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战略欺骗
秦川跟着隆美尔在前线呆了三天。
不过都没有机会再去看安妮特……原因像之前说的,隆美尔是个工作狂,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有累的时候在床躺一躺睡几小时,然后起来抓视察、讨论、推演。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隆美尔视察的路线沿着前线走一圈把每个点都过一遍然后从另一条路绕一圈再返回,所以全程都没有走回头路,当然也不会有机会再回到法国团的防区。
不过隆美尔似乎是看穿了秦川的心思,他安慰着秦川:校,会有机会的。但是我们首先得保证这些防线能挡得住敌人!”
“是的,元帅阁下!”秦川回答:“我知道该怎么做!”
“心里有个牵挂的人的确是件很幸运的事!”隆美尔干脆放下了手里的件靠着汽车的座椅伸了下酸痛的腰,说:“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正在保护什么,是吗?我你幸运,她们在柏林而不是在战场!”
秦川知道隆美尔说的是他的妻子。
所有人都知道隆美尔的秘密,即使再忙,隆美尔都会给妻子露西写一封信,哪怕只有几句话,然后每隔一段时间会托那些要回国的士兵把信带回去。
想到这里,秦川不由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知道,隆美尔最终因为暗杀希特勒的活动受到牵连,时间在明年。
希特勒的指示是:“如果你自尽,将对叛国罪严加保密,不让德国人知道。为了纪念你,将会建立一座纪念碑,并举行国葬。而且不对家属采取非常手段。此外,露西将会领到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
于是,一代名将此仿佛一颗流星般悄然陨落。
不过想了想,秦川觉得这事应该不会发生,因为反叛组织已经因为自己的战略而转变了暗杀希特勒的想法,那么隆美尔也不会受到牵连了。
迷迷糊糊的,秦川在摇摇晃晃的汽车进入了梦乡。
睡醒时已经第二天早九点了,几个人跟着隆美尔吃一顿简单的早餐,稍微休息下,又随着隆美尔的节奏进入了他的工作时间。
“像你们看到的,8个海防师!”隆美尔指着地图说:“我把它们都分布到了最前沿,沿着海岸线展开,让他们做苦工或工兵的事或许还可以,但如果希望他们能守住什么,那必定会失望。二线的5个步兵师才是精锐,到时他们会在第21装甲师的掩护下对敌人登陆部队发起反攻!”
这种布署应该说的没有问题的,因为一线部队更容易遭到敌人的炮火轰炸,同时如果把战斗力差的部队摆二线的话,反攻也不会有什么用。
问题在于……
“如果一线部队过于脆弱!”斯莱因校说:“也是一击即溃,那么我们实际是处于没有任何缓冲的将滩头阵地让给敌人!”
隆美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当8个海防师崩溃后5个步兵师顶,5个步兵师要是打光了……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盟军登陆了。更何况,我们的后方并不安全,盟军显然会用空降兵在后方伞降,然后他们的空降兵会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对各个目标发起突袭。后方的公路、桥梁、铁路,还有仓库、转站等,都会遭到偷袭,这会让我们焦头烂额的!”
隆美尔说的没错,这是前沿防线存在的两个难题:
一是兵力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二是对盟军在后方的伞降无能为力,即便隆美尔已经布设了成片成片的反空降设施,如削尖的木桩、铁丝、还有沼泽区,但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地方,盟军总会找到适合的空降场,然后将空降兵投入并与游击队协同实施后方特种作战……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而且防不胜防。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隆美尔说:“假如盟军从布列塔尼半岛进攻,我估计至少需要两到三个装甲师外加两个步兵师的补充,才能挡住盟军的进攻!”
顿了下,隆美尔又继续说道:“只可惜,他们所有人都相信盟军进攻的是加莱而不是布列塔尼半岛,所以几乎同样长的防线,在加莱方向有14个素质更好的海防师,在西面只有8个师,加莱方向有5个装甲师,西面只有1个,而且这个还在路!同时,加莱方向的防御工事已基本完成了,那里甚至还有许多可以威胁到军舰的岸防炮,而我们……”
“元帅阁下!”斯莱因校说:“我在视察时似乎也看到了十几门大口径岸防炮,我记得是在‘奥马哈’海滩一带!”
“哦,是的!”隆美尔点了点头:“我们的确有,只不过……”
隆美尔压低声音说道:“如果你近距离观察它的话,你会发现那不过是电线杆!”
于是秦川和斯莱因校明白了,那是隆美尔为了欺骗盟军而整出的东西。
虽然这可能不会有什么用,因为盟军如果知道这一点而又决定在这一带登陆的话,只会投入更多的军力或者实施更多的轰炸,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吓吓敌人了。
不过由此得到启发,秦川回忆起盟军在实施诺曼底登陆时也同样对德军实施了战略欺骗,而且这战略欺骗还很成功,以至于最终盟军已经在诺曼底大批登陆时,希特勒还以为盟军在诺曼底只是佯攻,于是严令位于加莱的部队不得增援诺曼底,甚至已经走在增援路的部队返回加莱。
这样的战略骗局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如在西西里岛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而自命军事天才的希特勒总是见坑往下跳一次又一次的当,于是才会有现在的局面。
想着,秦川对隆美尔说道:“元帅阁下,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之前盟军进攻西西里岛时的情况?”
“当然记得!”隆美尔回答:“当时是我和你一起去见的元首,你识破了他们的欺骗计划……”
说到这里,隆美尔猛然抬起头来望向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