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铁路”计划(求订阅!)
…
经过一年多近两年时间的研发,大中最新研究出来的火车,已经可以使用三个缸的蒸汽机,牵引十节车厢,时速已经达到了,空车时,每小时二十八公里,满载时,每小时十一公里。
不过虽说如此,可这最新一代的火车,还是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加水的设施,还要在途中耗费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
后来,在李衍的建议下,科研人员改用三到四个火车头作为一列火车的动力——前面一到两个,后面也是一到两个,这样一来,不仅让火车可以来去自如,省去掉头的麻烦,还可以有拉有推,将动力变大,令其能携带更多的车厢,然后用多携带的车厢装煤和水,这样一来,能让火车跑得快一些,也跑得长远一些。另外,这种设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即使碰到哪个火车头出了问题,也不耽误火车使用。
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在沿路设置一些补给点。
这才让大中的火车可以勉强投入使用。
与火车的不成熟相比,因为有李衍这个懂炼钢的专业人才引导,大中的铁轨还是非常先进的,就是与后世的铁轨相比,差得也不算太多。
所以,见火车已经勉强能投入使用了,李衍立即下令:修铁路!
按照李衍最初的意思,是先修一条直接从东京汴梁城通往燕京的铁路。
然而——
李衍这个想法一出,立即就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对。
有人说:“火车乃奇技淫巧,怎可深陷其中?”
有人说:“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万万不修!”
还有人说:“修铁路,劳民伤财,空耗国力,无异于隋炀帝修大运河,恐给大中带来灭顶之灾!”
等等……
总之,很多人顽固地阻止李衍修铁路。
对于这些人,李衍都懒得看一眼,并且有些后悔整风运动结束得太早了!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有些客观的现实因素,即便是李衍,也不得不考虑。
就比如,铁轨的制作和运输。
虽然很早以前李衍就开始改革铁矿,并“捣鼓”出来了极为先进的练钢技术,还命人探寻新的铁矿。
可截止到目前为止,大中主要还是依靠辽东铁矿(鞍山铁矿)、邢州铁矿、磁州铁矿、徐州铁矿、兖州铁矿、威胜铁矿这六大铁矿生产钢铁——这六大铁矿的总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里说明一下,倒不是说,这些铁矿所生产的钢铁,不够铺铁轨用的,而是现阶段的运输实在是太费劲了。
所以,现在铺设铁轨,必须要考虑到铁矿的位置——这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如此一来,李衍最初的设想,就是直接修一条能从东京汴梁城到燕京的铁路,在现在看来,多少有一些不太合算——目前起步阶段,铁轨和枕木的运输都非常困难,如果勉强这么修,得多付出不小的代价,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而等铁路铺出一定的规模和找到新的铁矿之后,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李衍只能暂时让步——暂时从邢州修到磁州。
之所以选择先修这段。
首先,两地都有铁矿,方便开始。
其次,这段路是交通要道,未来也一定主干道中的一段。
再次,这里地势平坦,容易修。
与此同时,李衍命人,加大在四川、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等后世中国产铁的地区探寻新的铁矿的力度。
至于高丽、日本、台湾、中南地区的铁矿分布,李衍就不太清楚了,只能让地方政府去一点一点的探寻。
总之,李衍让人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铁矿,然后在铁矿所在地建设练钢厂生产铁轧,为下一步的全国铺设铁道做准备。
这无疑是一盘大棋,不知多少年、花多少钱才能完成,甚至有可能等李衍死了,李衍想看到的“九纵九横”的铁路网以及更远的“一带一路”梦都不一定能实现。
可虽说如此,李衍还是顶住所有压力,用铁腕手段强行推动此事。
为了能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想法,李衍下命成立了一个铁道部,由自己亲自负责,并任命很有能力的胡世将担任尚书,还有,为了能保证铁道部有充足的钱来修铁路,也为了之后铁道部不仅不需朝廷投钱还能为朝廷赚钱,李衍又将很会赚钱和理财的张悫调任铁道部担任侍郎。
在大修铁路的同时,李衍也没有忘了火车的研发。
鉴于蒸汽机车的前景并不大,早晚会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李衍正式提出了“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概念。
内燃机车的优点是启动迅速马力大,热效率较高。缺点则是构造复杂,制造、维修费用大,同时造成的污染大。
电力机车的优点是热效率比蒸汽机车高一倍,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而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噪音小。
从李衍的主观意愿当中,李衍当然是希望发展电力机车。
可这电力机车对科技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在“电”还没有被广泛的发现和运用的前提之下。
另外,虽然内燃机车有不少缺点,但它的优点也同样很明显,那就是,内燃机车可以自身携带燃料和水,只要给出标准的轨道,在任何的时候都可以运行,不受其它方面的影响,不像电力机车,对各个方面要求的都非常高,而且运用领域有局限性,只能作为电器化铁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
最为关键的是,李衍也不知道,科研人员会在哪个方向取得突破、取得进展,所以,多一个研究方向也是好的。
总而言之,虽然饱受争议,并且困难重重,可李衍亲自命名的“大铁路”计划还是在李衍铁腕下强行上马了。
铁道部成立的那天,李衍对吴世将和张悫说道:“朕想用火车迁都,希望两位爱卿能满足朕的这个小小的愿望。”
……
……
PS:卡文了,很厉害,写了一整天,才写出了这一章,实在是没办法写出第二章了,所以今天就这一章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