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探寻未知领域
首届中国围棋“名人战”决赛第2局。李小强vs刘大锤。对局室内,两人面对而坐。随着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
“刘老师,请指教。。。”
李小强神色平淡,表情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李小强说过了这句话后,对局室平添了几分凝重的气氛。
这盘棋是李小强执黑先行,他把手伸向了棋盒,静静的落下了本局的第1个棋子。
刘大锤默默的看着面前的少年。自己认识这个少年已经2年多了,他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李小强已经长高了很多。这是当然的,从10岁到13岁,李小强肯定长高了很多,如果没有长高的话,那就是李小强身体有问题。
“奇怪啊,我怎么一直没有感觉呢?嗯,从刚认识他开始,我就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孩子,他的沉稳,他的成熟。只要和他多接触几次,就没有人会把他当成一位普通孩子。正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想,所以才会忽略他身体的成长。”
“毫无疑问,对面坐的是一个绝世的围棋天才,他对围棋的理解是那么的深刻,是那么的充满想象力。完全超出了一个孩子的范畴。他对围棋独到的理解,甚至超过了这个年代。更重要的是,他对围棋是那么的热爱,是那么的虔诚,这是一个真正为围棋而生的人。”
“说实话,我内心是非常感谢你的。正是因为你的出现,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围棋信念,让我消除了自己的心魔。在围棋修行这条道路上,我再也不会犹豫不决,再也不会东张西望。我也会沿着自己的道路坚定的走下去。小强,你知道吗,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
“正是因为感谢你,所以我才会在比赛中竭尽全力。在锤炼一位绝世围棋天才的同时,其实也是锤炼我自己。这是我们围棋界的传统,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你可能不知道,马小飞对你的点拨,我其实是知道的。这其实是大家商量的结果。我真的很好奇,这样的点拨对你有用吗?”
“我坚信,这样的点拨对别人可能没用,对你是一定有用的。原因很简单,当我们还在胜负里打转的时候,你已经用超越胜负的态度看待一盘棋!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是你最可怕的地方。你拥有的这个东西,可以弥补你技术上的很多不足。在我看来,你之所以能够累次上演以弱胜强的好戏,就是因为你拥有胜负世界里最重要的东西。”
“实话实说,对于今天的比赛,我不仅好奇。我其实还有一点点兴奋,有一点点期待。你会用什么方法来下这盘棋呢。。。小强,放马过来吧!”
研究室内,一帮国家队成员都在关注这场比赛。就连平时显得有点懒散的马小飞也早早的来到研究室。大家关注的和刘大锤一样,
“李小强会用什么方法来下这盘棋呢?”
围棋中的番棋赛,其实和其他竞技体育的系列赛一样。是最考验一位棋手综合实力的。番棋赛和“遭遇战”不同,下番棋赛的时候,只要技术上面有弱点,那么这个弱点将会最大化。完全可能被人家揪住这个弱点一阵穷追猛打。
李小强重生已经3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叫他“神秘少年”了。现在就连日本棋界都不这样叫,更不用说对李小强更熟悉的中国围棋界。当李小强身上的神秘感渐渐消失,他赢棋的最大优势其实也在慢慢减弱。就算李小强有更先进的围棋理念,但是,以李小强目前的水平,还发挥不出这种先进理念的最大优势。无论多么好的想法,都必须要有相应的实力支撑。
当李小强“横空出世”以后,其实大家一直在研究李小强,可惜一直“定位不准”。这是因为李小强的围棋水平实在是进步太快。当大家刚刚对他有一个初步认识以后,他的水平又一次大踏步的向前。当大家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又一次跑到前面去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李小强赢了很多棋。特别是日本围棋界,对李小强的认识总是慢半拍。这也是李小强能够在擂台赛上取得好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
到了现在,虽然李小强的围棋水平还在进步,不过进步速度明显放缓。这也是正常规律,围棋水平到达了李小强现在这样的层次,已经不可能再有以前那样的进步速度了。和日本棋手相比,中国棋手对李小强更熟悉,对他的“底细”了解的更清楚。这也是李小强“内战外行”的原因。
李小强想要再次形成突破,还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谁都看得出来,李小强现在就处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这个过程,需要各种各样的磨练,也需要李小强自己的领悟。
作为中国围棋的“瑰宝”,他在棋盘上表现出了太多的闪光点。大家当然乐于给李小强提供帮助。“传帮带”一直都是中国围棋的传统。同时大家也很好奇,李小强面对这样的磨练,他会采用什么方法应对呢?
这盘棋进行得很慢,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棋盘上仅仅下了30多手棋。看过这30多手棋后,很多人都皱起了眉头,曹大方九段最先开口。
“小强这是怎么了?他想做出改变可以理解,只不过,这样的改变能够赢大锤吗?我觉得,小强的选择不够聪明。”
本来还指望李小强“替他报仇”的马小飞九段接着说道:
“小强不会真的被我带沟里面去了吧?在我看来,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赢棋道路。不行,这盘棋要仔细看看。根据小强的一贯表现,他肯定有什么新的想法。再看看,再看看。。。”
心直口快的聂旋风最直接,棋局刚刚进行了30多手棋,他就开始预测整盘棋的胜负:
“黑棋的下法虽然很符合我的口味,不过这盘棋我不看好小强。这种下法完全就不是他擅长的,他以前也没有用过这样的下法。当然,小强现在可以用心去揣摩各种各样的下法。从磨练技艺的角度来说,这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棋盘上仅仅摆了30多步棋,李小强的下法也很正常,棋盘上也还没有发生什么故事。只不过,在别人看来很“正常”的下法,李小强下出来就让人觉得“不正常”,因为这不符合李小强的棋风,他以前也没有下过这样的棋。
一直以来,李小强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灵活,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棋风。其实“灵活”只是表面,随着大家对李小强的了解加深。大家对李小强的棋风特点还是有一个初步印象的。
简单来划分,李小强还是属于“速度型”棋手。下棋的时候强调“速度”,直线计算准确,在棋盘上表现非常稳定,很少出现大的失误。虽然力量不算很大,不过从来不惧怕出现复杂局面。再加上时不时来个“灵光一闪”。。。这些基本上就是李小强的“标签”。也是大家对李小强最基本的认识。
严格来说,说李小强是“速度型”其实是往他的脸上贴金。他根本还没有资格称为“速度型”。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其实也指出了李小强的一个弱点。和李小强自己的弱点相比,他才可以称为“速度型”。
在围棋中,和“速度”相对应的,当然就是“缓慢”或者说“坚实”。一直以来,“速度行棋”和“坚实行棋”就是围棋中的两个最主要的流派。大家常常把棋手分为“实地派”和“外势派”,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说这样的话,其实同样是流于表面现象。围棋最终是要依靠“目数”来决定胜负。没有哪一位棋手不喜欢“实地”,就像武宫正树先生这样最典型的“外势派”。他的宇宙流,他的大模样最终也要转化为实地。他其实也是很喜欢实地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分歧点,其实仅仅是一个“先后问题”。有些棋手喜欢一开局就抢实地,这些人被称为“实地派”,有些棋手呢,喜欢开始抢外势,棋局进行到中后盘的时候,通过这些外势转化为实地。这样的棋手被称为“外势派”。
实事求是的说,在所有的职业棋手中,“实地派”占了绝大多数。特别是到了后世,想要找一位“厚实行棋”的高手很难很难。这并不是说“实地主义”就比“厚实主义”更好。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和“厚实行棋”相比,“实地主义”更简单,对于这样的棋,大部分棋手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掌握。
首先“厚实行棋”,然后通过自己的“厚味”,最后转化为具体的“目数”。就是这个“转化”,能够难倒绝大部分职业棋手。这是围棋中最难的一个课题。
这个“转化”,对李小强来说当然也是难题,当然也是他的弱点。所以他以往的对局中,很少出现“厚实行棋”的情况。
当平时“步调轻快”的李小强突然“厚实行棋”。当平时“思路清晰”的李小强突然玩起了“高深莫测”。大家的惊讶是正常的,大家一致不看好李小强也是正常的。
对局室内,刘大锤同样很惊讶,他也想不通李小强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正是因为这样,他同样小心翼翼。因此这盘棋的进展很慢。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厚实行棋”,“利用厚味作战”,应该是一种很高深的围棋。这是职业围棋的必修课。李小强是一定要过这一关的。李小强今天选择这样的下法,除了是“穷则变”以外,其实也想见识一下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当然,如果“有惊喜”那当然更好。
“厚实行棋”也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认为是一种比较高深的境界。在目前的世界棋坛,特别是在日本围棋理论中。这一直是一种很主流的观念。
别看李小强常常“鄙视”日本围棋理论,他对这个观点还是赞同的。可问题是,显然很有“境界”,显得“很高深”的日本围棋,为什么到了后来会不堪一击呢?毫无疑问,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地方出现了偏差。或者说,日本围棋在一些认识上出现了错误。
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李小强很想知道答案。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的继续。当李小强选择了“厚实行棋”以后,这盘棋的格局就已经很明显了。这种棋没有那么快分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关键,肯定是在中后盘。
李小强打起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棋局中,他在磨砺自己技艺的同时,也在探寻日本围棋落后的根源。
这盘棋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