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33节

  他有些不确定。
  王浩倒是觉得曹东明的想法很不错,他干脆打开了系统创建了个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β型钛合金研发实验数据分析的通用方法(研发难度:b)。】
  【灵感值:0。】
  果然可以!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这尼-玛刚到高潮……太监不说了?
  当天曹东明带着王浩参观了航空材料研究院,又说起了有关报告的问题,还提醒他不要谈彭辉团队做的研究,也是为了保密性考虑。
  即便是航空材料研究院,对于刚进入国家重大保密的项目,也是不能随意到处说起的,还要看后续对项目的评估以及数据开放情况。
  他们又说起了报告的问题。
  王浩对此已经有准备了,他准备讲一下数据分析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以及最后研究出来的计算方法。
  最后的计算方法才是经典的地方,总结在一起都可以撰写出一篇顶尖的数据挖掘论文,自然也是不小的成果。
  这种成果实用性比较高,尤其针对的还是钛合金材料研究,一般不会发表出去。
  现在能在航空材料研究院做个小报告,也算是把自己的研究让更多能用到的人知道,也是为国家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点小贡献。
  曹东明对王浩是非常重视,他把报告的时间安排在了第二天早上九点钟,可以说就是工作时间内的‘黄金时间’。
  同时,为了让报告进行的更‘热闹’一些,他特别在材料院几个聊天群里发了消息,并特别和几个材料院内的材料计算专家说了一下。
  很可惜。
  曹东明的面子似乎没有那么大。
  第二天王浩来到了航空材料院,提前进入了要做报告的小会议室,结果发现下面只坐着十几个人。
  他还以为自己来的太早了,特别问了一下曹东明,看到曹东明很尴尬的表情,心里已经知道答案了。
  “好吧,十几个人就十几个人吧。”
  “也不少了!”
  “毕竟一个个都是顶级的专家。”
  王浩自我安慰了一句,他倒是也不是很在意,毕竟就是看在曹东明的面子上,受邀来这里做个报告,做完报告就可以离开了。
  至于有多少人来听,也根本没多大关系。
  他还是很想的开的。
  在进去以后,和每个人握手认识一下了,也觉得材料院方面还是重视的,因为前来的有一名院士,而且还是材料院的副院长。
  那是曲式刚。
  曲式刚有五十多岁的年纪,是航空材料院最年轻的院士,他最初是计算材料方向的博士,留学归来后进入材料科学院,就开始带队做铝镁合金的研究,很快就晋升为铝镁合金研究室的主任。
  后来又进军复合材料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去年年底的时候,曲式刚率领团队完成了一项复合材料的重大项目,到现在年初就比较清闲了,也是在准备新的项目。
  当看到曹东明发消息邀请人来听数据挖掘的讲座,也就带着好奇过来转一圈。
  实际上,他的好奇是反向的。
  近一段时间,曲式刚都比较清闲,手里没有在做的项目,只负责一些材料院事务就可以,他就经常去看看新闻。
  然后他注意到了王浩。
  有一段时间,好多媒体都在报道王浩,也在报道他和东港大学‘不得不说的故事’,后来则变成了东港大学自查,结果发现合金实验室事件和王浩没有任何关系。
  曲式刚还仔细注意了一下东港大学发布的调查公告,责任是归在实验室另外一名核心的研究员身上。
  “典型的出问题,找底下的人担责啊!”曲式刚看着公告都感慨不已,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那一句‘王浩教授不懂材料研究’。
  最初,曲式刚根本就没有在意,看过消息也就看过了。
  但是他的记性非常好。
  当听到曹东明说邀请王浩来做报告,他就特别的问了一下,知道确实是西海大学的王浩。
  曲式刚又去翻了一下报道,就感觉曹东明非常的不靠谱,邀请一个不懂材料的年轻数学教授,来材料院做材料领域数据挖掘的报告?
  哪怕这个年轻数学教授,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很多顶尖的数学研究,但数学理论和材料领域的数据挖掘根本就是不同的两个方向,要说相关性也是有的,但关联性非常非常的低。
  所以曲式刚来了。
  他确实是带着好奇来的,但这种好奇是‘反向’的。
  ……
  王浩可不知道台下的‘曲院士’,是带着反向的好奇心来听报告的。
  虽然会议室里的人只有十几个,但其中有个院士,还是材料院的副院长,剩下的也都是研究员、教授,最低也有个副研究员级别,人数虽少但都是精英,心里就稍稍有些欣慰。
  然后他就开始了报告。
  王浩的开场白很有意思,他说道,“我站在这里也很紧张,说实话,我不懂航空材料,是完全的门外汉,只是对数据挖掘有一些研究。”
  “接下来的讲解,如果有问题,大家一定要提醒我。”
  在说了一句大实话以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报告,首先是从常规分析手段做讲解。
  材料领域的数据挖掘有几种常规的手段,包括对于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列图表,做数字分布的概率研究等等。
  这些也是数据挖掘的常规手段,大部分相关领域的分析工作都会用到。
  王浩的讲解相对更深入一些,他举了几个很直接的例子,包括钛合金制造工序的数据,列出来做出分析,就让人很容易理解。
  《教学的馈赠》增加其他人百分之四十的的理解,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台下听讲的人都感觉,听了王浩的讲解以后,对于使用无数次的方法,理解起来似乎更深入了一些。
  顿时,他们就更认真了。
  曲式刚心里也不由暗赞一句,“水平确实有一些。这些常规分析手段,讲解的就像是教科书一样。”
  曹东明就坐在曲式刚的旁边,他对于数据挖掘分析之类,根本就没有多少兴趣,因为他就不是做这个方向研究的。
  现在只是来凑个数而已。
  但是,他对于王浩却非常有信心,或者说,每一个知道彭辉团队项目的人,都会对王浩非常有信心。
  彭辉团队的成果已经不能用运气来形容。
  β型钛合金的抗压强度研究,或许能凭借运气制造出抗拉强度超过1500兆帕的材料,但想要制造出抗拉强度1600兆帕以上的材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不要说,1700兆帕以上的程度了,那种几率比中奖一个亿还要小的多。
  所以,就像是彭辉所说的,或者他们亲眼所见到的,王浩对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就可以判断出,王浩肯定是相关领域最顶尖的专家。
  当发现会议室的人都听的很认真,包括曲式刚院士都越来越投入,曹东明倒是感觉很正常。
  那可是数据挖掘的顶级专家,做出的讲解能不吸引人吗?
  在常规分析手段上,王浩用了半个小时做讲解,随后就进入了关键阶段,他开始讲解一种全新的计算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前面几种方法的结合,同时也糅合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可以最大化的排除数据干扰、扩大差异。”
  “其中最基础的,使用了一种离散数学的方法。”
  “我们来看……”
  随着讲解慢慢的深入,会议室人听的就更认真了,因为他们发现内容变得困难了许多,想要跟上节奏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这时候也展现出王浩的专业性,他不急不慢的做着数学方面的讲解,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来推导计算,采用最后得出的结论,再转变为一种计算方式。
  “这种计算方式,就可以数据上的差异扩大化。哪怕只有很小的差异,一定能够通过计算变得很明显。”
  “在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作图分析……”
  当进入到作图分析步骤的时候,想要跟上理解难度就更高了。
  其中到涉及到了高深函数论的内容,已经有超过一半儿的人跟不上了,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
  但即便是跟不上,他们也依旧在认真听,因为他们发现王浩讲解的方法确实非常的精妙,而且很适合用在合金材料的实验分析中。
  这种手段放在其他数据挖掘领域或许没有效果,但是对于合金材料的研究来说,却感觉非常有帮助。
  后面王浩又用了半个小时收尾,他尽量讲解的更详细一下。
  但实际上,作用跟小。
  如果拥有足够多的基础知识,想听懂内容问题就不大了,但台下坐着的是一堆材料计算专家,他们对于一些高深离散数学、函数论的内容,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好多人听不懂也并不着急,因为报告会有详细的记录,他们只要拿到记录,慢慢做研究就好了。
  报告结束。
  会议室的人比最开始热情太多了。
  曲式刚彻底的改变了对王浩的看法,他心里暗骂了东港大学好多遍,“什么不懂材料研究?就这个水平,还不懂材料研究?”
  “这一看就是合金材料研发领域的数据挖掘专家,绝对是顶级专家水平!”
  曲式刚也开口问了个不理解的问题。
  王浩也很耐心的做了讲解,实际上,曲式刚的问题就是基础缺失,他不太理解高深离散数学的解析,王浩说了一些基础内容,然后他马上就能理解了,知道自己是对高深数学不了解,才会弄不明白问题,也就不再继续提问了。
  其他人也是一样。
  这时候,曹东明开口问道,“王浩教授,你举了好几个例子都是针对钛合金研发的内容,那么后面这种计算方法,能不能直接用在钛合金材料研发工序的实验数据分析上。”
  “这要看情况。”
  王浩回答道,“有一些情况是可以的,有一些情况是不可以的,如果你们理解了所有的内容,比对具体的研究内容,就可以分析哪些是可以用到的。”
  他摇摇头,“这方面涉及的领域太多,我也没有办法一一说明,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在熔炼温度控制上,并不是让金属融化就好了,有时候,适当的温度,制造出的合金强度可能会更高。”
  “看这个例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