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匹夫不可夺志

  李世民问:“你是如何想到的?”
  “地方官员多是出自世家,而您设置的新科举,等同于与世家决裂了。我认为大家已经撕破了脸,那干脆一撕到底得了,可如果无故撤掉世家子弟的官职又无法阻住悠悠众口,于是我就想着用考核,而考核的内容不能是经学等世家擅长的领域,重点放在如何富一方百姓等实实在在的政绩上,世家子弟空谈者甚多,脚踏实地做事的少之又少,到时候,你就能够名正言顺的剪除世家枝叶、孤立其主干了,如此一来,天下人也无话可说。当我想到科举会产生冗官冗员等问题的时候,觉得考核同样适用。”
  “行啊!”李世民意外的看了秦风一眼,道:“你还真想出办法来了!”他真没指望能够从秦风这里得到锦囊妙计,只是在他目前能够信任的人中秦风是唯一一个知道此事,且能够商议的人。也就碰碰运气,就算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也比一个人闷在心底苦思来得好。却不想秦风以最简单的方式。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自是大感意外。
  秦风自得的道:“这有什么,我的主意多着呢!”
  李世民心中困惑消除,心情大好,听秦风自夸,顿时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道:“好啊?说出来让朕开开眼界。”
  “贪污**是历朝历代最头痛的问题,杀之不绝,抓之不断,您说是吧?”秦风问道
  “没错!”李世民的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正如秦风说的那样,贪污**是历朝历代的头等大问题,也是无解的问题。而秦风,显然有办法。故而,李世民一双虎目里闪着狂热的火焰。
  秦风伸出了拳头扬声道:“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正史、野史、杂书,也了解了一些关于贪污**的案例。在我看来官员搞贪污主要有三招:上司包庇、借钱粮充账、虚假报账。”他每说一个字就伸出一根指头。
  “针对贪官的第一招,是派钦差大臣清理亏空。如果不派钦差大臣,靠贪污犯去查自己的贪污,那是永远也查不出来的;靠贪污犯的上司也同样不可行,因为没有一个贪污犯不巴结上司,不给上司行贿送礼。即使他的上司是清廉的,也不可靠。因为如果地方上出现严重的亏空,且贪官猖獗,而他们居然毫无动作,那就只能是两种情况:要么是昏官,要么是庸官,靠这些人去清查亏空,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派出钦差大臣才能彻底查清贪官污吏的情况。钦差大臣直属朝廷,与地方没有任何瓜葛,这些人,既无前车之鉴,又无后顾之忧,直接归皇帝领导,一定会尽心尽力,何况他们还想靠查除贪官污吏来邀功请赏呢。适合担任钦差大臣者非御史台、谏官莫属了,首先,他们是挑毛病的绝世高人,派他们去正好彻查地方上的问题;其次、御史台、谏官独立于三省六部,能够保证一定的公平公正。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巡视天下,权力大得出奇,为了避免他们因私废公而擅自处置与自己有过节的好人好官,只赐予他们纠察、取证、抓捕之权,要是越界,杀无赦,且没收其全部财产付与受害人家属。”
  “等等,什么是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又简称钦差,是明清时一种临时官职,大唐时期,还没有钦差大臣一说。
  所谓钦意为皇帝,钦差即是皇帝差遣之意,因此钦差大臣是由皇帝专门派出办理某事的官员。因为代表了皇帝本人,所以其地位十分了得。担任该官职往往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高官,能得此职事本身也是一种荣誉。一般事毕复命后,该官职便取消。
  在明清时期,钦差大臣的权利很大,对违反朝纲地方官员可以先斩后奏权,也因为权力过大,使得很多钦差大臣在巡视天下的时候,做出了许多损人利己的事件。正因为如此,秦风才在自己的建议中限制了钦差大臣的权力。
  听了秦风对钦差大臣的解读,让李世民的思绪有些短路。
  整理了好一会儿,他才理清了头绪,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兴奋,忙道:“钦差大臣及其权力的安排很有意思,别愣着,继续说下去。”
  “钦差大臣的意义您明白了,那么,咱们再说一说钦差大臣一行的人员搭配:除了钦差大臣本人与他之助手,外带一批闲散而着朝廷安排职位的官员去清查,查出一个贪官污吏,立即就地免职,从随行闲散官员里选一个同级官员接任。”
  “妙!妙,妙,妙!”李世民一口气道了五个“妙”字,难掩感激的说道:“官官相护是官场顽症。历来的继任官,总是会帮着前任补窟窿,然后自己再留下一大笔亏空,让后任去弥补,亏空之所以总也补不上,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若按你这般做法就不一样了,后来上任的人是来查账的,查账之人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自然不会替他打圆场、做掩护。这样,这个贪官就再也无处可逃,只有低头认罪,接受处罚。而且查账之人也知道自己的官位是怎么来的,故而只能兢兢业业做事,而不敢有所贪污,因为谁也不知道钦差大臣哪天会查到他的头上。”
  “贪官们应对检查的第二招是借钱粮来填补亏空。上司要来查账时,就从当地富户那里借些钱粮来放在库里。上面的来人一看,分文不少。检查的人一走,这些钱粮又还回去。因为是官借,不但利息高,还不怕不还,再说富户们也不想得罪地方官,因此这个办法也屡屡为贪官所用。针对这种伎俩,您完全定制一条律法,就是谁也不能借钱粮给官府。要借也可以,这些钱粮一旦借出就属于官府属于国家所有,所借钱粮别想收回去。这一来,谁都再不肯借钱、借粮给贪官们了。贪官们没有富户的支持,自然无处可遁。
  针对贪官的虚假报账,您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核查审计机构,它的任务,是稽查核实各级官员的钱粮奏销。从此,各地方上缴税银或报销开支,动用的钱粮和经费,都要通过审核,最终谁也做不了手脚。”
  “以上,足以掐断贪污**的产生,至于已经产生了的贪官,办法是三步走:先罢官,次索赔,三抄家。”
  “先罢官:即查出亏空后,立刻停止一切官职,勒令该官员在限期内补齐。一个被罢免的官员无法再鱼肉百姓,他们只能自己掏腰包填补亏空,这样一来,就有些还不起钱的官员出现,对此,办法是抄家,只有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后代也做个穷人,方能达到警示天下警示后人的目的。”
  “嘿嘿!当这些招数一一运用到官场上,贪官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死路!因为除了赔偿国库,还有各种律法在等着他。对于这些人,我的建议是连死路都没有不留。有些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借死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这是万万不行的。”
  最后,秦风笑道:“您说,如此这般一来!这天下将会如何?”
  李世民让秦风深深的震撼了一把,半天回不过神来,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大笑:“如此一来,天下将无官不清,无官敢贪!来呀,将房、杜二相给朕请来,要快!”
  “参见陛下!”
  时间不长,房谋杜断气息不定的到了宫中。
  “玄龄、克明,坐坐坐!”李世民难掩激动的将秦风的话一一道来,不当之处,秦风在旁补充,二人一唱一喝,将这套导致“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治吏方法完整的还原了出来。
  “此议甚妙”
  房玄龄上前一步,激动得道:“陛下,秦将军所献之几项治吏策略,无不是天人之作,臣建议立刻形成律法,诏告天下!”
  杜如晦也是一脸兴奋,以他的才智,不难判断,此策确实可行,他似乎已经看到:整个大唐王朝一片清廉为民的前景。
  “陛下,秦将军乃治吏天才,治吏水平及眼光长远独到,纵然是吏部尚书亦是拍马难敌,臣建议秦将军弃武从文,也建议陛下将吏部交付于秦将军。”杜如晦双眼放光,口水都差点留下来了,以秦风这等水准,要是他进入吏部,自己与房玄龄这个尚书省的实际首领,将会轻松万分。
  李世民看着秦风,也是一脸意动的表情。
  相对于军事,秦风在文事与治国之道展现了太多太多惊艳的谋略了。
  “不行,不行!我嘴巴上厉害而已,可做不来这些繁杂的事情,军队单纯,适合我这个性子。”秦风吓了一大跳,要是调到文官一系,他非得让繁复的政务弄得头破血流,一世英名付于东流水。
  房玄龄觉得秦风在文事上更有发展,小小年轻就能解决千古难题,若善加培养,将来是大唐的栋梁之材,他也听出秦风不太愿意往政务之道发展,可是他爱才心切,又诱导秦风:“为什么一定要从军呢,现在天下已定,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学文更能辅佐陛下,治理天下,不是更能实现你心中的抱负吗?”
  秦风还是坚决摇头,“突厥未灭,西域未取,东北未复,房相怎敢说天下已定?我的抱负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匹夫不可夺志,还请陛下与房相不要多劝!”
  房玄龄愣住了,良久,他慨然长叹!(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