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第348章 一切求稳

  内阁首辅高弘图与华允诚、刘万春、阮大钺三人俱是着圆领常服站立在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面容沉静地走前来,看着四位年龄自己大了许多的官员,不再像以前那般错以为他们真的是可以随意指令的臣子,即便自己不一致,自己也能够随意的杀戮,剥夺他们的生命权。
  但自从一次被内阁六部重臣威逼的事情后,朱由检开始意识到即便是顺从自己忠心自己的臣子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家听从自己忠心自己不仅仅是因为利益需求相同也因为自己的政见与自己不冲突和君臣信念而已,一旦他们的思想理念起了冲突,依旧会和自己作对。
  人毕竟不是普通的工具,管理人毕竟不是管理工具,人有自己的思想与意识,而自己这个皇帝所管理的却是整个大明的精英人群,这些人思想庶民还要独立。
  朱由检不知道何时起之前变得更加成熟了些。
  此时,他的脸已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少了些少年皇帝的热烈与咄咄逼人,多了些年长皇帝的老成与不可捉摸。
  朱由检不敢再轻视眼前这些看去脸也同样无甚情绪变化的官员,看去暮气沉沉,却能随时成为威慑主人的猛兽,厚重皱纹掩盖下的浑浊眼珠看不出半点可供读取的神色。
  作为皇帝的朱由检也懒得再废话,虽然语气客气了些,却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热情:“眼下你们也知道,北方的建奴有再次南下之动向,再加张献忠又再次大闹西南,大明之江山社稷又到了存亡旦夕之际,而朕为稳定内部,不得不平衡各方势力;
  但朝政大权则还是在你们四位手里,诸位皆是刚刚执掌朝政大权,朕不希冀你们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多大的功业,但一定要稳住局势,钱粮与赈灾等事务必放在心,遵循前任首辅之国政,不可轻易更改,也不可轻易被他人所利用,无论一些别用心机之辈如何窃权乱政,你们一定要给朕稳住朝局,明白吗?”
  朱由检这么一说,在场的四位官员都点了点头,皆说明白。
  他们在沿海松江府、宁波府等地都有自己的产业,是大明新的商业资本家,他们不反对朱由检的国政,因而也都能够遵循朱由检的国政,尽管他们当的高弘图依旧不愿意看见内宦掌权分了自己内阁官的权力。
  朝局这样稳定下来,户部尚书刘万春坚持亲自过问户部钱粮开支与进项,对于阮大钺的兵部要求从来不拒绝。
  而华允诚也未轻易改变官员升迁秩序,依旧因循守旧,无论都察院的御史与六科廊官如何弹劾,皆是不闻不问。
  高弘图也直接给内阁六部以及地方各级官府定了调子,崇祯二十年的国政一条便是求稳,集一切力量准备即将到来的国战。
  这样一来使得霍达、陈士鼎、欧阳达等企图控制朝政的完全没有任何机会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进行投机。
  兵部从马士英时代起便都成了马士英的党徒,如今阮大钺直接接管过来后,叶浼振这个兵部右侍郎直接被架空,无法在半兵马钱粮调运做半点小动作。
  而霍达在户部也不好过,几乎没笔开支计划都会被刘万春打回,刘万春也不让他染指大明央银行,整个大明财政大权依旧是把控在刘万春手里。
  陈士鼎在吏部也只能喝茶聊天,因为吏部尚书华允诚以战事将近不以大动为由直接奏疏暂停了大计与京察,还明目张胆的将自己的学生安排到了吏部选司郎的位置,使得吏部也成了华允诚的独立王国,别人是水也泼不进火也烧不来。
  弹劾这四位官员的奏疏,朱由检基本都懒得看,全让陈圆圆整理好放进内库。
  批红则交由新的司礼监秉笔卢九德,王承恩继任司礼监掌印仍掌东厂,司礼监秉笔韩守敬(本名韩赞周朱由检南迁后改名)则仍旧主持内廷事务。
  不过,卢九德现在也基本对内阁六部的决议几乎全部通过,这些自然是朱由检的意思。
  他现在是懒得再让朝堂再起波澜,而内阁首辅高弘图只在准备将来的盐税改革一事,也未对各部事务横加干涉,使得六部这样成了各部尚书的独立王国。
  六部尚书的权力达到空前的大,这让管绍宁等企图窃取朝政的官员大为愤怒。
  “本以为进入了内阁六部若能运筹得当便能步步为营早日控扼朝政大权,却没料到这阮大钺、华允诚、刘万春这三人皆结党营私起来,任人唯亲不说,还抓住权力不放,再这么下去,朝政会一直控制在他们手里!”
  陈士鼎这么一说,管绍宁也只得叹气起来:
  “那又能怎么办,我早说过让你们不要着急着急,先和他们打好关系;
  可你们倒好,一来急着要抓权,现在这三人明显对你们起了提防,只怕还得了陛下的授意,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实在不行,让端学社他们发力,什么手段都用,让这几个都死了,看他们还敢不敢如此嚣张!”
  ……
  “他们真是怎么说的,还想动用暗杀的手段,还真是胆大包天,从现在开始,继续扩大东厂势力,朕让韩守敬从朕的内帑里拨出专款用于东厂扩大!这些端学社和什么白衣教以及这些别有用心的朝臣都得盯紧些!”
  朱由检说后,王承恩便领命而去。
  而朱由检则赶去了南京京畿的近卫军第二军主营地,大战即将开始,他得看看自己的军队。
  这些日子在京城被官压的,朱由检可以说是十分的憋屈,他讨厌这种感觉,若不是在大战之前激化矛盾,他恨不得直接调集军队先杀了这些不听话的官。
  但现在他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果决,崇祯十七年的他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以大不了是大明灭亡的心态,而现在他则是希望尽可能在第二次对决满清的大战开始前减少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免出现更大的风险。
  但朱由检内心里是不愿意这么妥协的,他一直被压抑着,他现在根本不想看见这群与自己不是一条心的许多官,他宁愿放手让阮大钺等去拉帮结派抵制其他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