中江太后听完之后更是面色灰败,一脸怔然。
  她自知对孩子管教太严格了,有时候心里也不是不担心皇帝会怨她。但身为皇帝,本身就不能肆意妄为,江太后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治世明君,而不是史书上被人唾骂鄙夷的昏君暴君,自然就要防微杜渐。
  听越罗说她的一片苦心变成了别人辖制皇帝的手段,她心中自然不免慌乱。——规矩是她定的,来宝这个人也是她选的,皇帝会相信自己的那些遭遇与她无关吗?
  越罗说到这里,却是忽然跪了下去,“儿臣冲动之下做了一件错事,求两位娘娘责罚。”
  “你做了什么?”见江太后还没回过神来,赵太后只得开口问。
  越罗道,“儿臣听闻此事,着实太过愤慨,便……便命人去将那来宝拿了。”她说着抬头小心的看了赵太后一眼,又补充道,“用的是两位娘娘的名义。”
  她虽然是皇后,但在宫中还没什么威信,用自己的名义未必能做成此事。
  赵太后一怔,继而无奈的摇头,“你啊……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又看了江太后一眼,“不过那来宝可恶,竟仗着我和你们江娘娘的信任,欺上瞒下、搬弄是非,的确也该处置了!”
  “多谢娘娘体谅。”越罗一番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便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一切都在两宫跟前过了明路。
  她从地上起来,重新落座,然后又道,“儿臣之前也问过陛下,怎么不将此事告知两位娘娘,处罚那来宝。陛下却道,因他从前不懂事,犯了许多错,以致两宫一直为此忧心,才会托付来宝照料他身边诸事,若知晓了此事,只怕又会自责,因而不欲张扬。这都是陛下一片孝心,只是儿臣却不能忍。回头陛下若是责怪起来,两位娘娘可要为我做主。”
  哭求这种事,也不适合李定宸来做,她是女子,由她来出面才好。
  便是江太后听见这番话,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到底是亲生的孩儿,如何会不理解她一片苦心?皇帝长大了,也懂事了,再不是从前那个处处顶撞自己的小孩子了,必然能体谅她的想法。
  赵太后拍着越罗的手感叹道,“陛下瞒着我们是孝,你将此事说出来,同样也是孝。此事是我和你们江娘娘的疏忽,若是因为顾全我们的面子,就叫陛下一直受苦,那岂非更陷我们于不慈?早日说出来,早日解决了这隐患,才是正理。”
  “两位娘娘不责怪儿臣,儿臣就放心了。”越罗做出松一口气的模样,又擦了一下眼泪。
  江太后不由打起精神,玩笑道,“你这孩子,有什么事只管说,倒哭成这样子。知道的是你为陛下委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和你赵娘娘给了你委屈受呢!”
  “两位娘娘慈爱无比,怎会让我受委屈?”越罗道,“只是儿臣一时冲动,将来宝给拿了,后头的事,却是有些麻烦。”
  毕竟来宝虽然是内侍,但却与朝堂联系紧密,动了他,说不得会让朝堂也产生一番动荡,在小皇帝尚未亲政的时候,这并不是两宫乐见的情况。——她们还需要一个人去制衡王霄。
  可是就这么把人放了,却更无可能。
  一时间,两宫也不免有些踌躇。
  正在这时,外间传来内侍拍巴掌的声响,有宫人掀了帘子,就站在门外通禀,“启禀两位太后和皇后娘娘,皇上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