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57节

  有医学专家站出来表示,“一阶元素所合成的药品,作用可能会更强。一阶元素物质,是常规的升阶,具有更高的活跃性,可用于抗衰老的研究,也可能起到延寿的作用。”
  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科技,等等。
  这些领域自然不用多说。
  如此多的舆论关注下,各种一阶元素毫无疑问很有市场,只可惜,想要批量制造生产并进行售卖,还需要基础设备以及上级部门的审批。
  审批,是早晚的事情。
  设备,很重要。
  钟民革了解了实验进度以后,就不断打听‘第三次实验时间’,进行第三个实验,并且效果更好,那么前两个实验的设备,就可以闲置并用于湮灭科技公司制造稳定设备。
  当然,安全性还是要论证的。
  在制造环境要求苛刻的材料时,设备就必须稳定、安全,但一阶金、一阶银的制造很容易,只是对场力强度有要求,拿过来就制造都没有问题。
  钟民革想想都迫不及待。
  这都是钱啊!
  就像是何毅说的,黄金过一下场力就变成了一阶金,一吨的黄金过一下场力,单价翻个一倍,不过分吧?
  一吨黄金,几个亿啊!
  过一下场力,就能轻松赚到几个亿,比印钞速度都要快太多了!
  ……
  钟民革很着急。
  王浩却根本不着急,他们计划第三次实验最少要在三个月以后进行,中途的时间就是暂停消化一下。
  前两次实验收获太大了。
  很多新发现的一些元素都没有开始提取、测定,再进入下一步实验,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检测以及其他部门根本忙不过来。
  这样一来,一些重要内容可能就会被忽略。
  现在材料检测中心的每个人,都已经忙到脚不沾地了,50多种新型元素堆积在一起,每一种都要一个小组研究很长时间。
  汪辉连续忙了一个多月,只是完成一些重要的测定,看到工作列表的时候,他郁闷的摇头,“还是要申请增加人手啊!”
  “是啊。”
  周青赞同道,“我们的人手还是太少了,最少要增加一倍以上。”
  两人达成一致,就像上级做了申请。
  国内的人才还是有很多的,唯一就是进入材料检测中心工作,牵扯到保密性等问题,需要重点进行审查。
  最终上级部门决定,让科学院材料所、基础科学中心、航空材料院等多个材料部门,分别派出几个人参与研究。
  科学院材料所,中心实验楼边侧大办公室。
  应昭华正看着多种元素的成果论文,不由吐槽了一句,“汪辉……这家伙真是不当人了!”
  “是啊。”
  邓斌顿时跟着说道,“没什么水平。就是跟着王浩院士研究,那个成果就像是天上掉下来一样。”
  “这次可是59种新型元素啊……”
  应昭华摇头道,“也不用多想,我们和汪辉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做自己的研究。”
  “对。”
  邓斌认可点头,“就算让我去我也不去。去那里没什么自主权,就是跟着做检测有什么意思,完全发挥不了能力。”
  “也就是汪辉才干这个。”
  “是啊。”
  好几个人都跟着点头,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跟着一起抨击汪辉就对了。
  一群人正在抨击的时候,就见到梁嘉鑫站在门口,他是材料所的主任研究员,可以算是‘大佬之一’。
  梁嘉鑫惊喜的说道,“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们。汪辉向上级进行了人才申请,我们材料所有七个名额。”
  “三个研究员,四个副研究员。”
  “我已经确定要去了,你们商量一下谁去。”
  “对了。”
  梁嘉鑫才刚转过身,又回头补充一句,“我们过去不是当组长,不是当负责人,就是材料中心给分配工作,都要听汪辉教授的。”
  “想去的,写份申请报告,还要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就能直接过去!”
  等梁嘉鑫离开以后,大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应昭华有点尴尬的看看其他人,轻咳一声道,“刚才就说了,跟着汪辉做研究也没什么意思,就是捡成果啊。”
  “但是吧,汪辉的研究也很重要,每一种升阶元素的检测,都可能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
  “为了国家发展的更好,受点委屈也没关系。”
  “我就写份申请报告,试试看,这种事情,我肯定要冲在前面……”
  他说完赶紧写起了报告。
  邓斌也反应过来,马上道,“怎么也不能让应教授一个人受委屈啊,我也是有觉悟的,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我也要申请一下。”
  “对对对,我也申请。”
  “我可不管你们,就三个名额,怎么也争取一下。”
  “我单身一个人,你们都是拖家带口的,还是让我去吧。”
  “在国家大义面前,家庭算什么?舍小家、为大家,就算我老婆、孩子也肯定支持我……”
  第五百一十章 一阶波技术突破,光速问题。众人的期待!
  在国内的基础材料领域中,汪辉就是备受‘羡慕嫉妒恨’的那一个,之前他就是一个材料专家、金属研究领域的研究员,还够不上最顶尖的层次。
  在被王浩邀请加入湮灭力场实验组,并特别设立材料检测中心后,汪辉以飞跃式的速度,成为了国内外最顶尖的材料专家。
  中途,他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元素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都和一阶元素有关,问题并不是他制造出的一阶元素,就只是负责一阶元素的初步性质测定而已。
  当然,汪辉肯定是有一定能力的。
  但是放在顶尖学术圈子里,很多同领域的学者自然对他很不服气,觉得都是汪辉的运气好。
  “如果当初王浩邀请的是自己……”
  “那么也肯定不比汪辉差,不,肯定比他更强!”
  很多同领域学者都这么想。
  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能去材料检测中心,再跟着‘看不上的汪辉’一起研究,心态自然就不一样了。
  用一句不太恰当的比喻……
  买彩票不能中特等奖,中个一等奖也行啊,中不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也是能接受的。
  哪怕就中了五块钱,也是钱啊!
  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好几个大型机构,包括科学院材料所、航空材料院、基础科学中心等等,都出现了类似于刘斌等人的一幕。
  相比去材料检测中心,参与最新一阶元素的测定工作,跟着汪辉做研究‘受点委屈’,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那可是材料检测中心!
  现在学者们心中最向往的科研机构,就是围绕王浩的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湮灭力场实验组以及附带的材料检测中心,三个研究机构互相关联,一直能不断的有前沿科技的新发现。
  而且,经费根本不用发愁!
  绝大部分科研机构都要为经费发愁,哪怕是科学院、航空集团旗下的机构,看起来科研经费数额很高,可因为研究员、团队的数量非常多,分配到个人的经费就不多了。
  很多学者想要申请个项目,为了经费都要跑断腿,写上一个又一个的报告,还要经过层层的审批,最后还不一定能够拿到全额经费。
  如果加入材料检测中心就不一样了,不止能参与最前沿的研究,有什么好的想法申请经费都很容易,根本不用经过什么上级审批,只要获得检测中心的负责人的支持,比如汪辉,再比如更高一级的王浩,经费就可以直接批复下来,还能尽最大努力提供最好的环境。
  这种科研机构,哪个学者不想加入呢?
  经费,是一方面。
  学者们更心动的还是能加入一阶元素的测定工作,只要加入进入就肯定会有成果。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研究内容真的是非常重要。
  比如,材料行业,单纯的基础研究想有成果太难了,想要有成果,一方面是要有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运气。
  后者往往比前者还要重要。
  绝大部分科研人员,针对一个项目申请经费做研究,连续做了几年时间,最终的成果也只是几篇论文而已。
  至于成果应用……
  九成九以上的研究成果,都只能作为学术积累,根本无法进入到应用层面。
  就像是超导材料的研究,包括前一段时间火爆的kj033,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级别,大量的媒体做宣传报道,大量的机构参与检测工作,相关的议论也非常多,但不管结果怎么样,依旧只能作为学术积累,因为根本就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只能通过实验室来制造。
  这种不确定的材料,也不会有企业大规模做投资。
  所以加入材料检测中心的机会有多重要就可想而知了,在如此有吸引力的机会面前,脸面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快。
  各个机构选定的研究员们,就先后来到了材料检测中心,他们到来以后注定不会清闲。
  现在材料检测中心的工作太多了。
  邓斌也是其中之一,他的最大成果是对于钠离子发电技术的研发,所以他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被分配研究‘一阶纳元素’的电离特性。
  于此同时。
  王浩终于有了清闲的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