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启航

  宁波北仑港内,一辆黑色防弹轿车向码头疾驰而去。
  望着这座还未完工的世界级海港,车窗后的冷杰和华罗庚神色兴奋。杭州湾的地理优势不用说了,所以杨秋在制定五年计划时,就把杭州湾、北仑港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一号工程。整个工程包括杭州湾清淤、舟山群岛海军基地,北仑港建造、铁路、钢铁厂、造船厂等等在内总计11个项目,总投资高达2.5亿美元,预计完工日期1935年。
  如果能完工,就会形成涵盖上海、杭州、宁波三地,辐射大半个江浙沿海的大工业圈。不过想要实现这个宏伟梦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基础打好后发展速度就能提高很多,这也是为何杨秋拼命搞基建,而不去发展太多高端东西的主要原因。靠10年前的中国,是完不成这个梦想的,甚至连投资的经费都拿不出来。所以这项超大工程在白银危机后被美国公司承包,直到最近经济危机发生,美国公司无力再建后,加之杨秋以查账为名冻结资金,最后不得不以8千万美元的价格拱手将百分之八十股份出售给中国国有南方港务公司和四海远洋轮船公司。
  这次并购也拉开了回购股权的序幕,利用美国投资商急于撤回资金心理,杨秋和中国政府已经收回42亿美元投资中的70%!总耗资15亿民元,完成了一次“大抢劫”。唯一遗憾的是,因美国政府施压部分项目不得不用外汇赎回,致使央行外汇储备减少了很多。
  但这都是值得的,和健康发展相比,外汇迟早能赚回来。虽然还没全部建完,但北仑港的雄姿已经显现,想到不久将来这里可以和上海隔海相望,还可以利用环中国铁路南线辐射内陆,冷杰和华罗庚都很激动。
  两人抵达码头时,三艘悬挂满旗整装待发的大型战舰已经整装待发。中央是刚刚完成海试还没服役的北京号战列舰,前面是长沙号重巡洋舰,后面是长江号轻巡洋舰。
  武汉级重巡洋舰共四艘,分别是武汉号、长沙号、郑州号、南昌号。是台湾岛级的缩小版,轻载10530吨/满载12970吨,3座三联210毫米/L55舰炮,4座双联120毫米/L56高平两用炮,4座四联40毫米高射炮和12座双联25毫米机关炮。最大航速32节,续航力15节/11000海里。
  长江级轻巡洋舰只造了2艘,分别是长江号和黄河号。标准9500吨/满载12000吨,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15节/8500海里。因海军条约对155毫米级别火炮最大只能装10门的限制,所以使用了较为另类的3223背负式布局,即前后各一座三联和一座双联炮塔。采用南京海军工厂研制的155毫米/L50舰炮,4门双联120毫米/L56高平两用炮,其余高炮布置与武汉级相同,但多了2座三联600毫米鱼雷。
  访美不需要舰队,所以北京号和长江号将在抵达美国后继续前往北大西洋试航,检验恶劣环境下国产战舰质量是否过关。“北京号舰长沈鸿烈,欢迎你们登舰。”还没等两人多看几眼战舰雄姿,晋升为准将的沈鸿烈迎了上来。一边让卫兵替两人搬行李,一边带两人登舰向军官会议室走去:“总统和夫人半小时前就到了,就等你们才能启程。”
  两人上月刚从巴黎回来,原本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却没想到几天前忽然接到总统府电话,让他们立刻赶往北仑港随总统出访。随总统出访!这是多大的事情啊,所以两人二话不说立刻捡几件随身衣物就登轿车,但因为路上遭遇暴雨,足足晚了好几个小时,所以一边走还一边担心,生怕杨秋会不开心。
  北京号虽然是大吨位战列舰,但内部空间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宽敞。相反,舰上最大的军官会议室也只有十几个平方而已,人一多连转个身都会撞到。走进会议室后他们看到,会议室内早已挤满人,其中几位身着便装的男子似乎还有些眼熟。除了他们外,中央那个高高瘦瘦一边签署文件,一边和顾维钧商量什么的身影,让两人情不自禁激动起来。
  “学生冷杰、华罗庚,见过总统。”
  “来了。”杨秋抬起头,把文件交给严玉秋,又看看手表让沈鸿烈即刻出发后,才走上来伸出手:“巴黎的事情我听说了,能在国家最需要你们的时候带头回来,我应该谢谢你们。”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桌子上的茶杯开始摇晃,隆隆的轮机声开始清晰,这是战舰起航的信号。杨秋让两人坐下后,问冷杰:“见过你父亲了吗?他身体还好吗?”
  “谢谢总统关心。父亲闲不住,去年与人合伙开办了玻璃厂。如今玻璃制品需求渐大,生意非常红火。前日出来前,他叮嘱一定要好好办事,为国尽忠。”冷杰的父亲是冷御秋,当年民党攻打南京时曾立下赫赫功劳,被孙逸仙和黄克强赞为国之栋梁。但随着国防军改革进度加快,他们这批老军官已经不符合要求,所以大多数已经淡出行伍,都借早年累积的积蓄很多人都开始进军工商界。
  让卫兵关上舱门,将噪音隔断不少后,杨秋从左往右为两人介绍起此行的伙伴:“顾外长你们应该认识。这是颜佑冰少将,炮兵学院工程师,欧战后赴德进修4年,现在是我国弹道学方面的专家。秋恒上校,国防部技术办公室主任。俞大维和关玉山,一样都是首批物理种子生,大维在德国汉堡大学进修五年,玉山在奥地利格丁根大学,他的导师是已经移民美国的物理大师冯.卡门。”
  冷杰认识俞大维,两人在欧洲虽然身处两国却也神交已久,但旁边看起来二十七八岁,长得黑黑瘦瘦的关玉山就不怎么熟悉了,但能成为冯卡门的弟子之一,本身就说明他非常强。
  “你们年龄相仿,这一路有足够时间慢慢了解,所以我就不细介绍了”杨秋大致介绍完后,十指交错放在桌上,微笑道:“此次请你们陪我出访主要有两件事,第一就是采购。经济危机来了,虽然我国也遭受不小麻烦,但小农经济可以确保我国比他们更快恢复!所以这么好的拣便宜我不打算放过。但我国又不能像苏联那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经过15年建设后,无论是工人数量还是基础工业规模,我们都要比苏联稍微好些,设备自产率逐步提高,所以进口太多设备反而会导致我国自己的相关产业严重萎缩。所以我准备把主要采购项目放在自己无法制造的精密机床,成套设备上,进口一批最新的实验设备、研究器材和专利技术,在国内组建一批设备较好的实验室。但这些东西我又都不太懂,几位专家又有事在身,只能把你们拉来充壮丁。”
  顾维钧拿出草拟好的清单递给大家,还故意打趣道:“先看看有没有遗漏,不管价格只要有遗漏就写上。难得总统答应给大家公款消费的机会,错过了可别后悔哦?”
  笑声中,冷杰拿起一本厚厚的清单看起来。“Rowland光栅、氦辐射灯及德制光谱仪”一连串熟悉的物理实验器材跃然纸上,其中有很多连他都只闻其名没亲眼见过,不少还都是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型设备。
  看这份清单,冷杰内心更加佩服!外人看来,杨秋能崛起似乎靠军队,靠运气,只有看到这份清单才能明白什么叫目光如炬。全世界萧条,都以为他会学苏亮疯狂抄底购买廉价机器设备时,他却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价值高昂的科技设备上!准备趁世界萧条建设一批媲美世界的实验室,筑巢引凤吸收因萧条失业的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
  这个时机选的是真好!经济危机看情况至少要蔓延好几年,当全世界都开始减少科技投入时,要是真能搭好这个舞台,不仅能留住羡慕外国高级实验室条件的国内人才,恐怕还会成为很多外国科学家躲避经济危机,继续获得科研经费的首选避难地。这不仅能进一步缩小东西方技术差距,还能让更多国内学生和孩子接触到外面的科学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冷杰和华罗庚对视一眼,嘴角同时勾了起来,这次回来真是太对了!
  两人同时拿起笔,准备填上几种价值不菲的新设备时,突然掌声响起。杨秋拍拍巴掌,让大家暂时放下笔:“路上有足够时间慢慢想,后面的购买和挑选也是你们自己带队负责。下面我说第二件事,我想问问你们。”
  杨秋目光环视,让人诧异的停顿良久后,清晰的问道:“电子计算机、核裂变、涡轮喷气发动机、深空火箭、晶体电子管这些技术,你们听说过吗?”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