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欺骗
第21装甲师在国营农场整整休息了两天。 !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是休息,因为他们要在这里构筑一道防线,南向面对斯大林格勒的防线。
这在国营农场并不是件难事,因为这一带的土质还是很适合构筑防线的,同时也很适合装甲部队机动,平整而且干燥,除了几道纵横交错的用来灌溉的水沟之外,几乎可以任由坦克行驶。
当然,因为不愿意辗坏蔬菜和小麦的原因,德军并没有让坦克这么干。
甚至保卢斯还派了一个步兵团到国营农场来收割小麦……这是可以理解的,从德军来说在前线的小麦并不仅仅是小麦的问题,德军需要将小麦从哈尔科夫甚至更远的柏林运送到前线,运送一袋小麦平均需要耗费等重量甚至更多的汽油。
从这方面考虑,这些小麦是小麦加汽油,这还没算节省出来的运力可以运送多少弹药,于是这价值完全不一样了。
补给和弹药一车车的从第6集团军那运了来,炮兵、坦克乃至第1步兵团的间威力弹都得到了补充,或许只要再过一天的时间也是等部队有些弹药储备之后可以正式对斯大林格勒展开进攻了……弹药储备是必须的,因为战斗一旦开打,弹药的损耗速度往往会远超补充的速度。于是,为了避免因为弹药耗尽导致进攻不连续使敌人有了喘息的时间,进攻前一般都需要一个基数的弹药储备。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苏军抢在德军的前头先动手了。
这天凌晨五点半,在士兵们刚刚从帐蓬钻出来聚在农场的水沟前洗漱的时候,突然远方传来一阵阵炮声的轰鸣声,同时还有数十架苏式战机在空盘旋,时不时的朝地面实施俯冲轰炸。
“雷诺克方向!”多米尼克说。
“少校!”斯莱因校朝秦川挥了挥手,于是秦川意识到要召开一次紧急会议了。
会议是在斯特莱克将军的指挥部内召开的,他指着地图对着一众聚在地图周围的军官说:“我们刚刚得到消息,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以两个师的兵力沿着伏尔加河对我军防线发起进攻,与其同时,东南方面军及位于斯大林格勒的第62集团军也配合他们发起进攻,我军叶尔佐夫卡和雷诺克一带的部队三面受敌!”
这是驻守在伏尔回河沿岸的德军部队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们所处的位置本身在苏军的三面包围……这也是要包围斯大林格勒的代价之一。
“很明显!”斯特莱克将军说:“苏联人是想恢复与斯大林格勒的联系,他们甚至动用了空军!”
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原因像之前所说的,苏联空军的实力与德国空军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应该去增援雷诺克!”奥尔布里校说:“他们距离我们只有十几公里!”
“我想级也会这么做的!”斯特莱克将军回答:“因为附近只有我们一个装甲师!不过……他们可能会派我们去增援叶尔佐夫卡而不是雷诺克,因为那个方向是苏联人两个师,据说有许多坦克!”
于是情况很明白了,叶尔佐夫卡才是真正需要第21装甲师增援的地方,那里距离国营农场有二十公里。
但秦川却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秦川才说道:“将军,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增援叶尔佐夫卡!”
“为什么?”斯特莱克将军疑惑的问。
“我认为叶尔佐夫卡不是苏联人的主要目标!”秦川说:“他们似乎有意把我们调往那里!”
“你的意思是说……”
“叶尔佐夫卡我们曾经去过!”秦川说:“那里纵横交错着许多峡谷,还有干涸的小河床以及沟壑,这样的地形并不适合坦克这样的机械化部队作战,苏联人为什么会选择从这里突破呢?”
“或许他们是为了能够从三面实施打击!”斯莱因校说:“要知道苏联人还有炮艇以及渔船,一旦歼灭了我军驻守在那的第297步兵师,那么他们的东南方面军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伏尔加河另一边运送过来配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对我军发起反攻。像我们与第6集团军的配合一样!”
斯莱因校这话说的有道理,因为德军在进攻卡拉港时用的是这方法,第21装甲师从岸进攻,第6集团军从河面强渡。
“或许是这样!”秦川回答:“但苏联人却在这方向用了飞机,而且数量还不少……这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是在他们的进攻重点。这或许不能说明什么,然而,正如之前所说的,叶尔佐夫卡一带地形复杂不适合机械化部队运动,苏联人难道没想过,他们从这登陆岸很容易遭到我军反攻吗?”
闻言几个军官不由愣住了。
秦川说得对,叶尔佐夫卡地形复杂机动困难,雷诺克一带却地势平坦,这使得德军装甲部十分适合从侧翼朝雷诺克发起反攻,而位于叶尔佐夫卡的苏军坦克甚至还寸步难行只能以龟速和散乱的阵形应战。
“少校,你是说苏联人是有意把我们调到叶尔佐夫卡方向?”斯特莱克少将问。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
“少校!”奥尔布里校笑着说道:“你把苏联人想得太聪明了,如果他们是美国人、英国人,那么或许会用这样的欺骗手段,但是苏联人……”
军官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苏联军官别说欺骗了,一直以来都是被德**官耍得团团转。
但是……正因为这样,苏联人一旦用一点手段,很容易让德军当。
斯特莱克将军又问了句:“少校,如果苏联人的目标不是叶尔佐夫卡的话,你认为会是什么地方呢?”
“科特卢班!”秦川指着地图说道:“那是我们防线的点,然后沿着公路往南,直至国营农场一路平坦……这不仅适合装甲部队突破,而且还会将我们全都包围在科特卢班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