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据顾青云观察和了解,小石头班里有两个孩子各方面和他差不多,甚至还比他优秀一些。以前小石头在云举人的学堂时,他算是最优秀的,和他一起上课的都是比他大一两岁的孩子,并且他的功课还名列前茅,经常得到云举人的赞赏。
没想到这次他来皇家书院,有和他年龄差不多的,知道的知识比他还多。这下子,小石头就找到了奋斗目标,知耻而后勇,每次下学回来就主动去复习和预习功课,不再用家人催促,乖巧得不得了。
这是变被动为主动,让顾青云颇为骄傲,这就是自己的儿子,遇到优秀的人想的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赶上。这也说明了自己的教育算是成功的。
在某些方面,小石头的确会犯一些错误,还有孩子气,不过只要在大事上不犯错就行。
顾青云想到以后该如何教小鱼儿了。
不过如此一来,又轮到他担心儿子会不会太过于用功,万一伤到身子怎么办?所以刚吃完晚饭,顾青云就拉着他去散步、打拳。
顾大河和小陈氏在院子里坐在,眼睛一直看着他们一大一小打拳的样子,不由得相视一笑。在他们看来,在这个比顾宅小很多的院子,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在顾宅,有儿子老师、师娘在,再加上儿媳,总让他们有点不自在,生怕自己举止不妥当,见识浅薄,给儿子丢脸,虽然儿子不在乎这个,可他们还是觉得没有这里放松。
而且在这里,他们还可以在院子里的花坛里种菜,儿子一点没反对,反而鼓励他们去做。目前他们的目标就是争取以后每天早上不用出去买菜。
“当家的,小石头要在这里上两年的学,那咱们明年还回林溪村吗?”小陈氏忙问道。对于她而言,虽然很想念住了二十几年的林溪村,但她更想待在儿子和孙子身边。
顾大河收敛脸上的笑意,一想到这个问题就皱起眉头,道:“还是写信回去说推迟一段时间吧,咱们等小石头住校后再回去,要不然谁陪他住在这里?把小石头交给别人我可不放心。”想到这段时间大孙子对他们的亲密,顾大河还是决定先等一等。
“就是,你看隔壁那家的孩子,和小石头一样的年纪,家里陪着的人不是亲人反而是下人,这孩子的爹娘也舍得!”小陈氏不赞同地摇摇头,心里却是一喜,能多留一段时间就是好的。
等顾青云打完拳,让小石头自己在院子里玩耍后,他突然说起一件事。
“爹、娘,我在书院认识一位姓张的夫子,他有亲戚在鄂省做知县,我就想着是不是托他去信让人帮忙找找姑姑和外婆家的消息。”
顾大河和小陈氏一愣,随即大喜,道:“好,不麻烦的话就去找,栓子,如果真找到的话,你奶奶一定很高兴。”
“娘,我明白的。”顾青云点头。
老陈氏还有一女,二十几年前逃荒时,不小心失散了。还有老陈氏和小陈氏的娘家,当初他们那一带的人都是整个村甚至几个村一个镇的人一起逃荒,只是中间发生很多事,大家都失去联络。这么多年来,他们不是没有去找过,甚至顾氏在林溪村安顿下来后,还回家乡一趟把先祖的牌位请回来。只是他们的老家已经被泥石流和山洪淹没,没有人住,附近回来定居的人即使有以前认识的,也不知晓亲人的消息,至于其他不认识的人想向他们打听亲人的消息很难。
之前他们没办法,平民出去一趟不容易,而且各家有各家的生活,最多托人顺带找一找,效率不高,这么多年一点消息也没有。
其实大家认为他们可能已遭遇不测,只是还心存一点希望,不肯死心罢了。之前还没什么好办法,但自从顾青云当官后,大家又开始重燃希望。
顾家人认为顾青云当官了,这找人总会好找一些吧?事实的确如此,官员的能量的确比一般的百姓要大许多。顾青云有了人脉后,就会顺便请人帮他找。像庞喜林,他去做县令,可以看到当地人的户籍,在知道姑姑姑父和外婆家的姓名后,在县里找找不算一件难事。
这些年来,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都是在逃荒和战乱中失散的。
顾青云对所谓的姑姑和外婆没什么感情,但终究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最主要的是,这次回家,他奶奶和他说起这件事时都哭了,大概是越老越心软,老陈氏以前多刚强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还重男轻女,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不算多好,可现在她老了,日子又好过,就特别想在临终前见女儿一面,想知道女儿过得好不好,为此还特意跟他说起这事。
至于小陈氏,对于自己的娘家,她也惦记,只是很少在顾青云面前表现出来。顾青云了解到,他外婆家和奶奶一样,对女儿的态度一样,算不得虐待,该教的一样教你,只是比起兄弟们来说,女儿永远是最受忽视的一个。
大概是婚后和顾大河的感情好,加上已经生儿育女,所以小陈氏更惦记着他们这些孩子,很少说起自己的娘家,大约是认为这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大概已遭遇不测,就不想再说。
“真找到你外公外婆的话……”小陈氏恍惚笑笑,“他们已经很老了,你两个舅舅都是老实人,能找到也好,有一门亲戚走动,就是不知道他们日子过得好不好?当时我家有上百亩地,逃荒的时候都丢了,真是可惜了。”
顾青云默然。在古代,他最怕的就是天灾人祸了,幸好他没有经历过。不过这些年他托过很多人去帮忙查,都没有动静,这次其实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如果能找到倒是一件好事,了却家人的心愿。不过,他希望对方不要是那种极品亲戚。但转念一想,极品又如何?又不会住在一起,而且只要他家地位没有自己高,总有能制住他们的地方,就看他想不想干而已。
而且他相信,只要阻碍到他的前程,家人一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不让他们乱来的。转生到这里,顾青云最庆幸的就是他没有遇到不着调的家人和族人,大伙儿有劲往一处使。
他觉得这才是正常的,这世道生存竞争这么激烈,对外保持团结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等小石头被叫去洗澡后,顾青云查看过炭盆后,点上三根蜡烛,就着明亮的烛光,拿出自己的草稿,又开始写起自己的算学书。现在已经十一月,天气已经冷下来,头脑变得更清醒,更有灵感,他要争取两年后书能出版。
这次的内容比第一册更进一步,之前是代数和方程,这次的内容就有函数等,几乎是如今算学界最高的水平。等他的名气进一步巩固后,到时就可以找机会翻译一下外国的数学,正式推出阿拉伯数字。
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有了阿拉伯数字,对顾青云来说,以后用来做账都会方便一些。除此之外,在经济、统计、建筑、机械方面也会有影响,用数据来分析,更为直观。
不知过了多久,等顾大河再三来催促后,顾青云不忍让父母跟着挨冻,终于放下笔,吩咐小满清洗毛笔后,自己赶紧洗澡上床睡觉。
刚一躺上床没多久,小石头就滚到他怀里,暖烘烘的,笑呵呵说道:“爹爹,我们一起睡。”这是当初答应他的条件之一了,在顾宅,小石头是和小鱼儿睡一张床的。
顾青云抚着他的头发道:“乖,明天还要早起,快睡吧。”他从这里到翰林院,骑马要差不多一个时辰,明天更要早起。不过被窝里暖暖的,这是有儿子暖被窝吧?
“爹爹,你觉得和我睡好,还是和娘亲睡好,还是和弟弟?”小石头不知从哪里掏出欧夫子送给他的木雕,一边把玩一边问道。
顾青云闻言,哭笑不得,拍拍他的背部,笑道:“当然是和你娘了,我怕你尿床。”好吧,这么一说,他就想简薇和小鱼儿了,也不知道简薇今晚睡得好不好?肚子里的孩子还闹腾吗?
比起小石头和小鱼儿的乖巧,这个孩子最为闹腾,不知道还是不是男孩?毕竟这么活泼。
“爹爹坏,我才没有尿床呢。”小石头嘟起嘴巴,“我最喜欢和爹爹、娘亲一起睡了。”
顾青云微微一笑,把他手中的木雕拿开放好,把他的一双小手放进被窝里,又看了一眼快要燃尽的蜡烛,道:“快睡吧。”等他睡得迷迷糊糊、半梦半醒间,突然一个激灵。
他终于明白欧夫子的那股阴冷的气质像谁了!顾青云想到内卫的那些人,是广大官员最为痛恨的,他们是天子的爪牙,暗地里的眼睛。内卫直属于皇帝,只有皇帝能调动,全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内卫的探子或下线。当初能建立新朝,内卫就立下大功,建朝后还继续存在,只是由暗转明。
内卫相当于现代的情报局或国家安全局,这让顾青云想到平行时空的锦衣卫,幸亏这些内卫只有监察职权,没有抓捕的权力,否则就和锦衣卫、东厂西厂差不多,那样的话更吓人。即使他自认为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可他还是怕被牵连栽赃、怕一不小心就触雷。
这些年被查出有问题的官员,有小道消息流传,据说大部分都是内卫查出来的,这更让官员们对此机构讳莫如深。
顾青云进皇宫时,偶然见过内卫的头子,对方不苟言笑,阴气深深的,气质让他印象极为深刻。
欧夫子的气质有点点相像。
他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仔细思忖一会,还是觉得太过于敏感,应该不是真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突然想到这方面来了。
而且就算是真的那又如何?自己还是得当做不知道。
想到这里,顾青云不再想欧夫子的事,开始平心静气,争取早点入睡。
*
一年后,顾青云升为从六品史官修撰,分到自己手中修史的任务加重,不再是打杂了,而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参与进去,这让他比以前忙了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得每两天去皇家书院上一次课。
让他失望的是,他接到同事张夫子的消息,说还是没能在当地找到姑姑和外公外婆家的信息。
有了失望,还有希望。他再一次当爹,这次简薇生的是个粉雕玉琢的女儿。
顾青云看到这个女儿时,心里很是高兴,却又开始担忧她的未来。
简薇取笑他:“女儿还那么小,你就想到她嫁人的事了。”
顾青云摇头:“女儿不同于儿子,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女儿嫁人是一件大事,不说我们现在就要为她准备嫁妆,单是她以后的夫君就得好好找。”脑子里却把自己认识的人家想了一遍,看他们家的小郎岁数合不合适,性子如何,上不上进之类的。
“子茗家生的儿子好看又乖巧,可惜差了辈分,还是近亲。至于庞喜林家的孩子,我已经两年没见,不知道性子如何?以前他可是个泼猴。还有谦竹师兄家里的孩子,大了几岁,离得远……”顾青云拿出一张纸,列出自己好友们的家庭情况后,总觉得不是这个不合适就是那个不合适。
唉,还是儿子好啊,不用担心他以后的婚事。至于女儿,虽说要宠,可不能宠成傻白甜。顾青云想起某些事,觉得女儿教导得腹黑一点更合适。
简薇见状,和连氏说起这事的时候还哭笑不得:“夫君也太着急了,囡囡还不到六个月,他就开始折腾,等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连氏这些年有孩子绕膝,心情甚好,看起来更是慈眉善目,一听简薇的话就笑道:“青云做得对,可以的话,囡囡的夫君从小就看好,长大后就不用着急了。这年头,好的小郎君大把的人盯着。最好是青梅竹马,以后夫妻的感情好。”她和夫君就是如此,从小一块儿长大,一起经历过兵荒马乱,好不容易才安全活下来,感情极深,要不然夫君不会在她生不出男孩时,不想让她伤心,无论他爹怎么逼,都坚持不肯纳妾。
她看看囡囡的五官,和外孙女长得很像,以后应该也是清秀佳人。
只是一想到小石头和小鱼儿精致的五官,集合父母的优点,她还是觉得有点遗憾:这孩子如果长得像她哥哥们这么好看就好了,女孩子还是长得好看一点更吃香,更得夫君宠爱,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不过一想到她自己的女儿和简志远,又想想青云和外孙女,她又开始怀疑:其实万事无绝对。
*
又两年后,顾青云二十九岁,这时,方仁霄已六十四岁,如今朝廷的律法有修改,规定二品以下的官员六十五岁就得致仕,如果身体不济的话,通过申请,还可以提前致仕,不像前朝,可以做到七十岁。至于二品以上的,可以延长到七十岁。
方仁霄的身体保养得不错,不过他也渐渐觉得精力不济,加上今年生了一场小病,通过认真考虑后,想到顾青云和方子茗都已出仕,不想再在官场打拼,就转到礼部去,相当于养老,等拖过一年,再正式致仕。
为何现在不致仕?因为致仕后没有俸禄领,除非是皇帝特别关照,否则是一点退休工资都没有的。
顾青云知道这事的时候很是郁闷,难怪有些官员会晚节不保,如果之前没有多少积蓄的话,致仕后不单单权柄不保,生活水平更会下降,除非本身就是大财主、大地主,或者经营有道,如果后辈弟子出息还好,否则真的会担忧自己的晚年生活。
对于方仁霄转到礼部去的决定,顾青云举双手赞成。毕竟户部太辛苦了,事情太多,很容易做错事,方仁霄在户部时经常下班很迟,尤其是年中和年末时更是要加班。他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转到礼部会轻松一些。
唯一让方仁霄可惜的是,他的品级依然没变。大家都知道他去礼部几乎不用干什么活,就等着致仕了,所以没打算去走关系。
等方仁霄到礼部后,五月份时,顾青云发觉自己已经在翰林院待满六年。又一批庶吉士要参加闭馆考试,等顾青云等人忙完此事后,他发现自己又升官了。
顾青云直接升为正六品的户部主事,此时和他同一批的二甲、三甲进士,最高的就是正六品了,其他人还在正七品上待着,三年一考评,目前大家都在各显神通,想往上升。
当然,和庞喜林一比,他的进步就不明显了,探花郎那才叫升得快呢。
第141章 出京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个bug,时间已过三年,顾青云29岁。
庞喜林如今已经升为从五品的知州, 他在县令的位置上作出政绩,以精明能干闻名, 破了几件大案, 加上有岳父白烨的支持,他又是翰林出身,考评都是优, 这才在二十九岁的年龄升职到知州。他如今还是一方的父母官,州是比府小比县大的地区。
顾青云和方仁霄说起这件事,还感叹道:“喜林兄升得真快。”话刚说出口,心里却暗道不好,老师都快致仕了还是正五品, 自己现在还在感叹别人升得快。
不过老师是方家的第一个出仕者,没有背景没有后台, 本人又没有去刻意钻营, 加上没有做过地方官,致仕前爬到如今的地位已经不错了,比翰林院的岑侍读高。
于是忍不住嘿嘿一笑,摸摸鼻子。
方仁霄颔首, 没有想到其他方面去,而是看了他一眼, 问道:“你打算何时下地方?”
顾青云摇摇头:“如今我要去户部, 最少要待三年。而且子茗都下去了,我就不想下了。”今年考评时,通过运作, 方子茗准备到杭州府当正六品的通判,他岳父夏尚是吏部官员,找到这个缺也不是一件易事。
杭州可是个好地方。
两人一个在地方一个在京城,顾青云认为这比较好。之前老师也是同意的。
当然,最主要的是,好吧,顾青云承认他追求安定,如果他到其他地方当官,就得和孩子们分开,最起码是要和小石头分开。皇家书院的资源这么好,他不可能让小石头从这里退出的。
这年头,出京容易进京难。
方仁霄似乎知道顾青云的心态,忍不住摇头笑道:“你啊你,让老夫怎么说你才好?”不过转念一想,弟子没有强烈的功利之心,在官场上就不会因为急功近利或被人利用,或踏入圈套,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顾青云只能呵呵一笑,故作憨厚状。
*
之后,顾青云升入户部为主事,要求半个月后再到户部报到,他还要在翰林院和其他人交接工作。
这时候,方子茗出京去杭州上任了。这次出京,他是带着一家人出去的。
从京城到杭州正好可以走京杭大运河,直达目的地,比起一般官员的上任,可以走水路,无疑是方便和舒适很多。
五月二十日,正好是他们的休沐日,一大早的,大家都赶到码头为他送别。
“子茗,你放心,你家的房子我们会好好看着的。还有,你在杭州要经常写信回来给我们。”方仁霄和连氏是长辈,没有来送行,只有顾青云和简薇代表,还有方子茗的一干好友到场。
等其他人都和方子茗告别后,终于轮到顾青云。
想到好友即将远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能相见,顾青云很是不舍。
“嗯,有你在我放心。”方子茗一袭长衫,俊美依旧,显得意气风发。
顾青云看向旁边和简薇说话的孩子们,笑道:“其实我最不舍的就是姝儿和媛儿,这一去很快她们很快就长大,下次见面都不知道还能否认得我了?”
这话一出,方子茗顿时露出笑容,两人的视线一起投在小姐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