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洗了一把冷水脸,饭后又喝了一杯浓茶,才有了点儿神采奕奕的样子。
  韩越霖过来了。
  炤宁好奇那三个女子:“第三个是什么人?”
  “是个傻子。”韩越霖道,“我收留她几日。”
  炤宁失笑,“你可不像是发善心的人。”
  韩越霖摸了摸鼻尖,微笑,“以前就认识,这次碰巧遇到了,就顺道带她到了京城。往后安排不了她的话,你帮我。”
  “嗯!”炤宁自然是义不容辞。
  韩越霖笑着凝了她一眼,“现在好看得要成精了。”
  “……”他夸人也不肯好好儿说话。
  他笑意更浓,说起何从云,难得耐心地叮嘱了炤宁几句。
  炤宁亦是郑重点头,“你都发话要我当心的人,必然是有些分量,我诸事都会留神。”
  “那我就放心了。”
  “对了,晚间来这儿用饭好不好?燕王要请你喝酒。”
  “一早就收到了帖子,这种好事我怎么会推辞。”韩越霖爽快应下,“我一定来。先去忙了。”
  “好。”
  炤宁回到房里,亲自拟了晚膳的菜单,唤红蓠送到厨房。她和韩越霖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情形太多,知道他爱吃哪些口味的菜肴,另外又命人去了醉仙楼一趟,定了两道素菜。
  当晚,宾主尽欢。随着炤宁出嫁,韩越霖对师庭逸的态度很自然地变得亲切随意起来,两个男人一面喝酒,一面说着朝堂内外的事,到后来,已是相谈甚欢。
  炤宁无疑是最开心的那一个。
  随后的日子,炤宁委实忙碌了一段日子:
  张放进京之后,她与师庭逸连续数日亲自款待。因着江式序的缘故,加之炤宁清楚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张放与她好一番契阔,情分一如亲叔侄。
  张放去年随师庭逸返京接受嘉奖之后,被委派到边关巡查防御情形,这次回来复命,皇帝很是满意,将人留在了京城,在五军都督府行走。如此一来,张放的家眷迟一些也要进京。
  炤宁去看了看张放的府邸,帮忙布置了一番,将短缺之物一并送去。
  这件事告一段落,到了周静珊出嫁的日子。炤宁和江佩仪去送她,吉日又去顾鸿飞那边喝喜酒。
  之后,师庭逸一个月的假到了期限,恢复了日常早起晚睡的忙碌情形。
  炤宁琢磨了几日药膳,开始悉心为彼此调整膳食,温补身体。没有师庭逸整日相伴,她也不觉得闷,带着吉祥找事由消磨时间。
  芳菲四月,是最舒服的时候,她先后办了三次春宴,将与师庭逸、江府关系不错的官员内眷一并请来。佟家、何家,她也下了帖子。这种事,不好把心里的情绪做到实处。那两家人也应邀来捧场,面上也都是和颜悦色的。
  何夫人被人问起女儿要嫁入东宫的事,面色不大好,只是讪讪的一笑。
  这期间,关于佟家的是非,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佟家始终缄默,即便是被一向不睦的人当面问起,也不做解释。
  有几个不曾站队的言官曾经上折子弹劾荣国公行径不检点,皇帝没当回事。
  已经站队的官员们想闻风而动,却被大老爷、师庭逸、韩越霖等人及时阻止。
  佟家这是想装可怜博得皇帝的同情,无疑与太子达成了默契。事情若是闹起来,他们的沉默不是不可以看做清者自清的。而眼下如此,必定还有后招。
  师庭逸等人对这类事不感兴趣,对这局面却饶有兴致。对方不动,他们也不会有任何行动,僵持一段更有益处——流言只会越传越盛,事态迟早让佟家吃不消。
  况且,韩越霖手里有康晓柔母女两个,他正琢磨着如何让她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韩越霖做事可不管手段好看与否,他看谁不顺眼,便会文的武的明的暗的一起来。
  炤宁观望着局面,有心提醒师庭逸,防着太子搬救兵或是出幺蛾子,念头一起便打消。她不想干涉他,愿意相信他的才智,更乐得做他安享喜乐的妻——他对她的寄望,不过如此。
  **
  四月中旬,何从云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又一位侧妃。
  师庭逸和炤宁自然听说了,但是都当做没这回事。
  当晚,何从云的陪嫁丫鬟为此嘀咕:“燕王府今日竟是不闻不问。”
  何从云平静地道:“燕王大婚之日,太子也没前去道喜。”
  “可是,太子妃不是去了么?”丫鬟小声道,“况且,燕王妃与太子妃交情甚笃,何家也不是小门小户……”
  “换在寻常人家,我不过是太子一个小妾,这一点你要记住。”何从云的眼神忽然变得凌厉,“日后再说这等不知轻重的话,当心我割了你的舌头。”
  丫鬟慌忙称是认错,之后噤若寒蝉。
  过了好一阵子,何从云轻声吩咐道:“今日起,你们几个一定要打起精神,事事谨慎。这东宫里面,不知有几个妖魔鬼怪,别弄得还没收拾人,先被那些女人收拾了。”
  “是。”
  第069章 过招
  第069章
  佟念柔站在海棠花树下,与高文照说着话:“原本已经请示过太子妃,明日命人请荣国公过来一趟,真没想到他今日会前来赴宴。既是如此,你能不能帮我传话给他?我想见见他。”
  “这容易,只是一句话的事。”高文照知道太子在东宫之外的不少隐秘之事,这东宫之内,尤其这些女子的事情,他所知甚少。对于佟念柔,他所知道的是她进门之后就被太子冷落,被太子妃狠狠收拾了一番。眼下,这女子消瘦许多,看来真是没少受罪。太子对女子的态度没个谱,谁知道他何时又会转头宠爱她?是以,以礼相待最为妥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